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类文本阅读实训二:陷阱辨识

 怀念二中 2017-05-02
    陷阱一:无中生有

选项中出现原文没有提供的信息。这类选项往往是将原文中提供的信息和原文中没有提供的信息糅合成一个选项,或者是在表述上同原文对应语段基本相同,只是将关键语句作出改动,从而使选项与原文在表意上大相径庭形成陷阱。

12002年高考全国卷选文第二段:

…………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

10题题干项: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解析:该段主要讲沙尘暴的作用。从节选部分来看,原文只讲了给新西兰带来好处,并没有讲给意大利、法国带来好处,由此可知A项中说给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属无中生有。

22001年高考全国卷选文最后一段:

然而,武威铜马足下确有一鸟,其象征之意为人所关注。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无庸置疑的。历朝多有以燕喻良马之诗文……。在古代,武威铜马足下的飞燕无疑是用来比喻良马之神速,这种造型让人一看便知其意,所以铜马应直截了当取名为紫燕骝飞燕骝,此名恰合古意,最为雅致贴切。

19题题干: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A:“从古到今的诗文中,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奔腾如飞的例子。”

选项C:“铜奔马足下有一鸟,文中透露出这种造型的用意表明奔马速度快于飞燕。”

解析:选文第三句说从历朝诗文看有许多用燕子比喻良马的例子,A项中“奔腾如飞”属无中生有。

选文最后一句说明铜奔马足下的飞燕是用来比喻良马的神速,C项中“快于飞燕”属无中生有。

 

陷阱二:张冠李戴

原文中用于指甲事物、甲现象的叙述在选项中用于指乙事物、乙现象,从而形成陷阱。

1:请看2002高考全国卷选文第三段: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8题题干: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选项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解析:从选文来看该段是讲沙尘在土壤和水循环方面的积极作用,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素之一。而第8题的B项却将这种作用说成是沙尘暴的作用,显然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此选项的另一错误是文中并没有说沙尘暴是由沙尘逐渐积聚形成的,犯了无中生有的毛病。

22000春季高考卷选文第三段:

…………使这个“组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经过一段时间后,这只“护理”体外形成胚胎的母羊产下了小绵羊“多利”。“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步发展的结果。…………

18题题干:下列对第三自然段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项:“多利”仍然是用母羊“护理”方法而生下的小绵羊,因而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克隆。

解析:从节选部分来看多利的胚胎是护理体外形成的,即在试管里形成胚胎,而非护理体内。而B项认为多利是由母羊护理体内形成胚胎而生下的,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不很明确。似乎需结合“克隆”概念来理解。)

 

陷阱三:程度、范围不当

对原有程度、范围修饰夸大,或转述不当。

1:《微时代的理性与盲从》:

…………研究者分析指出,不管以哪种网络平台为传播渠道的微时代谣言,根本上体现的是民众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恐慌。大多数谣言背后并无显著恶意动机。谣言之所以得以生成和传播,在于它们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往往暗合了许多人对当前社会现状的认知,从而使得谣言的说服力有时候比真相更加强大。…………

2题题干:微时代信息,虚假与盲从,折射出的社会心态表达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选项:微时代谣言,根本上体现的是民众内心深处的担忧和恐慌,其实,谣言背后并无恶意动机。

解析:原文说“大多数谣言背后并无显著恶意动机”,而选项变成“(全部的)谣言)了。

22001高考全国卷选文第三段倒数第三句:

两汉之间神话颇多,汉代画像石中常有人骑神兽、驾神龙升天的景象,亦有骑马的形象,但是神兽归神兽,马归马,在这些图案中各有其形。

20题题干: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C:在汉代画像石中,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就不属于神话故事。

解析:从选文来看汉代画像石的图案中有人骑神兽的形象,也有人骑马的形象,虽然神兽归神兽,马归马,两者各有其形,不相混淆,但作者并没有说神兽和马分别出现在两种不同的图案中,更没有说凡是有人骑马形象的图案中,就没有神兽、神龙的形象,就不属于神话的故事。由此可见C项的推断超出了原文所给信息的范围,所得出的全称判断是错的。(选例不典型)

 

陷阱四:以偏概全

原文涉及的要素是多方面的,而选项却只择其中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所概说的非全部要素,从而形成陷阱。

12001年春季高考卷选文第二段:

绿色和平组织已经构想出一种环保型样车SMILE(体积小、智能化、重量轻、效率高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该组织希望这一概念能流行起来。这种汽车主要靠高于正常压力的增压器增加汽缸的动力或使混合燃料注入汽缸。一些专家说,这是使小型发动机充分发挥性能和提高燃料效率的好办法。

20题题干:根据本文的内容,以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C:降低汽车燃料消耗的惟一办法是使用混合燃料。

解析:选文第三、四句说提高燃料效率的好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增加汽缸的动力,一个是使混合燃料注入汽缸。C项将办法说成只有一个,显然犯了以偏概全的毛病。

2:斯库耳克拉夫特用“图腾制度”来表示氏族制度。对此,摩尔根认为:“倘若我们在拉丁语和希腊语中都找不到一个术语来表达这种历史上已经出现过的制度的一切特征和性质,那么,‘图腾制度’这一术语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使用这个术语亦自有其便利之处。”在这里,斯库耳克拉夫特和摩尔根都认为图腾制度就是氏族组织制度。其实,两者之间是不能画等号的。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某题选项B: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施行图腾制度。

解析:原文“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说成“在氏族社会全都施行图腾制度”,以偏概全。

 

陷阱五: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1:龙是国家祥瑞。古人认为,大凡统治者能够顺天应时,天下就会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此时便会有祥瑞出现,以彰显上天的满意和鼓励。这种祥瑞,种类繁多,大体分为嘉瑞、大瑞、上瑞、中瑞、下瑞5个等级。其中“麟凤五灵,王者之嘉瑞也”,龙和麒麟、凤凰、龟、白虎,并称为五灵,是最高等级的祥瑞。在这里,龙又一次与国家政治有了关联。不过,龙的吉祥意义并非仅与国家政治相关,它也显现在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中。许多人喜欢用“龙”作为孩子的名字,更有些人将生儿育女的时间选择在龙年,以为龙年出生的孩子活泼可爱,生命力格外旺盛。

题干:下列关于“吉祥瑞兽”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选项A:古人认为只有当龙作为祥瑞出现,才说明统治者能够顺应天时,天下风调雨顺,人寿年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解析:“祥瑞出现”和“统治者……”因果颠倒。另外,原文龙只是五种祥瑞之一。

 

2: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之内考虑,中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过了正确、高明、有效、证实的检验。在理论上,中医有着自己完备的有足够生长能力的思想体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套体系与西方现代医学目前所基于的还原论、机械论、决定论的“科学方法”是水火不容的。在实践上,中医拥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依据和经验依据,这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远在西方现代科学诞生之前就已经完善成熟了。为什么要等西医出现、在获得了西医的证据之后,中医才能获得价值、获得意义、获得生存的权利呢?

相反,按照刘易斯·托马斯的说法,现代西医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现代西医虽然有科学依据,却没有充分的历史依据。比如四环素,相信上市的时候也经过了临床实验,获得了科学依据,但是十年之后发现,小时候有幸享用这种科学产品的孩子长出了一嘴四环素牙。还有那个著名的“反应停”,只用了几年功夫,就导致了上万名婴儿畸形。当然,科学卫士们会说:“反应停”之所以酿成悲剧,恰恰是因为它上市的时候没有“充分的科学依据”。如果我们把“充分”理解成足够的时间长度,那么,又有哪一种医术比两千年的中医更加充分呢!

12C项: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中医和仅一百年历史的西医,因历史的巨大差距而势成水火。

解析:造成中医和西医“水火不容”的原因,是两者的“思想体系”与“科学方法”不同,而不是“因历史的巨大差距。”此项强加因果。

 

 

陷阱六:混淆时态:“将然”、“已然”,“或然”、“必然”等。

将原文没有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将原文可能出现的情况当作必然出现的情况来设置形成陷阱。

12000年高考全国卷选文第六段最后一句:

他们已在考虑运用这个原理制造一个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由于紫外线波长短,因此可以用来读取刻录在光盘等媒介上的形状更小、排列更紧密的数据。

18题题干:下列不属于韦尔奇所做实验的内容的一项是:

选项D:制造廉价、高效的紫外线源,来读取光盘上的数据。

解析:对照原文可知D项是韦尔奇小组正在考虑进行的工作,是韦尔奇将做实验的内容,而不是他所做实验的内容。把将然当成已然,因而当归为不属于韦尔奇所做实验的内容的一项

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

 

陷阱七: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例:风格的多样性不仅表现于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中,而且也表现于同一艺术家的作品中。伟大的作家所反映的生活包括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他的创造才能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他所创作的作品虽然有着一种主导的、占优势的风格,但并不排斥他创造出具有多样风格的作品,布封曾说:“随着不同对象,写法就应该大不相同”,“一个大作家决不能只有一颗印章,在不同作品上都盖上同一的印章,这就暴露出天才的缺乏……”胡应麟对杜甫的艺术风格的评价是:“正而能变,大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众调。”这里所说的“本调”与“众调”的关系,体现了艺术风格的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一般说来,沉郁是杜甫作品中占主导的风格,但并不能用这一种风格来说明杜甫全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杜甫的艺术风格是丰富多采的,有“欲倾东海洗乾坤”那样的豪放,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样的深沉,也有“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那样的悲壮和“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那样的轻灵……尽管杜甫作品中的基调还是那种积极的忧国忧民的沉郁的精神。其次,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的发展,常常包括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不同时期,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

12C项:一个作家艺术风格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其间当然会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

解析:原文说的是“由于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生活经历的变化,构成了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可能性”变成了选项中的“必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