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酉立夏黄金16天

 fyhlfrances 2017-05-02

     

      今年公历55(农历四月初十)1530分,我们居住的地球北半球,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立夏。

 

        立夏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标志着万物进入到开放的时空;在一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部曲中,开始了由生到长的变奏,生物步入一年之中最辉煌的时空。

 

        夏三月本应是生机勃勃的时空。遗憾的是丁酉年的夏三月,只有16天是黄金时间。立夏之后的小满火星退位,金星临近地球,带来了秋杀之气,抑制了生物的生长,会引发人类心梗、脑梗,乃至肝胆和脾胃等症的爆发。因此,立夏至小满16天的黄金时间,对于预防小满之后的疾病至关重要。

     立夏是丁酉年二之气的最后一个节气。

 


        二之气的立夏至小满气候构成有五个因素:

 

        一是当令之气(天气)是少阳相火,标志着火星临近地球。产生热的气候。

 

        二是主气(地气)是少阴君火,因太阳照射北半球的角度变化,相当于火星即将临近地球的气候。

 

        三是司天之气阳明燥金,标志着金星临近地球。产生凉燥的气候。

 

        四是丁酉年木运不足,难以抗衡金气,金气乘虚而入,带来凉燥的气候。

 

        五是立夏万物开放,人之身心的郁气得以释放,金气的抑制减轻。

 

        综上所述,两火两金对峙,火能克金,地气弱于天气,人的郁气得以释放。纵观立夏至小满的16天,气候相对平和。抓住机会平衡身心是智者的选择。


 具体作法是:

 

        一、出汗解郁

 

        夏三月人的浊水排泄,由单纯的尿道转为和汗道共存。人的肌肉、筋脉、骨髓、脑髓乃至微循环血管之浊,汗道是最佳通道。故夏不出汗,秋必多病。

        

        一是早起茶灸出汗。夏三月寅时必须起床。寅初((北京时间北京地区3时,京外地区计算时差)为早起,卯初(5)为晚起。卯初为一日惊蛰,惊蛰不起,百脉之阳不得循环化为郁气,腐蚀身心令人腰酸背痛,头脑昏沉。起床后关门闭窗茶灸(具体作法参照《时令茗茶》一书),茶洗百脉,浊出汗道,解郁条达。腹空者可吃块点心垫底。胃寒者可于茶中加生姜片。用有机茶可以茶灸,非有机茶不可茶灸。春夏茶灸定用绿茶。

 

        二是午正(12)前出汗。早起至午正前出汗是阳气上升的余液,清气灌注百骸,浊水溢出汗道。午正之后天地间阳气开始内敛,人应随顺,否则即是泄气。


  二、沐浴阳光

        万物生长靠太阳。生物的阳气是太阳的余气。夏不晒太阳,阳气溃乏。现代人多拒绝太阳,使阳气缺之又缺,是时代的共业。阳气不足,精神抑郁,面无光华,下体臊臭,呼吸异味,百病缠身。在阳光下打旱伞、戴草帽、挂墨镜、捂口罩,又有何用?心无阳光,身心慌张。

 

        夏三月每天见阳光,是为一年乃至来年春天储蓄。其好处数不胜数。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三、心态开放

        夏三月万物开放,欣欣向荣,生物成长。顺应时节,多运动,多室外,多助人,多赞扬,有利于夏长,有利于心房。

 

        养生不杀生,尤其夏三月万物生长之时,杀生忤逆天地,必遭报应。



   四、夏不贪凉


        夏三月内生燥热,必是毛孔未开。吃冷饮使气血遭受突然袭击,如同烧热的玻璃喷上冷水必将破裂。一些青年人所以暴病,即是此理。正确方法是饮有机茶,使热浊之气由汗道排出,既除热又清浊,可谓一举两得。

 

        夏热吹空调,会使毛孔闭塞,浊热难出形成风热感冒。久之麻木,必坏身心。用热茶开放毛孔,排出浊热,是不二的养生之道。

 

 五、晚睡早起

 

        夏三月要晚睡早起,符合天道。晚睡为亥初(北京时间北京地区21时,京外地区计算时差),那是一日之立冬,冬要潜藏。早睡为戌初(19),那是一日之寒露,晚秋要收敛。

 

        早起为寅初(3),那是一日之立春,春要生发。晚起为卯初(5),那是一日之惊蛰,百脉苏醒之时,如不起床如同春苗压在土下,糜烂成粪。

     


六、谨慎温补

 

        立夏至小满两个月谨慎温补。经济条件好的谨慎食用海参、鹿茸、人参等温补食物。其他人谨慎吃辣味、白酒等热性食品。

  

七、舒肝凉血

 

        立夏至小满16天,舒肝凉血是养生之要,申初之后,有燥热实时凉血,有烦躁实时舒肝。保持身心爽畅,去迎接小满至大暑两个月的挑战。那两个月梗证、肝胆证、肠胃证会井喷式地爆发,医院则会人满为患。

 

        看到此文是福报,认真践行是智慧。天度有缘之人。

 

                              大道养生堂刘承恩中医师写于

                      2017年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