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三解

 赵鹏旻 2017-05-03

释永信承认少林武功非传自达摩祖师,绝学《易筋经》内藏壮阳宝典

2017-05-02刘三解1评

昨天八过了武当了,今天拆一拆少林。

俗话说,“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达摩传”,这句话尽显武林“爸爸”的霸气逼格, 还借达摩这位祖师和尚,把少林武功的历史上溯到了南北朝。

达摩是梁武帝(464年-549年)时人,1600年的神功传承,你怕不怕?

一、少林武功和达摩有几毛钱关系?

后人想象所作达摩画像,取的是“一苇渡江”的故事场景

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就不信这个邪,他2002年发表在《禅露》杂志上的署名文章称:

将少林武术的起源简单地归结到达摩,或跋陀、僧稠等等,是没有眼界的表现。将少林武术起源归结到部分祖师们身上,只是后人表达对祖师们的一份敬仰之心而已。

▍释永信,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

你还别因为释永信方丈负面新闻多就不信,这次人家倒真没撒谎。

武术史学家唐豪先生在《〈少林拳术秘诀〉考证》一文中指出:明代的文人咏少林武术诗文,明代与少林武术有关的碑铭、塔铭,明代程宗猷的少林武术专著《少林棍法阐宗》,以及其它述及少林武术的文献资料等,都没有提到达摩

直到道光三年(1823年),在传印的《易筋经》里出现了一篇“李药师序”,这李药师就是唐初灭突厥的大将李靖,字药师,和他并列写序的是牛皋,大英雄岳飞的亲密战友,两位差了几百年的将军唯一的共同点,可能就是在评书里露脸的次数差不多了。

这篇“李药师序”里说到,达摩面壁于嵩山少林寺,九年功毕示化,留下一口铁箱,箱中藏经二部,一名《易筋》,一名《洗髓》。

尤其是《易筋经》,那是后来少林寺武功的“总祖宗”,算是把达摩传功的故事讲圆了。

只不过,根据佛光大学创校校长龚鹏程在《达摩论考》中的考证,《易筋经》,从天启四年(1624年)到道光二年(1822年),一直只有传抄本,道光三年(1823年)起才印抄兼有。

换句话说,说达摩是少林武功始祖,最早、最早,也就是天启四年(1624年),感情之前1624-549=1075,1000多年都没认的祖宗,这时候找回来了……

这是笑话之一,还有笑话之二。

二、达摩《易筋经》藏道家房中术?

《易筋经》传世的版本很多,其中之一是1917年上海大声图书局出版的《少林拳术精义》,作者写的是达摩大师、玉峰余问犀缮校。

卷首有李靖贞观二年序、牛皋绍兴十二年序二篇。书末有天台紫凝道人宋衡作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的跋文,以及祝文澜嘉庆十年(1805年)的序文。内容分两部分,一是服气、行功、排打练习图势与说明;二是总论、内壮论、膜论、阴阳配合论、静功十段、动功十八式、神勇八段锦、神勇余功等。

▍《易筋经》“倒拽九牛尾”图解

另一个版本载十二图势,一般又称为《易筋经十二势》,凡有韦陀献杵三势、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势、出爪亮翅势、九鬼拔马刀势、三盘落地势、青龙探爪势、饿虎扑食势、打躬势、掉尾势等。

看起来玄虚不少,其实就是运功导引练气的法门。

问题是,导引练气是谁家的手艺?是道士啊!

另外,要普及一个知识背景,就是明末清初以前,所有的武术“秘籍”里都没有写到过“练气”,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捷要》更是集明嘉靖年间之前诸多武术于一家的作品,就一点没提什么“练气”、“内息”之类的道道儿。

原本道士们擅长的炼精化气、导引术,作为“高科技”进入武术领域,成为普遍认可的功法,还真是清朝进关之后。

所谓佛家秘籍《易筋经》,在《内壮论》里也写了这玩意儿:

“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项。”

翻译过来就是,练这神功的人,手指、手掌、手腕、手臂都不同常人,用意念行气到了位,坚硬堪比铁石,并拢手指能捅穿牛肚子,横过手掌可以砍断牛脖子(牛真倒霉,还不止被吹死……)。

意到气到,配合各种捶打,尤其是对“筋膜”的搓、揉、捶打,让躯体如钢似铁,倒也不能说练不出功夫,但是下面这段限制级描写,就很有意思了:

行此功夫,其法在两处:一在睾丸,一在玉茎。在睾丸:曰攒,曰挣、曰揉、曰搓、曰拍。在玉茎:曰咽、曰洗、曰握、曰束、曰养、曰闭。以上十一字除咽、洗、束、养外,余七字用手行功:皆自轻至重,自松而紧,自勉至安,周而复始,不记遍数。日行六香三次,百日成功。则其气充盛,超越万物。凡攒、挣、拍、揉、搓、握六字,皆手行之,渐次至重。

对睾丸、阴茎如此揉搓,达成的效果竟然是:

功行百日,久之益佳。弱者强,柔者刚,缩者长,病者康,居然伟丈夫也。若木石铁捶吾何惴哉!以之鏖战,泥水探系,可以得珠。以之求嗣,则百斯男。

练习100天,疗效是——求子!你没有看错,大和尚练功可以求子!感觉亮瞎了我的狗眼。

更狠的是这个:“若于应用之时,加吞吐呼吸之功,更精神百倍,气力不衰,昼夜不寝,数日不食,亦无碍矣。”

翻译一下,如果好好练功,行房的时候,再加上吐纳的内功修炼,更是精神百倍,就算整天整宿不睡觉、几天不吃饭也能一直坚持……这个真是“硬”气功。

大师!我感觉我看了一本假佛经!

▍《少林棍法阐宗》棍法图解,没有玄虚,都是打人的招式

三、“天下武功出少林”是怎么来的?

直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曹焕斗《注张孔昭先生拳经序》中,仍说:“拳法之由来,本于少林寺。自宋太祖学于其中,而名遂传天下。”

这本书里把宋太祖长拳、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销、二十四气马入闪、十二短打、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张敬伯之打,统统归到少林的徒子徒孙的序列。

在200年前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里,这些功法还是和少林棍法并列的“自由人”,200年后就给生安了个爸爸,也是服了。

最好玩的是,少林功法竟然繁衍出了“醉八仙拳”、“走盘太极八步全图”,感情大和尚们为了武术还得破酒戒,还得奉上道家的“八仙”?

不论这个说法如何荒诞,附会得怎样不合逻辑,清朝中期之后,武林人士,对于“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法信之不疑,成为一种魔幻的集体记忆,并随着文化中心的南移,又借着各种电影、电视剧反哺回普通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火烧少林寺”、“少林五祖出逃创洪拳”、“张三丰少年在少林寺学艺”,这些历史上并不存在的记忆,一下子就被创造出来了。

事实上,直到明朝末年程宗猷(1561年—?)所著《少林棍法阐宗》中还在说:

“少林棍名夜叉,乃紧那罗王之圣传。至今称为无上菩提矣。而拳犹未盛行海内,今专攻于拳者,欲使与棍同登彼岸也。”

通俗的说就是,少林棍法天下知名,很厉害,但拳法还没这么牛B,少林弟子紧着练拳,是为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程宗猷本人曾学武于少林,对师门还是很尊重的,不过也说了,少林拳法还没有“盛行”,自然也不存在“天下武功出少林”的说道。

从历史上看,就算是“无上菩提”的少林棍法,也不好说是原版了。

抗倭名将俞大猷嘉靖四十年(1561年)俞大猷路过少林,观看寺僧练棍,就说其棍法“传久而讹,其诀皆失矣”;所以挑了两位僧人来教诲,要他们“转授寺僧,以永其传”(《正气堂集·新建十方禅院碑》)。

也就是说,对于程宗猷而言,他成年后所学的少林棍法,已经俞大猷改良。

再往前说,所谓紧那罗王传艺也靠不住。故事是酱紫滴:元朝末年,富有产业的少林寺被红巾军围攻,无计可施之际,厨下一僧,“乃奋神棍”,“跨立于嵩山御寨之上”,红巾军见状吓坏了,“自相辟易而退”,得知此厨下僧即“观音大士化身紧那罗王是也”,僧众遂设殿塑像供养。

其实,在少林碑群中,有不少记载显示:元朝至正末年,少林寺确被红巾军围攻,且被攻破,僧众流离失所,庙宇遭到焚烧,“仅存其半”,殿中佛像也被“刮金破背”——红巾军怀疑佛像中藏有财物。直到元军平定河南,少林僧众才得以回寺,漂泊逾年,归者不过二十余人,可谓凄凉。哪里有什么紧那罗王救寺的事情呢?(此处引自谌旭彬《“少林功夫”考》)

说到底,“天下武功出少林”就是在这一代又一代的攀亲戚认祖宗的宣传中形成的广告语。

▍电影《少林寺》海报

四、少林武功到底怎么来的?

拨开各种虚头巴脑的包装,武术来自于格斗,目的自然也是更好地格斗。

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在2002年发表于《禅露》的文章中非常坦白地讨论了少林武术的源流:

少林武术最初存在,惟一与少林寺拥有财产状况有关。早期少林武术性质,即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地方武装力量,保卫寺院财产所需要。

古代的地方武装力量是什么?

小家,就叫护院、保镖,连州跨郡的就叫团练、乡勇。

看家护院,自然是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更何况少林寺可不止有一亩三分地。

隋文帝崇佛,全天下的僧尼寺院都得了便宜,少林寺就得赐柏谷坞地100顷,古时100亩1顷,这就是良田万亩,小日子应该过得很滋润了。

而且各位看官要注意,这些地,大和尚们当时是不能自己种的,因为“破戒”。

按照古印度的传统,比丘(僧人)以托钵乞食为正命,也就是像“唐僧”那样一路拿着紫金钵盂要饭才是好和尚,反倒是对耕田掘地伐木可能伤害生灵深恶痛绝,比如《四分僧戒本》就说:

若比丘自手掘地、教人掘地,波逸提。

这句话前面是“犯罪构成要件”,后面就是“罚则”了,“波逸提”,一个梵文词儿,佛学解释太复杂,只说结果,意思是“堕在烧煮覆障地狱故也”。

僧人种地要遭又烧又煮的罪,仍有不怕死、不信邪的,比如东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道恒写《释驳论》说沙门(僧人) “或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不过大部分的僧人,直到中唐,仍旧被儒臣攻击“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直到唐代禅宗高僧百丈怀海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律,又定立“百丈清规”要求僧众:

务于节俭也,并全体须参加劳动,自力更生,行‘上下均力’之普请法。

有人说,不耕不织不是更好习武?达摩祖师在南北朝时就传了“神功”,少林寺有良田万亩,教出千八百武林高手很难吗?

很不幸,起码在隋唐之际,少林寺还没有“量产”武林高手的迹象。

从传说梁武帝朝达摩一苇渡江时起,到隋炀帝大业年间,已有100多年,按理说早该是“武林至尊,号令江湖”了,谁能想到《少林寺碑》上记录的却是,大业末年,山贼劫掠少林寺,遭到僧徒抵抗不得入内,竟然一把大火烧了寺院,只剩灵塔留存。

这要是有个千八百高手,还容山贼打上门来?你何时看到武侠小说里什么“巨鲸帮”、“金刀门”敢这么欺负少林寺?

大业末年,也就是隋炀帝统治的末年,在“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发生之前没几年,就是电影《少林寺》里演的那一段。

这个事儿,一部分确实是真的,不过是“助”不是“救”。真实历史中,受命攻打洛阳的唐军统帅李世民,在将洛阳城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之后,已经移兵虎牢关对阵窦建德,本来也用不着大师们来救。

▍电视剧《少林寺传奇》剧照

事实是酱紫的,隋末天下大乱之际,割据洛阳的“郑国”王世充强占了少林寺产“柏谷坞”,这是隋文帝布施给少林寺的万亩良田,还在这块地盘上屯兵建了一个轘州出来。

这才逼出了“十三棍僧助唐王”的故事。

而十三棍僧的光辉战绩,只是联合王世充政权的轘州司马(约等于副市长)赵孝宰,里应外合抓住了轘州守将(相当于市长)——王世充侄子王仁则。

不过终归是立功,所以李世民的赏赐手面很大方,不但立碑刻上了十三棍僧的法号,还赐田地40顷,水碾1具。

试想,若少林寺里真有成千上百的武林高手,少林寺又何必只派13名僧人去搞“斩首行动”,又有带路党帮忙,几千练家子直接杀将过去便是了。

少林武功真正成型,要到明清两代,尤其是明朝,除了卫所兵外,还大兴民壮、土兵、乡兵,《明史·兵志》里点“不隶兵籍者”的名,就有少林僧兵一份:

又僧兵,有少林、伏牛、五台。倭乱,少林僧应募者四十余人,战亦多胜。

说明两点:

其一,僧兵不止少林寺有,伏牛山、五台山都有国家承认的僧兵组织存在,像抗倭之类的战争,朝廷还会征调他们参战;

其二,参与明朝中期抗倭战争的少林武僧并不多,只有40多人

不仅如此,参战的天池、天真等40僧人,以及孤舟、月空等,都是居于杭州昭庆寺的僧兵,《江南经略·僧兵大捷记》明言:“都督万鹿园养僧二百人于昭庆寺”。

《倭变事略》记载更详细:白沙滩之战,200僧兵是在万鹿园的女婿、把总指挥陈善道战死后,“欲为其婿报仇”才参战的。故此,昭庆寺中的少林僧兵当与其余160名僧兵相似,略同于万鹿园的“家兵”,还是看家护院……

不过无论如何,少林僧兵抗倭在“武林”中打出了名声,自然就入了各路英雄的眼,自此之后,名声更大

至于真实的少林武功,说到底就是大和尚们在抵抗山贼、土匪过程中,从军人手中学来的厮杀技艺,等到人人都用洋枪时,少林寺的大和尚们也不会说什么“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的场面话。

新编少林寺志》“恒林”条下就记得清楚:

民国元年,任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后因地方混乱,为少林保卫团团长。任职后购枪支。民国九年秋,岁遭荒旱,土匪蜂起,恒林率民团在登封城梯子沟……等处与土匪大小数十战……远近土匪均不敢犯其境。

看,大和尚们打土匪也是要用洋枪的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