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课堂丨全国质量奖评审标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水境輕風 2017-05-01

我们时刻秉承“质量是上汽大众的生命”的理念,实现精益流程,追求高效工作。

——”创造价值“诠释之一


学生

老师,你了解全国质量奖吗?

恩,全国质量奖是质量管理领域的国家级荣誉呐。

老师

学生

那么,评奖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呢?

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老师

学生

欧,能详细讲讲吗?

当然可以,仔细好哦。

老师

国质量奖作为质量管理领域的国家级荣誉,由国内权威质量管理专家通过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审,并经政府、行业、地区的权威评委审定,最终选出获奖企业。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作质量奖的唯一评价标准,综合衡量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来做出评价。


1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的出台背景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12年3月9日发布了《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及相应技术性指导文件的修订版。


2

什么是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综合衡量企业文化、经营战略、绩效结果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表现,是评奖的唯一标准,而从企业的综合绩效来评价组织,也是一种先进的绩效管理模式。


3

评价的七大类项目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主要由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以及结果这七大项目组成。

越绩效模式框架图中有两个三角形,由领导作用、战略及以顾客和市场为中心组成了“领导作用三角”,是驱动性的。以资源、过程管理及经营结果组成了“结果三角”,是从动性的。测量、分析、改进则贯穿于二个三角形之中,是链接两个三角的“链条”,并转动着改进和创新的PDCA之轮。


链条带动驱动轮和从动轮,卓越绩效评价模型成为了环境友好型的“一辆持续前行的单车”


学生

啊哈,这个我懂!就像一辆“摩拜单车“。

恩,下面我们聚焦领导、战略、人力资源评价项目来具体学习。

老师


4

评价项目:领导

领导的引领和推动是组织持续成功的前提、组织治理是保证、履行社会责任是必要条件。

引领和推动


·领导的引领和推动是组织持续成功的前提;

·贯彻组织使命、愿景,落实价值观起表率;

·实现坦诚、双向沟通;

·对实现卓越绩效的活动进行激励;

·营造诚信合规,有利于改进、创新和快速反应和促进组织和个人学习的环境;

·确保质量安全推进品牌建设;

·强化风险意识,推动组织的持续经营;

·定期评价组织的关键绩效指标,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以实现战略目标,达成愿景。

组织治理


组织治理5大关键因素:

1.管理层所采取行动的责任

2.财务方面的责任

3.经营管理的透明性及信息披露政策

4.内、外部审计的独立性

5.股东及其他相关方利益的保护

评价领导和治理机构成员的绩效,并运用评价结果改进个人、领导体系和治理机构的有效性。

社会责任


·公共责任、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自愿开展的公益支持;

·确保组织遵守诚信准则,建立组织的信用体系;

·确保组织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说明用于促进和监测符合道德规范的关键过程和绩效指标;

·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并说明重点支持的公益领域,高层领导及员工积极参与并为此做出贡献。


5

评价项目:战略

以战略为导向,统领组织的管理活动。

制定战略并部署工作:战略-战略目标和关键量化指标-实施计划-关键绩效指标-资源配置。

战略制定

领导主持,相关部门及员工参与


1. 确定战略制定方法

2. 收集数据和信息

3. 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内部环境SWOT分析,宏观环境PEST分析)

4. 选择战略方案(由分析形成战略方案评估矩阵,找出组织当前所处的位置,并依此选出适宜组织的战略)

5. 确定战略目标和时间表(与愿景和发展方向相联系)


战略部署

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实施计划及相关的关键绩效指标


1. 将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并转化为战略计划

2. 进行资源配置(根据计划配置资源)

3. 进行战略实施的内/外部沟通

4. 确立测量指标,建立测量体系(绩效管理)

5. 对长期战略目标的经营结果进行预测,适时进行战略调整

6. 与竞争对手和标杆进行比较,关注市场


6

评价项目:人力资源

建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员工的学习和发展,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


1、组织好员工:

组织与管理,就是构建好各过程中各个职位,做到职责明确,工作有序,使各个岗位的员工能最大限度发挥其能力围绕战略目标,提高工作有效性与效率。真正做到:“各尽所能形成合力。”

2、安排好员工:

选择和保留最合适的人才。

包括组织发展方向所需的新招聘员工与担任、调任新岗位的员工,对其能力比较分析与培养。使组织能围绕战略目标发展事业,确保人力资源支持组织发展的“耐力“。

3、培养好员工:

培训既要满足组织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要采用适合各类员工的培训方法。

注重培训有效性的评价。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激发员工潜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