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过端午 切记别放“粽”

 孟溪ProbeT连山 2017-05-03
该来的,总会来
因此,在本篇开始之前,小编想先做一个调查——
你是喜欢吃咸粽子呢?
还是喜欢吃甜粽子呢?

这一言不合就友尽的节奏,科科(手动黄豆再见)
更有好事者做出了全国甜咸粽子党分布图
呔!甜咸粽子就算了!“其他粽子”又是什么异端!
不过,要是问小编喜欢哪种口味的?
作为一个合格的吃货,当然是无关口味,“好吃”是第一要义
(<>
注意,是第三声“好吃”,不是第四声“好吃”
毕竟,粽子虽好,放“粽”可是会出问题的——
指导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 刘霆副教授
刘霆副教授
吃粽子可能引起的消化道疾病
1)胃溃疡伴出血:粽子的主要成分是糯米,不易消化,可刺激胃酸分泌增加,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溃疡发生,或使患者本身的胃溃疡受到刺激和胃酸的腐蚀,引起黑便、呕血甚至是消化道大出血。
2)功能性胃肠病:粽子难以消化,食入过多容易导致腹胀、嗳气,以及大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和肠道菌群失调等,因此应在控制粽子量的同时多食入粗纤维蔬菜和酸奶,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调节肠道菌群。
3)急性胰腺炎:部分粽子如肉粽比较油腻,脂类含量高,一次性食入过多会导致血脂的突然增加,刺激胰液的分泌,特别对于本身较肥胖的人,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出现腹部的剧烈疼痛、恶心和呕吐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就医。
4)本身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如慢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等,食入粽子可能导致病情的反复、复发和加重。因此,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应少食粽子,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不适宜食用粽子的人群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导致血管粥样斑块的形成,使血管狭窄,导致脑出血和脑梗塞,且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粽子的主料是糯米,不易消化,会在胃里停留很长的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容易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使病情加重。过于油腻的粽子,也会引起消化不良、胀气,使疾病加重。
3)糖尿病患者:粽子含糖量较高,如果粽子中加入了红枣、豆沙则含糖量更高,如果不加节制,容易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昏迷,抢救不及时还有生命危险。
4)老人、小孩和孕妇:他(她)们胃肠道蠕动功能较差,粽子属糯米类,食入过多易导致消化不良、腹胀和腹痛。

粽子怎么吃才健康?

1)、粽子应趁热吃,加了油脂、肉、蛋黄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对于消化能力差的人来说尤其要注意。有些质量差的糯米在冷后会有变硬现象,五谷杂粮粽子冷后的回生现象更明显
2)、吃了粽子就要相应减少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否则会带来过多的淀粉引起体重上升,还可能因为过于饱胀而引起消化不良。一般来说,吃一个大粽子减一小碗米即可。
3)、粽子不宜作为一餐当中的唯一食品一定要配一些蔬菜。糖尿病人更要注意,因为他们的血糖控制能力本来就差,特别容易大起大落。
4)、吃粽子宜选清爽的北方小枣粽子,不宜配太油腻的菜,也不宜配牛羊肉类、油炸食品和过辣的菜。蔬菜、豆制品和不油腻的鱼类最宜。
“养生粽”和“健康粽”一般都是含有粗粮、薯类、不加肉的清淡粽子,因此除外之前提到的几类应少食、慎食粽子的人,其他人可尽量选用含粗粮、薯类不油腻的粽子

对于老人和儿童而言,粽子中含有许多糯米,黏性大,他们的肠胃功能相对较弱,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如果一定要吃,尽量选择小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薯类的粽子、不加油不加肉的粽子,吃时要细嚼慢咽,便于消化

端午过后,炎热的夏季就正式到来了。
 夏天食物摄入量要均衡,以清淡为主。夏天出汗多,身体的盐分流失也多,可以每天饮用适量的盐开水,达到身体的平衡,同时多吃蔬菜和水果。
夏天细菌容易滋生,我们应该不吃或者少吃生冷的食物;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吃经过高温加工的食物,未经过高温消毒的食物容易导致急性胃肠炎。夏天也应尽量避免吃过夜的剩饭剩菜,预防食物中毒
专家介绍

刘霆
科室:消化内科
职称:副教授
主攻方向: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主管部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宣传办
文章来源:消化内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