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景德镇近年来御窑厂遗址考古发掘

 南山五彦 2017-05-02


2013年以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根据2013年国家文物局批复的御窑厂考古计划文件精神,配合御窑厂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我们开展了对御窑厂遗址有针对性地和带着学术课题,进行保护性的考古发掘清理工作。

考古发掘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领队:江建新。负责人有:李季、秦大树、徐长青、王光尧、江建新。

考古发掘中主要人员来自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故宫博物院,参与发掘者主要是北大研究生、故宫博物院考古人员和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及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及景德镇考古所的专业人员。发掘中遇到的有科技测试,由故宫博物院承担。

在历次考古清理发掘中,我们始终贯彻保护第一的原则,对御窑厂出土的遗迹部分均采取了有效的保护,对遗物采用考古学方法,全部进行了分类整理。运用科技测试手段,对出土遗物进行分析测试,解决了一些重要陶瓷工艺问题,如我们发掘出土的遗物,认定明中期的釉上彩原料,这是以往的清理发掘无法做到的。我们在有限发掘面积中,尽量多的解决一些学术问题,如御窑厂的规模、范围、作坊分布和构成,各时期的烧造情况,陶瓷工艺的演变等。我们正在尽量多的运用科技手段介入这方面的研究,正与广州欧科公司合作运用大数据测试介入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和保护。

近年来我们在配合御窑厂遗址基建和考古工作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2014年为配合御窑厂东围墙建设,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对御窑厂东围墙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和局部的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和发掘面积约200平方米,此次抢救性的清理出土了一批明清时期的灰坑、天井、墙基等建筑和生活遗迹,此外还出土了一批明清时期的御窑瓷片。

御窑厂东围墙内明代墙基               宣德蟋蟀罐出土现场

220148月到20153月,为了配合龙珠阁北麓保护房改扩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景德镇陶瓷学院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清理面积约2000平方米,发现的文化层主要是瓷片堆积为主的灰坑,出土了一大批宣德、空白期、成化、弘治、正德、同治、光绪等时期的瓷片。典型器物主要以空白期的青花花觚,青花和斗彩的凉凳,白釉梅瓶等,填补了御窑遗址历次发掘的空白,对于研究明宣德至成化时期的制瓷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20148月龙珠阁北麓地层剖面图       2014年龙珠阁北麓出土成化瓷片堆

3对御窑厂遗址进行了二次主动性考古发掘。

12014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对明清御窑厂遗址进行主动性的科学考古发掘,本次考古发掘的区域位于御窑厂国家遗址公园内即龙珠阁南侧、西侧与东司岭仅一墙之隔(如图一)。此次考古发掘布方面积为400平方米,布5*5探方16个,实际发掘面积为363平方米。发掘工作始于10月中旬,截止到1月初结束,持续发掘时间将近三个月。此次发掘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考古成果,现将发掘情况简介如下:

一、遗迹

遗迹主要有作坊、灰坑、辘轳坑、墙基、天井、排水沟、澄泥池和掩埋落选御用瓷器的遗迹等。

房基11座,时代主要为明代中晚期到清末、民国时期;墙基10道,时代推断为明代中晚期到清晚期;灰坑30个,时代主要集中在元中晚期、明代中晚期到清末;水沟2条,时代为明晚期到清初;天井和路面各一,分别为明代晚期和清代早期;辘轳坑3个,时代为清初到清末;澄泥池2个,时代为清中晚期;大缸2个,时代分别为明代中期、清代早期。

故宫博物院领导来考察工地情况         2014御窑遗址工地发掘全景

工地鸟瞰图                    TN33W15TN33W16俯视图

TN33W15TN33W16俯视图                F6全景(由北向南)

 

2014TN33W16H16遗迹照             H16坑内瓷片堆积

 

2014TN36W15辘轳坑                    2014TN35W13天井

二、遗物

遗物时代自元朝,历经明早期的洪武、永乐、宣德,明中期的成化、弘治、正德,到明晚期的嘉靖、万历,明末的天启、崇祯,到清代的康熙、雍正、乾隆、嘉庆,直至清晚期的同治、光绪、宣统,民国江西瓷业公司、建国瓷器等也有出土。此次发掘出土遗物时代延续较长,序列较为完整,种类比较齐全,可谓御窑厂历次发掘工作中出土遗物最为丰富的一次。

遗物种类有瓷器、彩绘颜料、窑具、制瓷工具、瓷砖、建筑构件等。

1、瓷器品种按时代划分主要有:

(1)元代有青花瓷,枢府(卵白釉)瓷,青白粗瓷。器型有高足杯、碗、盘、小杯等。

2014年发掘的元代青白釉刻花碗残片

(2)明代有青花、斗彩、五彩、红釉、霁蓝、白釉、酱釉、紫金釉、孔雀绿釉、青釉、釉里红、矾红、青花矾红、黄地绿彩、蓝地白花、珐华器等。器形有碗、盘、罐、杯、研钵、研杵、豆、花盆、笔洗、香炉、渣斗等。纹饰主要有龙纹、凤纹、海怪、鱼藻、萱草、蕉叶、莲瓣、诗文、人物、山水、竹石、风景等,装饰工艺有印花、刻花、剔花、锥花、青花、釉上彩、釉下彩、斗彩、五彩等(如图四、图五)。

洪武釉里红折枝花卉纹大碗(残片)     洪武釉里红印云龙纹碗(残片)

 

成化黄彩龙纹碗                       成化黄釉盘

 

正德青花龙纹碗

 

正德斗彩团龙纹碗(半成品)

 

                     正德斗彩团龙纹碗

 

正德斗彩盘(半成品)

 

                     正德斗彩洗(半成品)

 

正德斗彩洗(半成品)

 

                    正德双狮纹花盆(半成品)

 

嘉靖低温釉盖豆(半成品)                嘉靖矾红盖豆

嘉靖白釉、黄釉、蓝釉器座

 

嘉靖绿釉小碗

 

嘉靖五彩松竹梅纹大碗                   晚明珐华器盖

3)清代瓷器主要以青花、粉彩、珐琅彩、郎红、霁蓝、新彩、紫金釉等,器形有碗、盘、杯、大罐、缸、香炉、笔洗、笔架、试料、粉盒、器座等,纹饰主要以龙纹、凤纹、山水、人物、竹石、飞禽、杏林春燕、荷花、牡丹、诗文等,款式有官款、名堂款、寄托款等。

清康熙红釉瓶

       清康熙青花云龙纹小碗                 清初白釉研杵

4)民国瓷器主要以青花和粉彩为多,器形有碗、盘、粉盒、杯子、罐、瓶等,纹饰有人物、花鸟、虫鱼、四季花卉、动物等。

2、颜料主要有铜绿 、矾红,还有制瓷的瓷土、瓷泥、工具等。

 

矾红                             铜绿

3、窑具主要有匣钵、套钵、垫饼、垫圈、火照等。

窑具(匣钵、匣钵盖、轴顶帽、垫饼)

4、其它还有少量的永乐瓷砖、草叶纹雕花青砖、刻龙纹砖(半成品)、青砖、瓦片、窑砖、柱础石等建筑构件。

花纹砖(花卉纹、几何纹、龙纹)

三、初步认识与收获

1、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元、明、清时期的作坊、灰坑、房址、墙基、路面、天井等各类遗迹60多处。其遗迹中最重要的一处是发掘出一座明中晚期作坊遗迹,根据遗迹与相关遗物推断,该作坊遗迹很可能是明正德嘉万时期的釉上彩作坊遗址,这类遗址在御窑厂历次发掘未见,目前已揭露出遗址面积为300多平方米,而且有向四周扩展的迹象。其釉上彩作坊遗址相对完整,这对研究明代御窑厂整个作坊群分布、规模、制瓷工艺、作坊内部分工形式具有主要的科学价值。

2、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非常丰富,有元代民窑、明清官窑、民国与近现代的陶瓷产品标本,种类丰富多样,年代序列较为完整,为研究景德镇陶瓷史与陶瓷断代提供了学科的权威断代资料。

3、此次发掘的遗迹与遗物对于研究御窑厂的建置年代和历史沿革,御窑厂作坊的建筑构造、布局,作坊内制瓷过程的分工形式,晚明到清初的官搭民烧制度等提供了科学的实物资料和地

层学的证据。

4、尤为罕见的是此次发掘明代正德地层出土的部分釉上彩颜料、配制釉上彩的原料,以及大量较为完整的正德官窑釉上彩半成品,对研究明代官窑釉上彩制作工艺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

2、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对御窑遗址龙珠阁南侧、西围墙内的发掘。此次发掘是在2014年御窑遗址发掘的基础上进行,本次发掘区域位于御窑遗址的中部,龙珠阁南侧,西紧邻御窑厂的西围墙,发掘面积300平方米。

 

发掘前地貌               2015JYTN37W17晒架塘

                         2015TN34W16房址局部                    2015TN36W16路面

 

2015JYTN35W16排水沟(局部)            2015TN35W16桶形匣钵

目前已揭露出的主要遗迹有路面、作坊遗迹、墙基、房址、辘轳坑等,出土了一批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御窑瓷器、窑具、颜料、建筑构件等。瓷器按釉色主要以青花、粉彩为主,少量的黄釉、红釉、釉里红等,器形主要有碗、盘、杯、、碟、壶、罐、照子等。窑具主要有匣钵、匣钵盖、垫饼、试料,建筑构件主要有卷草纹砖、板瓦、瓷板、等。

发掘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

 

                  清光绪青花莲瓣纹碗(俯视照、底视照)

 

民国白釉瓷塑狗               “景德镇陈新怡”款红彩碗

 

 民国青花花卉纹碗                      民国粉彩双桃纹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