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哮喘奇方妙药【学为所用】

 昵称11739632 2017-04-30
     哮喘俗称“吼病”,祖国医学称“哮证”,是世界公认的医学难题,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中四大顽症之一。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的慢性特异性炎症,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那么哮喘的并发症都有哪些?
1、复方麻黄膏
[处方组成]麻黄33克、紫苑33克、杏仁33克、川贝15克,共研细末;鲜姜(取汁)30克、蜂蜜30克、香油30克。先将香油煮沸1-2次,加蜂蜜煮沸后,再加姜汁煮沸,最后将诸药末置于其内,煮5-6分钟即可成膏。储瓶内密闭备用。本方剂量为l疗程量,分14天服完。服时应在饭后半小时用温开水送服,一般每次1茶匙,1日2次。共2个疗程,疗程间隔7天。 
[疗程疗效]治疗78例,其中54例治疗2个疗程后哮喘再未复发;20例服完2个疗程即痊愈,但2个月之后有较轻的哮喘复现,发作时间较药前大为缩短,再服用本方则可停止发作;其余4例一般情况及自觉症状有所好转。 
[处方来源]山东省郓城县郭屯医院吴瑞琳。
总有效率达94。7% 
2、脱敏汤 
[处方组成]炙麻黄9克、钩藤15克、葶苈子9克、乌梅6克、蝉衣9克、石苇30克、甘草3-15克,水煎服。 
[疗程疗效]应用92例,大多为经过抗菌素、氨茶碱、麻黄李、异丙肾上腺素及其他中药治疗无效者,经用本方治疗后近期疗效总有效率达94.2%,显著控制达54.2%。观察40例远期疗效总有效率87.5%,其中观察2至4年6例,4至5年10例,6至7年15例,8年以上9例。 
[处方来源]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朱秀峰等。 
3、少年红方 
[处方组成]从少年红中提取少年红皂甙,制成片剂,每片含量为20毫克,每日3次,每次3片。 
[疗程疗效]治疗129例,在30分钟内见效,喘息者占84.5%,哮鸣音者占70.5%,平喘持续时间平均11.9小时。临床控制54.3%,显效20.2%,好转15.5%。总有效率为90.0%。 
[处方来源]解放军181医院。 
4、珠贝定喘方 
[处方组成]珍珠、川贝、牛黄、麝香、麻黄、细辛、人参、肉桂及少量氨茶碱、异丙嗪。制成丸剂。每次6丸,每日3次。儿童酌减。连服1周后可逐渐减量。14天为1疗程。 
[疗程疗效]治疗359例,显效123例,占34.3%;好转188例,占52.8%;无效48例,占13.1%。总有效率86.9%。 
[处方来源]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李广龙。 
5、癞蛤蟆煨蛋
[药物] 蛤蟆 1 个,鸡蛋(最好是白鸡下的)1 个。
[用法]将鸡蛋从蛤蟆口内装入肚中,用纸包上,取阴阳瓦 2 块(即瓦 房上槽瓦 1 个,盖瓦 1 个)盖好,外用泥敷半指厚,置于火炉上烘烤,蛋熟 取下。将瓦揭开,剖开蛤蟆,取出鸡蛋,去壳食之,随后饮黄酒适量。
[疗效] 此方治疗哮喘 6 例,均获痊愈。
[来源] 黄宇宽.四川中医 1987; (2) : 19
6、哮喘贴脐方
[药物] 麻黄,吴茱萸、白芥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姜汁少许共捣成糊状备用。用时将药塞入患 者脐孔内,压紧按平,外以胶布固定,2 天换药 1 次。
[疗效]此方治疗寒性哮喘,一般 10—15 天可痊愈。
[来源]谭孝清·四川中医 1991; (3): 15
7、消咳止喘膏
[药物] 白芥子、轻粉、白芷各 90 克。
 [用法]上药研末,蜂蜜调匀,做药饼如指头大备用。用鲜生姜擦背至 热以后,将药饼烘热,贴于定喘、肺俞、风门穴上,痰多者加天突,用纱布 包扎固定。每药饼可贴3天,冷后可烘热再贴,每天贴1小时。出现水泡外涂龙胆 紫即可。
[疗效]此方治疗哮喘 217 例,痊愈 13 例,有效 172 例,无效 32 例。
[来源] 王茂峰,等.陕西中医 M92. (11) :511
8、失哮散
[药物]下地龙、炙皂荚各15克,炙水蛭、蜈蚣各10克,麻黄6克,蟾酥150毫克。
[用法]将上药干燥后研末,装入胶囊,体盛者每次服 6 克,体弱者每 次服 3 克,每天 3 次,参须 3 克煎汤送服。
[疗效]此方治疗支气管哮喘49例,痊愈41例,有效6例,无效2例。
[来源] 鄢声浩·湖南中医杂志 1990; (1) : 47
9、柚子皮百合汤治哮喘 
[方  剂] 柚子1个(约1000克重,去肉留皮),百合125克,白糖125克。 
[制用法] 将上述三味加水60毫升,煎2-3小时。分3次服完,每日1次,每服3个柚子为一疗程。儿童减半。 
[功  效] 补脾虚、清肺热、消痰涎。用治陈久咳嗽、痰多,哮喘,肺气勿肿等。 
[验  证] 经临床实践治疗34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 
10、、八味止喘散
【来源】程爵棠,《浙江中医学院学报》(3)1990年
【组成】制皂角2条,制杏仁、制半夏、炒苏子、炒莱菔子、炒白芥子各9克,炒五味子6克,细辛3克。
【用法】先依法炮制,即:①制皂角法:将皂角剖开为两边,去子,每孔纳入巴豆1粒后,再将两边皂角合拢为原状,用棉线扎紧,放入童便(以健康儿童的小便为佳)中浸泡一宿后,取出皂角,置于一块新土瓦上,炙令成焦黄色为度,取出冷却,除去巴豆肉不用。将皂角研末备用;②制杏仁、半夏法:将杏仁、半夏放入麻油中煎之,令拆裂为度,分别研末备用;③将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分别炒干,研末;④将细辛、五味子分别研末。制成两种剂型,一是散剂,即分别将上药按剂量称准,再混合研细,过80~100目筛,再研过筛为度,和匀,入瓶收贮备用,勿泄气;一是丸剂,即将散剂用生姜汁、竹茹(各适量)调和为丸如梧桐子大,贮瓶备用。嘱每晚临睡前,取本散(热喘用丸剂)3~6克,用干柿饼1~2只或白糖裹之,1次入口细嚼,徐徐吞服。服药后切忌饮汤水等一切饮料。每日1次。
【疗效】用本方为主治疗气喘病87例,结果痊愈58例,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55%。
11、椒目方 
[处方组成](1)椒目,研粉,每次3克,装入胶囊,内服,每日3次。(2)椒目榨油,加工成胶丸,每丸含油200毫克,每次4-5丸,每日3次。(3)从椒目油中提取中性及酸性成份制成胶丸。中性每丸含150毫克,每次2-3粒,每日3次。酸性每丸含75毫克,每次6-8粒,每日3次。 
[疗程疗效]治疗639例,各种剂型疗效基本接近,而以椒目油提取物的疗效较高。总有效率为81.5%。观察165例即刻哮鸣音变化,1小时内有效率为80.1%,其中近控3小时以上占60%。观察112例症存变化,服药后开始缓解时间为2-30分平均21分钟。 
[处方来源]上海市中医医院陈孝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