分享

遗憾之旅

 沧桑之珠 2017-05-01

遗憾之旅

未能完成的2017.4.10西藏23天自驾游

    西藏,是许多人梦想的旅游圣地,也是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的禁地!

    西藏,我去了,彰显了我的勇气。然而,未能走完预定的全程,未能拗过命运的阻挠,深遗憾!

 20171月,我在群网上看到一则铭途旅行社组织2017.4.10西藏23天自驾游”的消息,正是我梦寐以求的西藏游方式。我在电话询问中实在地报了自己的年龄,对方说年龄不是主要问题,见面后再说。

 约我见面的是旅行社老板铭哥,一见面就说:没问题,真看不出你这么大年纪。随后,我们在他的办公室交流了一会,使我西藏游的信心更增。

 410早上8点半左右,我们一行连铭哥父子、司机、游客共计37人从柳州出发了。

 
 

 此次旅游特色是:“柳州自驾车拼车组团,纯玩无购物;一辆全新征程商务车、一辆七座越野车、两辆福田-德国图雅诺大空间商旅车,配有房车220伏电源和电炊具,极大的满足长线旅途生活,AA自助食宿丰俭由人……。”

 由泳协8人、龙潭太极站2人组成的10人组,也和其他伙伴一样,在出发前采购了路上所需食物,做好了适合佐饭的咸菜、辣椒酱等,开始了一段在商旅车上边行、边做饭、边就餐或是在野外就餐的令人感到新奇、刺激的特殊旅行。

 
 
 

    然而,这种新奇、刺激没能维持多久。一是旅途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全凭心水兴趣,在不影响总行程的前提下,沿途到哪算哪;二是车上或旅馆内不能炒菜,只能焖炖,口味单调;三是常有人高原反映呕吐吃不下东西,做好的饭菜浪费了。

 但在短短的几天中却也有几次令人难忘的旅途自助餐:一次是已经天黑了离预定住地还有很长路程,大家都饿了,但车上只煮好了一锅饭,没办法弄菜,只好以随身带的咸菜、辣椒送饭,大概是真饿了,在行进中的、拥挤的车上吃饭,却感到特别香甜;一次是到达5130米海拔的东达山时已经过午,车上只有一锅炖好的排骨胡萝卜汤,没办法也没时间再做饭,我们只好将锅端下车,打开盖,把方便面与调料放进锅中焖一会,成就一锅既营养又美味的“黑暗料理”,只可惜此时已有好些人开始高原反应,全无口味、无法品评;再一次是进入西藏高原后,因在高海拔区连高压锅都很难一次将饭煮熟,我们准备煮腊肠饭,省却另外弄菜的麻烦,原计划在第二次复煮时才将腊肠加进去,但操作人却连米带水带腊肠一古脑全放进锅里,虽然也加了延时、饭也确实熟了,但却是上层稀粥泡腊肠,下层干饭加锅巴。虽然如此,却因各自对干、稀需求不一,反而获得众口一致的赞扬,都说这才是吃得最香甜的一餐。

 
 
 
 

 要说令人新奇、刺激的还不只是吃,还有川康路上的72道拐、84道弯,这些拐、弯就像U字倒正相连、绵绵不断的在有几百至千米落差的崇山峻岭中绕行,呈现着蜀道之难。由于急转弯加高原气候的作用,我们这车14人,只有司机、阿泰和我3名男性还能坚持,其他人全部处于昏睡或呕吐状态,车上再也没有谈笑风生的热闹,只有粗重的喘息声、刺人神经的呕吐声、轻微的汽车马达声和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声……。

 在高海拔的弯弯山道上却有令人难解的奇事,只要手机有流量,就可以保持与外界的联系,接发资料图片都不成问题,并不需要连接什么wifi,不像柳州虽已号称wifi全覆盖,但连上了却无用,因为手机显示的是“无法连接服务器”,进不了服务器等于白连wifi。对此,百思而难得其解。

  

 
 
 
 

 其实,最令我关注、能引起我兴趣的是西藏高原上的雪,一夜之间就能将整个世界拢在怀抱之中的雪,令人禁不住想要亲近的雪……。

  411日晚間,康定的一场大雪,成就了我们的第一次拥抱;

  

 
 
 
 

  413日,海拔4800米的西出折多山顶的雪呈现了迷人的意境;

  

 
 
 

  414日,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巅的雪为柳州泳协的旗帜作了衬托;

 
 
 
 

  415日,然乌湖冰冻湖面上的雪为10人组的造型作了最纯洁的铺垫;

  

 
 
 
 
 

  

 

然而,416日傍晚,在即将到达林芝前的海拔4800多米的山巅上,我却与美丽壮观的夕照雪山之景失之交臂。

 在伙伴们停下车沿峰顶路边向对面雪山奇景拍照时,我的高原反应在山巅奇寒之气浸袭下更难以控制,吸着氧也难喘气,我请求铭哥抓紧时间下山,铭哥答应了,立即催促我刚换乘的由枭熊开的七座越野车先行。

 晚上8点左右,刚到林芝藏东南旅馆,枭熊立即开车将我和梁医直送市人民医院急诊,并和梁医一直陪伴我到深夜。

 经值班医生检查,我的心律和氧含量指数都还正常;没有咳嗽、多痰现象;也没有咯音,只是血压高达187/94。因此只采取了吸氧、输液措施。

 
 

 近一点钟回到旅馆,感到症状未减轻,且后背及肩胛酸胀发凉,梁医赶紧叫我反坐在椅子上,为我先刮沙、再点药线,以中医方式为我治疗,还嘱咐我有什么情况随时叫她,梁医已被安排与我隔邻而居。

 尽管梁医采取了那么多措施,且在吸着氧气,但胸腹像分成两节似的连不上气,且疼痛得无法趟下,只能仍然坐等天明。

 天快亮时,我忍不住开门透气,而梁医正想敲门而入,只一照面,梁医就感到不对劲,马上给铭哥打电话,说必须立即送我去医院……。

 不到半小时,枭熊开车,梁医、刘部陪同,直达市人民医院急诊室,并立即采取吸氧措施。医生上班后,经检查,结果仍如昨晚一样,治疗手段仍是吸氧、输液。

 然而,输完液后,我仍感胸闷、胸涨,接不上气,大家都说我脸色发黑、嘴唇乌紫,于是梁医“逼”着医生为我做胸透检查。

 下午,看到的胸透结果是:右肺中叶有大小约30.37*31.91mm的类圆形高密度影,胸腔少量积液。肺部感染发炎了,这就是血压高居不下的原因。这也证实了梁医在我初现高原反应时所作感冒的判断是正确的,只是我没任何感冒的症状,没能引起所有人的重视。

 “感冒”的诱因可能是 414日经72拐冲上东达山巅时,车上的大多数人都因晕车、呕吐难以动弹,我只不过稍微管了些事、活动幅度稍大了些,导致贴身的保暖衣裤被汗湿了个透,山上风大气寒,没法更换,那身汗湿的内衣生硬被体温烘干,大概是寒气入侵了,当晚即有反应,感到呼吸困难,梁医按感冒给我开了药、打了针、点了药线,还给我服了一粒心脏宝。后来,因没感冒症状我也没在意继续防范,致使病症加重,第二天晚上不得不吸氧坐待天明,并在此后常靠氧气维系。

 
 
 
 
 

 416日上午在赴林芝途中的一处梨花盛开的景点停留时,我虽“全副武装”了仍觉冷,但没吱声,坚持和大家一起活动、一起照相。

 
 
 
 

 416日下午游览米堆冰川,因要从大门乘车七公里再步行2公里才能到达景点,我无法跟进而留在服务区等待,梁医、余医等几人也为我留下了。在等待的4小时里,我尽管吸着氧,还是呼吸困难,感觉冷。梁医为此说通了工作人员让我们进到生着火炉的办公室内休息,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受的劲头未减反增,一名伙伴给了我三粒救心丹要我含服,谁知却导致心跳加速脸发烧,仿佛全身的血都在往头上冲,几乎顶不住了。因为药箱随车进了景区,梁医只能又给我服用一粒心脏宝、又一次为我满头满脑地点药线……。

  

 

 417日,我身份证上的生日,该进入72岁了。可那天是在西藏林芝市人民医院由梁医、刘部陪着,吸着氧、输着液渡过的,这是我出发前预料准又不准的结果。

 因为自参与筹备、组织越南下龙湾游泳活动并到柬埔寨转了一圈,回来后一直觉得头脑晕晕乎乎的,常有地在晃、床在摇的感觉,在血压、血糖都控制不错的情况下,医生检查不出原因。出发西藏前,虽隐觉疑惑,但还是铁了心出发了。

 回到柳州后,朋友来看我时说:你都72了,当初想劝你等两三年再出游的……。我恍然而说:您是想提醒7384的问题呀!我已经预料17号会是道坎,要就过关要就倒下。我料得准的是那天果然应验了,没料准的是没能过关也没倒下,而是回来了。

 418日,旅行社帮我们定了从林芝经重庆中转飞柳州的机票,同行的阿泰陪我回来。儿子知道后,在部队办了休假并从玉林开车赶到柳州机场接我们。

   

 
 
 

 此后,儿子接连几天开车陪我到医院检查,并把我当作重病患者保养起来,什么都不要我管、什么都不让我动,因此恢复较快。

 经龙潭胸科医院检查为:支气管疾患并两肺慢性感染;轻度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我高原反应的病根确实在于肺部受损,梁医的判断没错。

 遗憾!计划行程万里的西藏23天自驾游只朝走了三分之一,在我生日那天终止。

 并不遗憾!我对身体极限进行了挑战,干了别人不敢干的事,亲身感受了高原反应是怎么回事;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患难之交!

 
 
 

                             201743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