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床上的对话

 红谷斋主人 2017-05-02

《诗经欣赏》—国风—齐风—鸡鸣

                                                                                       (峻岫) 

这是表现普通人家,夫妻临起床前对话的诗歌。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

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注释:

“朝”朝堂。在此解释为集市。“匪”同“非”。“昌”盛也。指人多。“薨薨”飞虫振翅的声音。“甘”,愿。“会”在此解释为集会。“且”,将。“庶”,庶人。“子憎”憎子。宾语前置的句子。

《毛诗注疏》说:“《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贤惠的妃子,总是能够小心翼翼,生怕君王因为贪恋床第之欢,耽误了上朝的时间,闻鸡而起。“君子见其如此,故作此诗,陈古之贤妃贞女,夙夜警戒于去,以相成益之道焉。”[《毛诗注疏》]

“思贤妃,刺哀公”是《诗序》对《鸡鸣》这首诗主旨的解释。朱熹说得更加具体,他说:《鸡鸣》“言古之贤妃御于君所,至于将旦之时,必告君曰:鸡即鸣矣,会朝之臣,即已盈矣。欲令君早起而视朝也。然其实非鸡之鸣也。乃苍蝇之声也。盖贤妃当夙兴之时,心常恐晩。故闻其似者,而以为真。非其心存警畏而不留于逸欲,何以能此。故诗人叙其事、而美之也。”[南宋·朱熹《诗经集传》]朱熹的话,似有不妥。第一章四句,明明是两个人的对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是贤妃之语,而“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是君子之语。为丈夫的显然是推脱,不想起床,离开温柔之乡的话。否则鸡鸣之声与苍蝇之声是不会混同不辨的。同为南宋人的严粲说:“《鸡鸣》思贤妃也。哀公荒淫怠慢,故陈贤妃贞女,夙夜警戒相成之道也。”[南宋·严粲《诗缉》卷九]因此《鸡鸣》的主旨不仅仅是思贤妃,而且是讽刺荒淫怠慢的哀公。《鸡鸣》除了“思贤妃,刺哀公”之外,清人方玉润说:《鸡鸣》“贤妇警夫早朝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还有“美勤政”之说,与“美乙公之王姬”之说等等。

所谓“思贤妃”就是,妃子举古代贤妃子的例子,不能让君王耽误了早朝。因此也可以理解成“贤妃”与“君王”早晨醒来床上的对话。这样的解释多有不当,宫廷之中有“太师以奏诫,岂烦乍寐乍觉?误以苍蝇为鸡鸣,以月光为东方明哉?”[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深宫高院之中,天是不是到了鸡鸣的时辰,会有太师前来禀报的,贤妃不必躺在床上,竖着耳朵地听声,更不用透过窗户去看是不是天明了。因此《鸡鸣》说的就是士大夫人家,“鸡鸣待旦,贤妇关心,常恐早朝迟误有累甚德,不惟人憎夫子,且及其妇,固尤为关心,时存警畏,不敢留于逸欲也。”甚至也不是士大夫人家,就是普通的家庭,夫妻勤勤恳恳地过日子,妇人生怕贪欢误了营生大事儿,“警其夫欲令早起,故终夜关心,乍寐乍觉,误以蝇声为鸡声,以月光为东方明,真情实境,写来活现。此亦夏月廿四、五、六、七等夜常有之事,惟知者可与道耳。庭燎不安于寝,间‘夜何其’,亦同此意。”[清·姚际恒《诗经通论》]简单地说:《鸡鸣》就是普通人家,夫妻临起床前的一场对话。

至于论家拘泥于“太师奏鸡鸣于阶下,夫人鸣玉佩于房中,告去。”还是夫人“自听鸡鸣者,彼言告御之正法”,苍蝇之声与鸡鸣之声不相类似,以及既然“东方则明”,与“月出之光”的不协调的景象等等,不必一一追究,“愚谓此诗妙处须于句外求之。”[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很多话都是“诗人之词,多在可解不可解之间,不必以辞害意也。若必巧为之辩,则兴会索然矣。”[清·方玉润《诗经原始》]其实把整首诗歌,看作是夫妻的对话,这些矛盾就会迎刃而解。

诗歌大意:

第一章:公鸡已啼叫,早集人已到。不是公鸡叫,那是苍蝇闹。

第二章:东方曚曚亮,集市已满人。东方尚未明,那是明月照。

第三章:虫鸣嗡嗡响,本欲同梦乡。早集快散啦,岂不遭嘲笑。

《鸡鸣》是《诗经》中,齐风诗歌的第一首。

《鸡鸣》善于以虚写实,“前两章,摹写其以早为迟,其实时尚早也。”最后一章则“真恐其迟,故进一层言,非不欲与子同梦,特恐朝会人归,至招人咎耳。”

诗歌以对话的形式,描写黎明前夫妻床第间的对话,你有来言,我有去语,生动诙谐,自然真实,充满了浓重的生活气息。这里把诗中的“朝”当作早集市解释。普通人家赶早集,是一件大事,赶早不赶晚。所以妻子小心谨慎地提醒丈夫,不要误了大事儿。而丈夫则贪图热炕头,把鸡叫当成苍蝇嗡嗡之声,把天明当成月出之光。精勤的妻子,懒散的丈夫,活脱脱地出现在读者面前。最后一章,依然是夫妻对话,但是语言更加生动。“虫飞薨薨”不必认为是苍蝇,也不必认为是蚊子的叫声,可以理解为,晨起各种鸟鸣之声传来。“甘与子同梦”是一句隐晦而有趣味的话。不爱的夫妻会同床异梦,再亲密的夫妻也不可能同做一个梦。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是我不想陪你在这里睡觉。接下来的话是:“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会且归矣”,就是等你回来。“无庶予子憎”。“庶,众也。”[《毛诗注疏》]“子憎”是“憎子”的到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希望你回来的时候,没有人憎恶你,讨厌你。耽误了早集,买卖双方,都有损失,难免产生怨恨,故有此语。对话风趣幽默,言辞恳切,入情入理,妙趣横生,富有生活气息。说《鸡鸣》“极回环摩荡之至,古今绝作也。”[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恰如其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