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现代文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

 月下叮咛 2023-11-15 发布于江西

阅读题在语文笔试中所占分值较大,同时在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和现代文阅读这三大阅读题型中,现代文阅读在各省份招教考试中都是考试出现频率最高的阅读类型。近两年,山东等省市的语文现代文阅读中出现了选择题型。今天,华图教师就此类题型为各位考上介绍解题技巧,以帮助大家提高选择题正确率。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三种能力,其一,理解能力,即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含意的能力;其二,分析综合能力,即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其三,鉴赏评价能力,即赏析作品内涵,品味艺术的能力。相对于简答题,分析综合类选择题虽然难度不大,但有更多的选项陷阱,容易造成误判。所以,在做选择题时,可以依照如下思路解题:首先,泛读全文,了解行文思路和中心;第二步,看题目,确定材料区间,采集有效信息;第三步,比照题干要求,仔细比较,判断选项正误。

那么,前文说到的选择题陷阱又是什么呢?在解题最关键的第三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对于此类选择题,命题人在设置错误选项时会将选项的干扰点基本设置在如下九大陷阱:

1、部分与整体。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范围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对部分事物情况的判断表述为对与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所有事物情况的判断。

如:【原文有效阅读信息】图腾制度产生于氏族之前,而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过去形成的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尤其是母系氏族社会,普遍实行图腾制度。

【试题】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 氏族形成后,继续沿用图腾制度,所以在氏族社会全都实行图腾制度。

【分析】原文说的是母系社会普遍实行,选项说的是氏族社会都实行,混淆了部分和整体。

2、已然和未然。“已然”是事物已经产生的情况,“未然”是事物即将出现的情况。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产生的情况”。

例:【原文】纳米技术将带来一场革命,彻底改变目前外科手术的意义。将来,外科手术不会出现手术刀,那时的手术工具是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只有原子或分子那么大。今天的膝关节置换手术也许会成为历史,纳米机器人将进入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有了超级机器人和自动机械装置的帮助,医生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洞完成创口非常小的手术。

【试题】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将来,外科手术将不再使用手术刀,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

B.纳米机器人可以进入人体有病变的关节,帮助身体长出健康的关节

C.使用外科手术机器人进行外科手术的创口非常小,能减轻患者的痛苦

D.今天进行外科手术,医生们只需要把微型机器人注射到病人的身体,再由它完成所有的治疗工作。

【分析】原文针对的是未来外科手术情况,D选项说的是今天,混淆了已然和未然。

3、或然与必然。事物从发展的趋势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或然”,即“有可能而不一定发生”;另一种是“必然”,即“事理上必定发生”。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常将“或然”的趋势表述成“必然”的趋势。

【原文有效阅读信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能源消费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较大,所以国际油价上涨、中东政局变化等因素,都会对我国石油能源安全构成潜在危险。

【试题】下列关于我国“煤变石油”工程实施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石油消费依赖进口,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石油能源供给出现危机。

【分析】原文为或然,石油依赖进口,可能会造成威胁,而选项为必然性。

4、主要和次要。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干扰项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原文】从哲学的角度看,不可否认原始儒家思想中存在很多人性的光辉,而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家思想世俗化之后建构的传统文化,最明显的缺陷就在于没有提供一种包含起码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底线伦理。当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和创造新文化的时候,应该在人道主义的框架内建立一种起码的道德底线。

【题目】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提倡建立底线文明 B.批判儒家思想的缺陷

C.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 D.应创造什么样的新文化

【分析】解答此题,要搞清楚原文的主要方面,原文的主要观点在最后一句话的结论,建立道德底线,因此选A。

5、原因与结果。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因果关系上设置干扰,或将因果关系颠倒,或强加因果关系。

【原文有效阅读信息】到了嘉靖年间,整个中国对白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标志着这一货币化过程基本完成。此时,一方面明朝国家财政白银入不敷出,另一方面从皇族到平民都有对于白银的大量需求。在国内白银开采和供应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将寻求的目光投向海外。

【试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明代嘉靖年间,由于国家经济恶化,财政困难,最终形成了白银入不敷出的局面。

【分析】选项A与原文属于强加因果的关系,不符合原意。

6、言此与言彼。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原文有效阅读信息】在日本四年,他(杨守敬)搜访阙佚,爬罗剔抉,收集到我国大量的古籍珍本,并将它们影印摹刻为《留真谱》。

【试题】下列关于杨守敬日本之行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D.杨守敬搜访阙佚,收集到我国的古籍珍本《留真谱》,并将它影印摹刻。

【分析】《留真谱》是杨守敬手记古籍珍本后整理合成的一部书,本身并非古籍珍本。

7、言多与言少。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数量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少的事物表述成多的事物,或将多的事物表述成少的事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