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性,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藏污纳垢而包容一切。水的智慧其大无穷,老子讲述了水的七大智慧——七善,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意思是说水之避高趋下是一种善于择地的表现。
此处告诫我们,做人应当谦卑,而不汲汲于高处“处众人之所恶”。

水表面看起来平静,但它的内部有着极为丰富而深邃的内涵,它能够包罗万象,如同 深渊。 做人亦是如此,心境像水一样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有涵养而不肤浅;不恃才傲物, 避免锋芒毕露。
 水泽润万物,却从未索取报酬,;人们的行为举止要做到如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这就是善于仁爱的表现。
 水晶如圆形的地方会旋转,进入方形的地方会转折,堵住它,它会停止,决开它又会流下去。、 做事要讲求诚信,言语如潮水一样准而有信。

水可洗一切脏物且又是公平的,无论高低偏正,水平面永远是平的。 所谓“正善治”,便是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
 “遇物赋形”是说任何东西在水面上都会显现出自身的形状来;“不留于一”就是水并不要求某种特别的形象,什么都能接受。 善于做事的人便是这样,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合。
 水能够配合天时节气在适当的时候涨溢结冰; 人若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世,便是善时也。

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说明水性至洁,表面藏污纳垢,实质水静沙明,晶莹剔透,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 观水学做人,水之德性: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其常流不息普及万物,是为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此为有义;浩大无尽,是为有道;留几百丈山涧而不惧,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正直;无孔不入,明察;发源必自西,有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善于变化。 做人若始终保持平常心,和其光,同其尘,越深邃越安静;质柔而有骨,执着能穿石,“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灵活处事,因时制宜,不拘泥于形式,生机无限;清澈透明,洁身自好;一视同仁,不平则鸣;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人生在世若能做到水之“七善”,便可修身心静四海平,可谓完人,如此,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精彩内容请点击关注“太易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