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 4 个经常给孩子贴的标签,你有没有在用

 长沙7喜 2017-05-02

父母常常会不自觉地给孩子贴标签:这孩子就是不懂事,这孩子就是爱挑食……

然后想立刻改变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没有改正,父母就觉得标签是贴对了,更加着急了。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孩子,会发现自己又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了。下面是 4 种常见的标签,分享给你,我们一起来规避它们吧。

「固执」的孩子

大宝的学校安排了家长会,了解孩子近期的发展情况。

老师讲,大宝其他都挺好,就是有时候不肯和人分享。比如,室外活动时间时,大宝一定要骑那辆红色的三轮车。如果被别的小朋友抢了先,他能哭闹上十几分钟。

我也说,在家也是这样,有时候不和他弟弟分享玩具,这孩子真是固执。

我在谈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地给孩子贴了标签了。

老师笑眯眯地说,其实据我们观察,孩子是这样的:他对某一样东西如果很喜欢的话,他就一心放在里面拔不出来。这就让他看起来很固执,不肯听道理。

后来我们是这样处理的,在他跳着脚哭着要三轮车的时候,跟他说,你觉得三轮车很好玩,你喜欢三轮车是不是?(认同他的感受,通常会让孩子安静下来)。你有没有注意到滑梯啊?其实滑梯也很好玩,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多说几次,他也去玩了滑梯,这样就让他的注意力从三轮车转向滑梯。经过几个星期,比刚开始的时候好多了。

我非常感激老师能够仔细观察孩子,并能顺应孩子的特点。既然孩子比较专注,就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如果随意给他贴上一个固执这样的标签,每次他哭闹的时候,认为他是无理取闹而叫他站到一边反省,这样非但不能纠正他的行为,反而会让他变得更加有挫折感。

「不听话」的孩子

相处久了,老师都知道大宝有个特点,就是做他喜欢的事情,就非常专注。

但另一方面,有时候这个特点就有点麻烦。比如,他在做自己喜欢的一件事,但是接下来,该做别的活动了。那么,他就显得「不听话」了,常常不听老师的,坚持做自己的事情。 虽然是幼儿园,但是也是有一定的活动结构的,老师会指挥从一样活动转移到另一样活动。

那么,怎么办?老师并没有给孩子贴一个「不听话」的标签,而是仔细观察,并且找到他「不听话」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根据这个特定的原因,她想了一些小办法,比如,这个活动,让大宝当老师的小助手,让大宝转移对上一个活动的兴趣,积极来参与老师所要求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他就慢慢接受了,原来在学校,不能完全依着自己的兴趣来,每一项活动都是有时间限制的。经过老师这样的训练,他以后正式入学,适应地会比较顺利一 点。

所以说,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以不同的角度看孩子,就会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能够以尊重孩子的角度来观察他们、理解他们,尽可能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以适合孩子本身的方法来教育他,才能使其更好地成长。

「爱欺负人」的孩子

大人还爱犯的一个错就是,有时候用成人的眼光去放大孩子之间的事情。

我的几个邻居都有孩子,大家经常在一起玩。有一次聚会。4 岁的琪琪在玩一个玩具。突然,2 岁多的豆豆夺手就抢,很粗暴地推她。琪琪是个很懂事的女孩子。她尖叫起来,吸引了家长的注意力。

豆豆的妈妈急忙教训自己的孩子:「你看看,不好好和姐姐玩,不要抢!」回头和琪琪的妈妈解释说:「他就是这个烂脾气,在家里老欺负他哥哥。」

琪琪妈则责备她的孩子:「弟弟要玩你就给他吧,你是小主人嘛。」

孩子们暂时消停,不过没过多久,相同的纷争又发生了。

表面上看,妈妈们刚才在教育孩子,可实际上,孩子并没有从中学到什么。只是说教,消极地把他们俩扯开,结果问题并没有解决。

家长还是说教,继续贴标签。豆豆妈妈说:「你看你这个烂脾气,不好好玩下次不带你来了!在家就老欺负哥哥。」

我观察了一下,就对豆豆说:「你想玩姐姐手里的玩具对不对?那你就跟姐姐说,让我玩一下好不好?姐姐一定会给你的。琪琪,你说对不对?」琪琪点点头。

当豆豆再想要琪琪手里的玩具,我就跟他说:「想想,怎么跟姐姐说?」豆豆就不抢了,把我教他的话重复一遍,琪琪也很乐意把玩具给他,还教他怎么玩。几个回合下来,都不用我提醒,豆豆不抢了,两人玩得很高兴。

谁说小孩子不懂道理啊?关键是家长不要轻易地把孩子之间这种正常的冲突贴上「欺负或被欺负」这样的标签。

父母不要消极地贴个标签,而是要把道理讲透,教他们具体怎么去做,而不是空洞的说教。如果豆豆妈妈能有意识的这样去矫正他的行为,过一段时间,她就不会觉得这个孩子脾气烂了。相反,如果她没有坚持,也许到明天,豆豆又会和别人抢玩具了。

「不体贴」的孩子

有时候我们在管教孩子的时候,往往显得过于理直气壮,而忽视了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管教通常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而起不到预想的效果。

我有一次在朋友家参加孩子的生日派对,男孩得到一辆玩具自行车做生日礼物。他兴奋得在客厅骑来骑去。妈妈制止了他,蹲下来,对他说:「宝宝,小弟弟躺在这边,你这样骑来骑去,我怕你一不小心会弄疼他。这样,你去那边骑,不要到地毯这边来,好不好?」男孩看了一下弟弟,说:「好的。」他真的乖乖不靠近弟弟。

孩子为什么这么听话啊?这位妈妈以平等的态度,商量的口吻,成功地制止了孩子的行为,而且很明确地告诉他理由:怕不小心弄疼弟弟,最后还给他一个解决办法:你可以在别的地方骑,但不能靠近小弟弟。没有大呼小叫,没有哭闹,解决事情就这么简单。

如果这个妈妈只是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体贴?这样骑车待会儿碰到弟弟!乖一点。」你觉得孩子会怎么想?他会想:第一,我没有不乖;第二,弟弟比我受重视。他的心理能平衡吗?他会听你的话吗?如果他真的弄疼弟弟,你可能会指责他欺负弟弟,不体贴别人,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结语

贴标签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易犯且有弊无利的行为。

下次孩子在让你着急时,不妨放慢节奏,先不要急于下结论。先好好观察一下孩子,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再想一想,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孩子的喜好是什么,尽量顺着孩子的特点来进行教育和引导

你上次给孩子贴标签是什么时候,后来怎么发现的,欢迎在留言区说说你的改变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