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麻甘颗粒、小儿咳喘灵颗粒如何使用?

 圣贤教育666 2017-05-03
小儿麻甘颗粒,说明书写的:平喘止咳,利咽祛痰;用于小儿肺炎喘咳,咽喉炎症。
小儿咳喘灵颗粒,说明书写的: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麻甘颗粒成分:麻黄、黄芩、紫苏子、甘草、桑白皮、苦杏仁、地骨皮、石膏 。
小儿咳喘灵颗粒成分: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

1.png



这两个药都可以类比麻杏石甘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都含有这四个成分,适合太阳阳明证,不是咳喘就能用。二者在麻杏石甘汤的基础上都加了阳明用药,即清热药,所以都是一定要阳明内热证据明显时使用。

小儿的阳明证,内热一般是积食导致。但是也有非积食原因导致的。太阳病过度发汗,出现津液不足,正气足的情况,身体出现代偿反应,加大马力开始产生津液,这时会出现里实热的阳明。就像一个车陷入泥潭时,要踩大油门,开足马力试图越过去,这时发动机比平时热,这就是阳明。太阳病过度发汗,很多情况都会导致,一般是用退烧药导致的比较多。

这两种药的阳明适合非积食导致的情况,应该要判断阳明并且排除积食的证据。如果是积食的阳明加太阳的话,应考虑如葱白淡豆豉加保和丸,或风寒感冒颗粒加保和丸。

小儿药用量可以照说明书,麻甘颗粒小儿一岁以下,一次0.8g,一至三岁,一次1.6g,四岁以上,一次2.5g;一日4次。如果病情严重,可以加倍服用。
如果遇到大人太阳阳明适合这个药,没其他更适合的药,大人也可以使用,可以按4岁以上量的4倍用量服用。

再来分析药物成分。
麻黄:苦温。主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欬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黄芩:苦寒。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紫苏子:辛温。主下气。除寒中。其子尤良。
甘草:甘平。主治五臟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
杏仁:甘温。主治欬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创,寒心,贲豚。
石膏:辛凉。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得息,腹中坚痛。
桑白皮:甘寒。主治伤中五劳六极羸瘦,崩中脉绝,补虚益气。
地骨皮:甘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
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
板蓝根:苦寒。 清热解毒, 凉血, 利咽。
瓜蒌:甘苦酸,凉。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
(药物数据查自 中医点评网云平台

关于六刚辩证,社区课程有更多的讨论

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
组成:麻黄4两 杏仁50个 甘草2两 石膏8
常用三四岁小儿用量(可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为一两2-15克):
麻黄12克 杏仁9克 生石膏24克 炙甘草6克

相关条文
■发汗后,或大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太阳病发汗过度、或误用下法,导致津液亏损,出现阳明,仍然有热,太阳没解决)

把药物成分画到四象五行图中,可以进一步帮助认识这个药,这个图的具体含义见中药治病是什么道理?

Screenshot_2.jpg


(麻甘颗粒)

Screenshot_1.jpg


(小儿咳喘灵颗粒)
(注:药物填到哪个位置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目的只是为了认识药物处理问题的大方向)

回目录:常见小儿病如何根据辨证结果做处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