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一种喜宴叫流水席。它不占多少地方,也不挑剔味道,更不讲究排场。大家聚在一起,吃的不是酒席,是喜欢那种幸福、热闹的氛围。 在农村风俗中,结婚是一个家族重要的日子,每逢喜事都会举办一场宴席,而且经常是发动村里人一起来帮忙。主人家在外搭一个大棚,摆放几张桌子就是就餐场地。 露天厨房办酒席的时候,自家的厨房显然太小太小,必须搭建一个露天“厨房”才能伸展手脚。 而且菜必须分门别类的摆放好,开席的时候直接端上桌。 大锅在农村很普遍,家家户户的灶台上都是这种超级大的锅,经常是一袋和好的面只够下一锅。但是一家顶多也就1-2口,这个时候就必须去其他人家里借来用。不得不说,这种互帮互助,充分利用资源的美德真是发挥的淋漓精致。 炊烟下,是人们进进出出的身影。放炮仗,催客人;吆喝声,菜出笼,端上桌…… 在旁边空地上还会搭建简单的灶台用来烹饪食物,用的都是大锅,大铲,流水席是不讲究装盘的,经常是能装多少就装多少。七八个客人一桌,坐在一起吃饭喝酒。 简易“案板”由于菜太多,通常都会架块木板或者拼几张桌子,充当厨房操作台。如今,这种乡村土厨已经渐渐消失。相反,一些在城里打工的新型厨师慢慢走进乡村,做起了“农村酒席一条龙”的生意……主人家只需出钱和场地,其他什么都不用管。 酒席用的食材多数是当地百姓自己种植的原生态蔬菜。 砖泥巴灶其实最早的时候还是泥巴灶,后来有了青砖、红砖之后,人们才开始用砖头砌一些临时的灶。 ![]() 请掌勺大厨办酒席是个大事,需要做平常难得吃到的大菜,而且主人家还必须考虑菜的味道,所以一定要请一个远近闻名的土厨师掌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