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为参禅

 昵称278041 2017-05-02
       禅宗话头与棒喝,皆具阻断妄想的功能。棒喝属于打断。话头属于阻断。禅师抛给学人一个“无理路话”,使其既透不过,亦离不开,如此把学人困缚在“无理路话”上,使其思虑攀援不得。学人面对这个“无理路话”,“透又透不过,离又离不开”,如此之状,即是参禅。如参“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个问题,哪有什么理路可寻?若有理路可寻,那就不是“话头”了。 大地众生皆有佛性,此是人人皆知之事。人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赵州的这一“无”,疑煞天下人。 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赵州)云:无。(按:经云:有。州云:无。谁是谁非,何去何从,令人困惑顿起。困惑顿起解不开,正是参禅好消息。) 学云:上至诸佛,下至蚁子,皆有佛性,狗子为什么无? 师云:为伊有业识性在。 或说狗子有佛性,或说狗子无佛性,如同“即心即佛”与“非心非佛”,并非截然相反的两种理论见解,而是对根应机一时之谈。来机不同,禅话有别,实无定法可说。 大地众生,皆有佛性,口耳相传,已至极熟。然而,赵州却偏偏说狗子无佛性。学人闻此,便生困惑——佛教说众生皆有佛性,而赵州却说狗子无佛性。到底狗子是有佛性?还是无佛性?困惑顿起,思索不得,欲罢不能。如此“思索不得,欲罢不能”之状,正是参禅。所谓参禅,亦即用一个“无理可讲的问题”,牢牢地制住学人的颠倒妄想,使其颠倒妄想不得,又离此问题不得。譬如沩山谓香严曰:“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香严智闲被沩山这么一问,直得茫然。父母未生前,无我无口,谁来道?根本就是无法道的问题。“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如此话头,简直如铜墙铁壁,横于香严面前,使他无法透脱过去,亦无法绕过去。透又透不过,绕又绕不过,如此制心于这“无理路话”上,正是参禅。 人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云:无。大违常情,大疑常情。同样,人问赵州: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云:有。亦是大违常情,大疑常情。 问: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 师(赵州)云:有。(按:大违常情之答,大有制造疑情之意。依照佛教的观念,有情有佛性,无情无佛性,赵州却说柏树子有佛性。佛教说与赵州说,谁是谁非,不得其解。不得其解而求其解,求其解而又不得其解。如此不得其解,又无理路可寻,正是疑团紧抱之参禅。) 云:几时成佛? 师云:待虚空落地。 云:虚空几时落地? 师云:待柏树子成佛。 “柏树子还有佛性也无?”赵州云:有。面对赵州的回答,学人不但不生疑情,反而更问:柏树子几时成佛?赵州顺水推舟,答他道:待虚空落地。试问:何谓“虚空落地”?答曰:打破空相,勿住空忍,便是虚空落地,便是柏树子成佛。 赵州所说的柏树子成佛,寓意深刻。按照禅宗的见地,若人悟本,万法尽归他自己。柏树子之法相,岂能例外?柏树子之法相,亦是见者之化现,属于化身佛的范畴——各人那个意义上的“柏树子”,即是各人那个意义上的自性法身的化现。某甲的柏树子之法相,依着某甲的自性法身而有;某乙的柏树子之法相,依着某乙的自性法身而有,乃至于丙丁,以至于多人,各人那个意义上的柏树子之法相,皆依着各自的自性法身而有,皆是各自的自性法身的化现。自性法身的化现,即是化身佛(心的现象)。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