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州区级传统音乐

 陆安桥1871 2017-05-02
1.鼓吹乐
 
鼓吹乐是甘宁鼓乐系列之一,是渝东北地区民间的打乐的缩影,它源于汉献帝初年,因盛行于三国时期东吴名将甘宁的故里而得名。有一年东吴大将甘宁在夷陵中箭,带箭伤回到故里,不料因流血过多而死。当地人邀约了几十拨锣鼓前去吊丧,恰好去的锣鼓队数量是59拨,与甘宁的阳命(59岁)相符。后来就将“赶山锣鼓”更名为“甘宁锣鼓”,同时又将甘宁故里水田坝改名为“甘宁坝”,如今叫甘宁镇。“鼓吹乐”是由唢呐主奏,配合锣鼓套打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代表性乐曲有《公母引》、《四句引》、《钻山引》等。鼓吹乐在中国民间器乐中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魅力。鼓吹乐采用唢呐与锣鼓合奏的表演形式,分“走吹”和“坐吹”。传统的乐队编制有“大套戏”和“小套戏”之分。“大套戏”是由四支唢呐和锣鼓“十样子”(十种打击乐器)的合奏,场面宏大,壮丽辉煌;“小套戏”是两只唢呐和锣鼓“五样子”(五种打击乐器)的合奏,自由多变,十分灵活。
它的艺术形式配合得当,音韵和谐,系城乡喜闻乐见的民间器乐之一,有较高的民间艺术特色。多用于红白喜事,如婚嫁、庆典、礼仪、起房上梁、民间丧事、劳动场面等。
鼓吹乐的发明始祖姓罗,名娃子,东汉献帝初年人,从小聪慧,随父经商,走南闯北,学得很多过人本领。到中年时已是家业兴旺,就在水田坝大兴土木,建起了很大一座宅院。由于水田坝一带常有野兽出没伤及牲口,罗娃子就发明了一套打击器物惊吓、驱赶狼群。该器物最初仅有两件,一是锣,即用铜皮做成锅盖状;二是鼓,即用羊皮蒙于木桶。之后感觉音量不够,又逐渐增加了钹、铰子、马锣、小锣等。当时称这些器物为“赶山锣鼓’,即驱赶野兽之意。
如今,在万州城乡已不多见,原因有二:一是传承人大都相继谢世,二是召集的年青人不愿学。濒危情况十分严峻。如今,已将它纳入“甘宁鼓乐”系列之一,并实施重点保护。
 
 
2.吹打乐
 
吹打乐是甘宁鼓乐系列之一,它是以唢呐演奏与锣鼓演奏并重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乐曲中常出现打击乐器单独演奏的锣鼓段落。吹打乐大多是牌子曲结构的民间器乐曲,代表性曲牌有《道师丁》、《老聊子》、《新聊子》、《点将》等。吹打乐采用唢呐与锣鼓合奏的表演形式,与鼓吹乐相同,分“走吹”和“坐吹”。传统的乐队编制有“大套戏”和“小套戏”之分。“大套戏”是由四支唢呐和锣鼓“十样子”(十种打击乐器)的合奏,场面宏大,壮丽辉煌;“小套戏”是两只唢呐和锣鼓“五样子”(五种打击乐器)的合奏,自由多变,十分灵活。曲牌结构严谨、唢呐清新活泼,锣鼓音调悦耳,有较高的民间音乐价值。多用于庆典、礼仪、婚、丧、嫁、娶、贺房、祝寿等场面。分坐打、走打两种。所用乐器有:唢呐、锣、鼓、钹、马锣。
 
 
3.锣鼓乐
 
锣鼓乐是甘宁鼓乐系列之一。“锣鼓乐”是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俗称“耍锣鼓”。代表性乐曲有《双凤头》、《单捧圣》、《剪刀架》、《山花艳》等。锣鼓乐的特点为结构完整、调式丰富、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形式多样、形象鲜明、演奏灵活。锣鼓乐不同于常见的梆子、大鼓、花鼓、南音等。表演“大套戏”和“小套戏”时,演奏员可多可少,演奏形式灵活多变,有很高的艺术特色和艺术价值。锣鼓乐虽已进入濒危状态,但并未到绝地。目前,乡村仍时常有它的影子,每逢庆典,结婚出嫁等礼仪仍能听到锣鼓乐的声音。
 
 
4.船工号子
 
“船工号子”即“川江号子”。关于它的起源,前人多引《淮南子·道应训》所载的“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的劳动号子产生为据,未论述“川江号子”的起源,这无疑是正确的。对“川江号子”的发展历史,人们都说由于此系处于生活底层的“下九流”,不为统治者关注,没有资料记述。
万州的“船工号子”主要用于船工劳动时,合脚、合力,劲往一处使。早年时,大船上装有鼓,扳桡、拉纤为合脚步,采用击鼓合拍,后来,到清朝中期,万州的船工号子才逐渐形成。“船工号子”主要包括推挠、搬挠、摇橹、拉纤等工种号子。有平水、紧水、抛沙、靠岸、离港、过滩等不同节奏、不同风格的曲牌。“船工号子”中,群众合唱部分的音调都比较简单,但在同领唱相应合的交织结构上都富于变化。领唱部分旋律性较强,唱词除劳动号令、呼号以外,还有“数板”。其内容有反映船工生活的,也有民间传说、故事及戏文。“数板”有紧、中、慢三种板式。紧“数板”近于呐喊或朗诵,中“数板”类似川剧高腔的“二流”,慢“数板”则与川剧高腔的“一字”相仿,但一般都有劳动呼号的衬腔。由此可见三峡民间歌曲同地方戏曲的密切关系。从地域的特点及历史的约定俗成划分,“三峡船工号子”属于“川江号子”体系。“川江号子”又有“上河号子”与“下河号子”之分。“上河号子”以涪陵为代表。“下河号子”则以奉节为中心,向长江的上下方辐射并覆盖整个三峡地区,是“三峡船工号子”的精华。如流传最广的《橹号子》。声音宏亮,内容风趣,音韵和谐,十分抒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只限船工劳作时,故都在船上或江岸表现。一人唱众人合,其代表曲目由:《望娘滩》、《二流水》、《平水谣》、《过滩号子》。随着时代的发展,长江上已没有了木船,船工号子便步入绝境。如今,万州能喊“号子”的老船工已不足五人。随着国家对该项目的重视,万州曾多次配合市“非遗”研究院的专家采访,搜录了大量资料。如今,船工号子已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就万州而言,尚能喊出多种号子并健在的有:谭学发 80岁 有着62年的船工生涯,15岁开始学喊号子,20岁做号子头,大半生在船上度过,当了45年驾长、船长。他擅长喊平水号子、过滩号子、鸡啄米号子、大斑鸠号子等,他的号子高亢激昂、抒情动听、很有特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将船工号子搬上舞台演唱,并获得一致好评。2008年,重庆市“非遗”研究院在收集整理、出版川江号子一书中,他榜上有名。
 
 
 
5.抬工号子
 
抬工号子(又名《石头歌》)也称开山号子。是三峡地区的工匠们劳作时哼唱的号子之一。多在开山取石、搬运石料、抬石行走时演唱。有时工匠们坐在一块休息时也要哼唱几段,常以一问一答的形式用来解愁开心,消除疲劳。
 《石头歌》的曲调产生于唐末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一百余年的历史了。
 唐朝末年,朝政混乱,赋租繁重。三峡地区连年天灾,民不聊生。这个时期,恰逢三峡腹地的万县(今万州)要构筑城墙,急需大量石料。家住长岭(亦称青石岭)的王禹泉闻讯后,火速招集了一百多名工匠开山取石,送到县城。王禹泉这人文武全才,能说会道,加之心底善良,又特别能体谅工匠们的苦衷。一天,他瞧见工匠们一个个精神不振,就现场编了几句唱词教工匠们唱,很快,工匠们精神倍增,干起活来有劲多了。经讲述者回忆,这几句唱词就是:大哥采石在山间,幺妹等你在床前,只盼大哥快回转,幺妹为你献牡丹;大哥白天爱石头,晚上爱的是奶头,石头一摸冰冰冷,奶头一摸解忧愁……不久,这些朴素而又充满情趣,恢谐的山歌很快传遍了万县,夔州,巫山及整个三峡地区。
 再后来,这个王禹泉怀着一腔热血,随伯父王仙芝从军,参加了盐贩起家的黄巢义军,并随义军四处流动作战,义军很快扩大到30多万人。半年后,王仙芝与黄巢关系闹僵,并发生斗殴,王仙芝从此与黄巢各领人马分道扬镳。再后来,王仙芝在黄梅兵败战死,残部又纷纷投到黄巢的兵营。此时王禹泉已心灰意冷,含泪安葬了伯父,又重新回到三峡地区的云安硐村,再度做起了“石头”生意。用王禹泉的话说:莫道石头贱如草,石头能吃又能喝。砌屋要石下地脚,石头铺路车如梭,宫殿好看石头造,白面好吃石头磨。上述几句,就是《石头歌》的最早雏形。后来《石头歌》便成了三峡人的抬工号子(或称石工号子)。
《石头歌》的版本很多。大致可分作五字句,七字句和长短句。文艺界的专家们在采录整理过程中,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原滋原味。并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当作了些取舍,去其糟粕,保留精髓。还不惜耗资将它搬上舞台,并多次参加正规演出,展示给观(听)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抬工号子”的节奏规整,领合对称,速度平稳,曲调的风格也较简单、朴实。除领唱者在每句的开头稍有变化外,合唱者均以相同的曲调用衬词伴和,只是在临近终止时才把节奏拉长,或突然停顿,起到组织劳动、指挥劳动、统一号令的作用。“抬工号子”的风格多样,有上坡、下坡、平路及慢腿、快腿之分,调式极为丰富,曲调优美抒情动听,兼有风趣恢谐搞笑,节奏时疾时缓,让人联想。《石头歌》的内容注重以“石头”为主,差不多每句都与石头有关。如:三峡石头如玉琢,三峡石峰云中搁,神奇宝石三峡长,女娲投石三峡落。又如:从小爱往石桥过,石头狮子最爱摸,而今我长成石头汉,谁肯嫁给我石头坨。所以古往今来,三峡地区的工匠们在干石工活(打石,抬石,撬石,砌石,垒石)时,都爱唱石头歌。抬工号子结构简单,调式活泼,易唱易学,指挥力强。有独唱、领唱、合唱或一领一唱。其代表曲目有:《罗幺姐》、《石头歌》、《石王上路》、《青石岭上石头多》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今多为机械化作业,已无人抬石头唱抬工号子了,频危状况难以改变。不过,值得一提是《三峡石头歌》通过包装打造,形成了小合唱节目形式,并先后在重庆、北京等地演出,荣获文化部颁发的全国第九届群星奖。
 
  
 
6.高腔山歌
 
明朝末年,万州有个爱唱山歌的秀才,此人姓张,号雨村,平素不太爱干活,只酷爱琴棋书画,同时还爱编写一些小段子教山民演唱。他编的段子上口好听,但也有很多糟粕。如“月儿弯弯两头钩,闺妹生儿往河里丢,不是为娘心肠狠,没得老子出不到头”。又如“月儿弯弯两头翘,一晚上搞她七八道,下不得床,屙不得尿,一想起来就好笑。”由于张秀才的歌很吸引人,后来人们就把它用于劳动时演唱,从而达到消除疲劳,促进劳作进度的目的。随着这些段子在民间流传,逐渐演变成了高腔山歌。
如今,多种号子似的劳动歌曲,一般统称为“山歌”。多用于农事活动或背运、挑力等。这些活动虽然也有集体劳动的形式,但大多是独立作业,且不要求在节奏、速度、强度上完全一致。因此,山歌不像劳动号子那样担负协调动作、统一号令的作用,形式上也不受具体劳动的限制。山歌大量吸收了其它民间歌曲的精华,在形式、体裁、音调等艺术手段方面更加丰富,所反映的内容也极其广泛。山歌的节奏宽广自由,曲调辽阔高亢,音域宽,起伏大,往往因演唱者的不同发生局部的变化和差异,即兴创作的成份也比其它歌曲大。如《郎走高山姐过河》。山歌的唱法分平腔和高腔,以高腔最为盛行。如用高昂的假声演唱的“杨歌”,其节奏修长自由,曲调婉转动人,感情也格外充沛奔放。当然,也有两种唱法兼用的。山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缀句联唱、穿唱,以及领唱帮腔、领唱齐唱等。节奏宽广,自由,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其代表曲目有:《月儿弯弯两头钩》、《哥走高山姐过河》、《半边伞》、《幺妹几时来》,然而如今会唱高腔山歌的人均已年迈,或相继谢世,年轻人又不愿意花功夫去学,现已步入濒临绝境。
 

                       7.
薅秧歌、薅草歌
 
薅秧歌、薅草歌是劳动歌的一种,据唱歌人讲,万州地区早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劳动歌,农民下地劳动薅秧、薅草时演唱的歌。这些歌传说是一个叫唐永富的人开始编唱的。有歌为证:唱起唐家歌,劳动多快乐,无忧也无愁,收获真是多。坝区薅秧和山区薅草时演唱的山歌多为领唱帮腔和领唱齐唱的形式,因变化丰富,颇具特色,故将其从山歌中单列出来,称为“薅秧歌”、“薅草歌”。这类歌曲的曲牌很多,有的曲牌更是直接以“号”为名的,如“花号子”、“夹号子”等。不过,这类“号子”已不具有同具体劳动的节奏、强度要求相配合的实用性质,有的只是一些节奏规整,或以劳动呼号唱词的歌曲或歌曲中的插部、副部而言。如《喊一个聪明的幺姑娘》(薅草歌·夹号子)。一领众帮,变化丰富,趣味性浓郁,有一定艺术特色和生存空间。多在田间地头演唱。独唱、合唱、一领一帮。多为民乐:锣、鼓。其代表曲目有:《喊一个聪明的幺姑娘》、《月儿弯弯两头翘》、《闹五更》、《十想》、《十爱》、《太阳晒过河》等。时下,已无集体劳动场面,此类演唱形式如今很难见得到了,会唱的人也寥寥无几。
代表性人物为分水镇的王宗新,男,1968年生,喜欢唱民歌、山歌,对薅草歌、薅秧歌也还有浓厚的兴趣,边劳动边唱歌是他的一大特点。
 
 
8.灯调、小调
 
灯调起源于明末清初,到清代中叶,其表演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即从多人演唱变成了对唱,采取一问一答的表现形式,如问:什么过河不脱鞋,什么过河横起来,什么背上背八卦,什么背上长青苔。答:鸭子过河不脱鞋,螃蟹过河横起来,乌龟背上背八卦,螺丝背上长青苔。到民国时期,灯调逐渐演变成了灯戏,如梁山灯戏、巫山的踩堂戏、万州的川戏(灯戏)等,后来灯调受川戏的影响,干脆就称作川剧中的一种:灯戏。戏中也包括生、旦、净、丑等角色,逐渐把灯调推上了一个历史的高度。如今万州会唱灯调的人已不多见。
小调起源于盛唐时期,到明末清初,万州一带的小调十分流行,主要用于田间劳作,闲暇时抒发感情。如:情妹生得一支花,情哥见了多爱她,爱她就爱她,快去她家耍,你来嘛……如今,小调已融入民间,偶尔也有人能唱上几句。时下,会唱小调的艺人基本没有了。“灯调”、“小调”是节日庆典的群众表演歌舞形式。在三峡地区流行的有“车灯”、“滚灯”、“犀牛灯”、“土地灯”、“彩船”、“连萧”等。其中,除了“连萧”是一个或多人表演,歌唱形式为领唱帮腔外,其余的五种均由一旦一丑担任主要表演,基本上是对歌对舞的形式,有的曲牌间有群众帮腔。灯调的曲调高亢欢乐,伴奏锣鼓的节奏十分丰富,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和喜庆色彩。除歌舞形式外,亦有由灯调演变发展而成的灯戏,如流传于三峡腹心地带巫山县的“踩堂戏”。据传,“踩堂戏”由“皮影戏”和“跳跳公”演化而成,受川剧的影响也较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和其他姊妹剧种一样,“踩堂戏”也分生、旦、净、丑等行当,且每一行当的唱腔均有其固定的曲牌。它抒情、上口、易学、好听、好记。不择场地,见人唱人,遇事唱事,随口编唱,独唱、舞台演唱、走路劳动均可演唱。用二胡、笛子、板胡、活叶演奏,也可不用乐器。代表曲目:《正月十五闹花灯》、《高高山上一树槐》、《十月怀胎》、《苦媳妇》、《孟江女》等。随着时代的发展,此类小调早已被现代流行音乐取代,濒危状况已成事实。目前会唱灯调张朝明是早年川剧团前台演员,他15岁考入川剧团,主演很多角色,如《智取威虎山》的203首长,《元和闹街》的郑元和,《梁祝》的梁山伯,《十五贯》的况钟等,他的灯调功底深厚,且爱演唱,至今精神状态良好。
会唱小调的何荣国,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万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他自幼酷爱小调搜集和演唱,如今仍能唱出很多具有民间特色的小调,是万州民间小调演唱和收集整理的一块牌子。
 
 
9.婚嫁歌
 
婚嫁歌具体起源年代无法考证,且各说不一。有人说系祖辈代代相传形成的,也有人说是唐朝时期才逐渐兴起的。据传,杨玉环经过四川时,将“霓裳羽衣曲”留给了四川:长安柳,潞州人,相思盼过几度春,梦里常相思,醒来不见君,一曲“羽衣”系两人。人们觉得此曲凄婉动人,就开始在少女出嫁时演唱,不久又被一个好写诗的秀才编入情歌类,后来又重新填词,就形成了今天的婚嫁歌。
婚嫁歌与哭嫁歌有一定的差异。哭嫁是唱给娘家人听的,旋律充满忧伤,而婚嫁歌曲牌则充满喜庆,且是与人合唱。新人结婚时,结婚的前一天和结婚当天,与迎亲的佳宾共同演唱,有时也可对唱。川东婚俗源远流长,民间习俗延续至今,遗憾的是,如今,婚嫁已由现代歌舞代替。婚嫁歌已经远离人们而去,已步入濒危之境况。由于早先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保护工作很难入手。
 
 
10.孝歌
 
孝歌是甘宁鼓乐系列之一,俗称忠孝锣鼓。“孝歌”又称“丧歌”,三峡地区还有“闹丧鼓”、“坐夜”等独特称谓。是专用于丧葬仪式的。丧歌采用边演唱边敲锣鼓,每唱一段打一折锣鼓。孝歌的特色是腔调充满悲伤,旁人听起来往往能够进入角色。即与所唱人物同悲哀,甚至催人泪下。孝歌的曲调平稳、缠绵,叙事性强,音调和节奏接近于语言的宣叙,常用来演唱民间传说、故事和知识性较强的典故,如普遍流传的《梁祝》、《苦媳妇》、《孟姜女哭夫》等。多用于亲人故去,迁坟,烧七,走阴,祭祀等。一人唱几句,到最后一句,由敲锣鼓打鼓者合唱。孝歌主要用锣、鼓、钹,小锣、马锣表演。其代表曲目有:《四下河南》、《雨打芭蕉》、《楼台会》、《劝世文》、《孟姜女》、《闹五更》、《十月怀胎》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乡出现了许多小型文艺演出团体,他们不但丰富了舞台,还走进了农家院坝。于是孝歌这一形式也被现代表演队伍取代。目前这一传统的孝歌艺术形式已不多见,会者少之又少了。原因是现代人不愿意听,更不愿学,如今已步入濒危境地。
 
 
 
11.川剧音乐
川剧音乐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川剧昆腔、川剧高腔、川剧胡琴、川剧弹戏、川剧灯戏、川剧唢呐、川剧笛譜音乐和川剧锣鼓音乐。各种音乐独具特色。根据不同剧情选择音乐表现形式,根据历代先辈艺人的积累,形成川剧独有的锣鼓音乐形式。川剧打击乐它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与川剧帮腔,成为川剧的独有的标志。川剧音乐以鼓、板为指挥乐器,由鼓师指挥领奏,用川剧音乐、打击乐、帮腔等形式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及特殊场景。各种场合大小型演出,场所可大可小。根据不同剧情选择音乐表现形式,以打击乐、帮腔、弦乐等形式为主。使用的乐器由:川大锣,大鈸,小锣,马锣,盖板子,川二胡,胖筒筒等。代表曲目有:《新水令一堂》、《端正好一堂》、《香罗带》、《江头桂》、《红衲袄》、《梭梭岗》、《昆曲》、《笛譜》、《西皮》、《二黄》、《弹戏》、《亮子》、《赶锤》、《长锤》、《和牌眼》、《闹台》、《花锣鼓》等。
 
12.土家族哭嫁歌
起源于明清时期,那时万州一带对嫁女这一形式非常注重,对女子出嫁感觉是一件十分悲伤的事情,人们为了嫁女想出了很多办法。后来一个叫陈氏的妇女想出了一个点子,就是在出嫁之时,嫁女必须痛哭一场,连哭带唱,所想内容多为在家时父母的疼爱,即父母对自己的好。如何把自己“一泡尿,一泡屎”拉扯成人。如今要出嫁了,即将成为娘家的客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莫奈何,就以“哭嫁”这一形式表达自己对娘家人的爱。如:哎呀我的妈,一生累死哒,又养鸡来又养鸭,又要把我拉扯大,又如:养到六七岁,又要筹学费,文具书本样样贵,没少有拖累。后来,人们就将这一形式称作哭嫁,即“婚嫁歌”。哭嫁歌又称“姊妹歌”、“伴女歌”,相应的还有“伴郎歌”,专用于婚嫁仪式。“姊妹歌”多为一人领唱,众女伴用同样的曲调以衬词伴和。唱到高潮处,在座的宾客也情不自禁地加入合唱,场面极为感人。“姊妹歌”的歌词多为表达姑娘感怀父母养育之恩和出嫁前的离情别意,也有很大部分是关于孝顺公婆、敬夫教子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希望。“姊妹歌”的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舒缓从容,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歌唱性。哭嫁歌动听,如:妇女苦情歌,下地把难落,出世以来受搓磨,苦情真难说,女儿七岁多,爹妈来裹脚,好脚包成残废脚,实在痛不过,脚下儿包得苦,走路像鸭母……其代表曲目:《苦情歌》。这种歌曲还在万州恒合土家族乡广泛传承,保护现状良好。
 
13.榨油号子
 
原始的手工榨油,在万州已拥有700多年历史了。早年间,万州的很多乡镇,如分水、武陵、新田、龙驹、甘宁、长岭等地都开着规模不等的油坊,分水三角凼村的石杠油坊至今保存完好。关于油坊的故事、传说很多,也很精彩,这里就不细说,只讲榨油号子。
榨油号子也叫打油号子,打榨号子,是油坊工人劳动时常用的劳动歌。油坊榨油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即:撞榨、压榨和锤榨。所喊的号子也因榨法和地区而不同。撞榨,即撞一下撞杆,喊一声号子,人数2—3人,撞榨的步伐、动作均听号子指挥;压榨,为多人操作,利用螺旋形板绞压,动作规范整齐,边喊号子边使劲;锤榨,形式与撞榨接近,一个是横撞,一个是直锤,一般为2人操作。所喊的号子多为一问一答,边喊边干,锤木楔挤油。
从古至今,万州的油坊一直采用撞榨产油。由于操作工常年穿得很单薄,甚至赤膊工作,常被人戏称为打油匠或油叫花儿。社会地位十分低下,属“下九流”。榨油坊多为简陋,几乎是四面通风。主要工具有榨盒、撞杆、碾槽、炕床等。原材料主要有桐籽、菜籽、芝麻等。
榨油号子一般根据榨油材料、心情好坏而定。号子特点、形式主要有快、慢、长、短、领、合之分,常唱的号子有翻山榨、母猪榨、阴阳榨、半边榨、幺妹榨(也称情人榨)等。如《幺妹榨》(对唱式)是这样喊的:春季里来春风吹,幺妹楼上描画眉,画眉描得再好看,独守空房无人陪。叫声幺妹莫乱想,哥在石杠榨油坊,莫道油房千年在,怎比幺妹在身旁;秋季里来秋叶黄,幺妹灯前晚卸妆,满头翡翠都摘下,一点朱唇无人尝。幺妹相思在绣房,哥哥流汗在油坊,有朝一日回家转,日同板凳夜同床。
快、短类号子衬词少,节奏快,声音浑厚、粗犷豪壮、高亢激昂。喊这类号子撞榨快,出油快,多用于赶工之时。长、慢类号子衬词多,唱词长,拖腔长,节奏和缓,诙谐风趣,抒情动听。喊这类号子撞榨慢,出油慢,多用于怀旧、小憩、偷懒、磨洋工,对老板不满等。
如今,尚存的榨油号子有:《情妹要嫁打油匠》、《太阳出来一点红》、《十二月花》、《郎是半边伞》、《洞房夜夜换新郎》、《十样锦》、《看女婿》、《号子一喊油出来》等。这些号子情感充沛,感染力强,有较高的民间艺术特色和现实艺术价值。若作适当包装,完全可以登上正规舞台参演参赛,让更多的人了解榨油号子。
 
 
14.《浦里河民歌》 
浦里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条小支流,发源于梁平县龙滩桥和万州区后山镇的铁厂村,在万州余家场汇合后流经开县、云阳,最后在云阳县双江镇注入长江,该河流长约300余公里。在历史的长河中,浦里河流域民众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创作了丰富多彩、脍炙人口的民歌。流传至今的有“丰收年岁螃蟹多”、“老来难”、“懒大嫂”、“对子歌”、“扯谎歌”、“单身歌”、“妇女苦情歌”、“望郎歌”等劳动类、仪式类、时政类民歌、情歌百余首,表现了浦里河两岸人民的智慧、勤劳和艰辛。
其代表作品有《放牛歌》:“清早起来去放牛,一根田坎放出头,牛儿低头吃青草,哥郎抬头望绣楼。”《望郎歌》:“春季望郎郎不来,望得桃花朵朵开。郎在社里犁秧田,不来看妹妹不怪。夏季望郎郎不来,望得秧苗排对排。风吹秧苗起绿浪,郎在田里栽秧忙。秋季望郎郎不来,望得头发往下掉。郎在田里搭谷忙,不来看妹理应该。腊月望郎郎过来,耍着龙灯把年拜。望得妹子忙打扮,脚上穿双绿兰鞋。一枝花梅点点放,青年男女找对象。婚姻大事自作主,双双对对成鸳鸯。”《对子歌》:(男唱)“山歌好唱口难开,白米好吃田难栽;虾鱼好吃网难撒,粑粑好吃锅难刷。”(女唱)“山歌好唱难排头,木匠难起八角楼;铁匠难打铁筛子,石匠难打石绣球”等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