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棉花糖实验》读书笔记-1:延迟满足能力

 长沙7喜 2017-05-03




全文共计6000字,建议阅读时间15分钟


目录

一、棉花糖实验的内容

二、通过棉花糖测试的核心能力——延迟满足能力

三、给教育者的建议



1
棉花糖实验的内容


棉花糖实验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斯坦福大学必应幼儿园(Bing Nursery School)的学龄前儿童的一项简单研究:用艰难的困境挑战他们,给孩子们两个选项——一个是他们能立即拥有奖励物(比如,1颗棉花糖);另一个是他们需要独立等待长达20分钟,但之后能获得更大的奖励物(比如,2颗棉花糖),这两项中只能选一项。


实验者先让孩子们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选出他们最喜爱的,包括棉花糖、曲奇饼、小脆饼、薄荷糖等。比如,艾米选择了棉花糖,她就会独自坐在桌旁面对着一颗立即就能拥有的棉花糖,但如果她能控制住自己不吃眼前这颗棉花糖而等待20分钟,之后她就可以在任何想吃掉它的时候按铃,唤回研究人员;当然她也可以等待研究人员自己回来。研究人员回来时,如果艾米没有吃掉那颗棉花糖,那么她就可以得到两颗棉花糖,正如我们所观察到的:这些孩子试图抑制自己按下铃的挣扎能使你热泪盈眶,让你不禁为他们的即兴创造力鼓掌、欢呼;这些孩子们让我们看到了全新的希望——即使是年幼的孩童,也可以为了更大的奖励物而努力延迟对自己的即刻满足,抵制诱惑;并且他们在这方面潜力巨大。


孩子们在持续的等待期间都做了什么,以及他们时如何做到或没做到延迟满足的,研究结果出乎意料地证明了对这些孩子们未来生活的诸多预测。4~5岁的孩子等待的时间延长,他们后来的SAT成绩就越高(坚持时间最长的三人比坚持时间最短的三人的SAT分数高出了210分。),他们在青春期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也越强。那些在棉花糖实验中等待时间更长的孩子们,在他们27~32岁这个年龄段有较低的体重指数和更好的自我价值感,能够更有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并且能有效地应对阻碍和压力。而人到中年时,在肥胖和成瘾等陋习方面,那些能够一直等待的人,相对于那些不能等待的人,其脑部扫描结果也明显不同。


2
通过棉花糖测试的核心能力——延迟满足能力


上面的实验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不是吗?孩子们因为贪吃没忍住早吃掉了棉花糖,冥冥之中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事实上,连实验者米歇尔自己本来也是不信的,他一开始做这个实验的目的就只是探究下孩子抵制诱惑的策略而已,根本没打算寻找这个实验与孩子成长的长期表现有什么相关性。事实上,是事隔多年以后,实验者与自己的孩子(当年也是被试之一)交流起当年幼儿园的同伴们的现状时,才惊讶的发现那些表现成绩较好、表现积极的同学们很多都是当年通过了棉花糖测试了孩子们,这才诱使米歇尔重新翻出当年的实验记录,去持续跟踪那些当年参与测试的孩子们,最终才有了这个著名的历时将近50年(目前依然未完待续)的经典实验和理论。


棉花糖测试的核心能力究竟是什么呢?“自控力”是一个不错的答案,事实上《棉花糖实验》的副标题就是“自控力养成宝典”。不过作者没有停留在这个空洞的词语上,而是给了一个更具体的描述——延迟满足能力


延迟满足一个词其实包含两个阶段:选择延迟,坚持延迟。


选择延迟”是意识层面上的,看上起显而易见,其实不然。里面有一段内容让我印象极其深刻。


他问其中一个男孩:“你觉得聪明的孩子会怎么选呢?”这个男孩回答:“聪明的男孩会等10分钟吃大块的巧克力。”而当研究者问他:“你会怎么做呢?”男孩却说:“我要现在就吃小块的巧克力。”



这段对话完全展示了一个孩子真实的心理场景。有一个理性的系统(作者称之为“冷系统”,是认知性的、反省的、更慢的、需要意志付出努力的系统。)会做出理性的判断,同时还有一个感性的系统(作者称之为“热系统”,是情感上的、反射性的、无意识的系统)会做出感性的判断。热系统的决策更直接、更快速并且完全不受冷系统的控制。就像视频里展示的那样,即使是成功通过棉花糖测试的孩子也并没有改变热系统的决策,整个过程中永远有一个声音不断在诱惑着这些萌娃们:“别等了!吃掉它!快点!我等不及了!”因此在这矛盾的双方之间做出选择就是第一步了,这本质上是个给未来“定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不会认为今天吃1颗棉花糖与20分钟后吃1颗棉花糖对现在我的来说是等价的,但问题在于我们会认为今天的1颗棉花糖相当于20分钟后的几颗棉花糖呢?从众多实验来看,未来的2倍收益对于大多数孩子们来说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所以动力对于决策而言是一个可量化的关键指标


坚持选择”不仅仅是意识上的,它需要恰当的行为与之配合。毕竟很多孩子并非在一开始就打算选一颗棉花糖的(像视频里有个女孩那样,老师还在说规则呢,就已经把棉花糖吃上了的毕竟还是少数……)。然而当决策在第一时间做出时,它并非就一劳永逸地结束了,在接下来漫长的20分钟里孩子们还要面临几百次同样的选择,意志的任何一点微小的闪失,之前的所有努力就将前功尽弃。对于失败的孩子们来说,并非他们为最初的选择后悔了,而是对诱惑物的关注导致热系统不断升温最终把冷系统驱逐了。实验中有的孩子会猛地拍响铃声,然后惊讶地望着自己拍铃的手,对刚才发生的一切感到惊讶。


那么成功的孩子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 “傻笑”的伊内兹

当莫妮卡(告诉伊内兹规则的老师)退出房间后,伊内兹马上陷入了一种痛苦中,这种痛苦伴随着的是她越来越难看的脸色以及明显可以看得出的那种不舒服感,甚至到了要落泪的地步。之后她瞥向了饼干,狠狠地盯了它们数十秒后陷入了沉思。突然,她将手伸向了按铃,但是,当她就要碰到时,突然又停了下来。她的食指小心翼翼、试探性地在按铃上徘徊,将要碰到却又不想去触碰,一次又一次,像是自己在和自己玩。之后,她又把自己的小脑袋从按铃和碟子那边转了回来,开始大笑起来,好像是在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她又把自己的小脑袋从按铃和碟子那边转了回来,开始大笑起来,好像是在做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她用拳头堵住了自己的嘴,以避免自己大声咆哮,脸上洋溢着自我庆祝的笑容。所有人在观看这段影像后都为伊内兹的这种移情能力而惊叹,甚至大笑。在结束了“傻笑”后,伊内兹又继续玩弄着哪个按铃,但是现在,她开始交替着竖食指轻轻地对自己嘘声——她将食指按在紧闭的嘴唇上,小声低语着“不要,不要”以警示自己,好像这么做就可以阻止自己似的。20分钟过去了,莫妮卡“处理完事情”回来了。但是,成功后的伊内兹并没有选择立即吃掉饼干,而是得意洋洋地将两块饼干都装在一个袋子里带走了,因为她想把饼干带回家,把她的成功展示给自己的妈妈看。

她在享受和自己斗争的乐趣,这点很有意思,她有一个第三方的主体在观看着理性和感性的交战。这是一套什么样的自我解释系统?


  • 敲椅子的恩里科

他把椅子挪到离桌子很远的地方,椅背靠着墙。之后他开始不停地敲打椅子,同时又以一种百无聊赖的眼神盯着天花板,急促地呼吸着,似乎正在享受着自己制造出来的响亮的撞击声。他持续敲打着直到莫妮卡回来,最终得到了两块饼干。


  • “哑剧演员”布兰卡

布兰卡则用一种安静的如哑剧表演般的自我交流使自己保持一种忙碌状态,就像卓别林在进行一场独角戏的演出一样,她小心地指导者自己在等待过程中应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甚至假装伸出手放在鼻子前去闻那根本不存在的饼干。



其实通过这些成功者的案例,我们不难发现,他们有着和失败者同样的冷系统决策和热系统的诱惑,但区别在于他们更有策略。这几个孩子共同使用的策略就是“分散注意力”,切断诱惑物与热系统的连接从而冷却热系统。


然后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所谓“延迟满足能力”,它具体在说什么呢?


一方面,它代表着一个人与时间相处的态度。其实,如果把一颗棉花糖和两颗棉花糖放在现在来做比较,我相信只要不是傻子都会选择两颗棉花糖,而吃过棉花糖的小伙伴们也真真实实地体会的到吃一颗棉花糖和吃两颗棉花糖的区别,但问题在于,当选项变成了现在一颗VS未来两颗时,选择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而这个选择的差距就发生在现在VS未来上。观念里现在两颗与未来两颗的相似度,本质上就代表了现在的自己和未来的自己之间的关联度。你相信未来的自己与现在的自己高度相关,你在意未来的自己就像在意现在的自己一样,这是你选择延迟满足的本质原因。


另一方面,它衡量一个人激活冷系统冷却热系统的能力。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战胜自己。冷热系统是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的:一方活跃,另一方便会消沉。而冷认知系统发育得十分缓慢,在孩子上小学的前几年才会变得活跃,直到20多岁完全发育成熟。我觉得米歇尔观点中最大的亮点在于他把调控冷热系统的能力归为了一种技能,而非禀赋。他用大量的实验去考察外部的干预如何能够影响孩子们对冷热系统的调控,从而影响延迟满足的时间。比如,事先教孩子们把桌上的棉花糖想象成是一张照片居然就能让孩子们的平均等待时间提高几倍。进而他提出了冷却热系统激活冷系统的三大策略:分心(这是孩子们用的最多的);将诱惑物抽象化(比如想象成照片);冷静聚焦(有意把注意力集中到诱惑物的冷特征——比如抽象性、认知性、信息性方面的特征上)。

3
给教育者的建议


当然,我们并不仅仅希望只是教会孩子不要贪吃。(从孩子健康角度来讲,或许只吃一颗棉花糖是件好事……)


是否通过棉花糖测试与个人未来的幸福度与成就大小的强相关性才是我们教育者真正关心的。


跟孩子一定要谈理想聊人生。把未来的自己和当下的自己建立起强关联。中国人自古以来是最务实的,总把理想、宏图大志挂在嘴边的人往往被认为不是幼稚就是忽悠。但棉花糖实验告诉我们,要想自律,首先你得在意那个未来的自己。否则你肯定会选择“今朝有酒今朝醉”。而有的父母倒不是不给孩子谈理想,但谈的都是父母的理想。


我喜欢和孩子们聊天,我不止一次听他们跟我说:


“妈妈想让我考名校,可我不想考名校。”


“我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当最好呢?当最好多累啊。”


“我觉得当差生挺好的,偶尔考好一点就被老师夸上天。哪像我,考100也没人表扬,考99老师、家长、同学劈头盖脸就来了。优秀有什么好的?”


“妈妈说我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要扫大街。可扫大街有什么不好的?这个社会总要有人扫大街,为什么就不能是我呢?”


当然,更多时候对话是这样的:“你以后想干嘛啊?”“随便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在很多孩子眼里,发生在未来的一切对于现在来讲都是0,所以延迟满足能力发动的最起码的前提都不成立——我压根就不想要20分钟后的两个棉花糖,所以也无需谈自控了。所以很多家长说自家孩子自控能力不强其实是个伪命题,他就没打算控,何谈自控能力?


要想有效和孩子谈理想聊人生,不是给孩子灌输你理想和人生,而是先要学会倾听,而你和他共同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画面变得具体,经常重复和强化,让孩子觉得触手可及,觉得自己当下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行动都能直接转化为未来的场景,这才真正让理想成为了驱动现实的动力。


我以前带过一个家教,初二,女生,极其喜欢日本动漫。她的理想便是大学以后能够去日本学习画动漫。课间休息的时候,她跟我描绘了未来在日本生活、学习、工作的很多美妙生动的画面。为了达到这个理想,她有着非常详细的规划,了解了去日本留学的大致花费,分解到现在每年得存多少压岁钱,大学期间每年得打工攒下多少钱。她利用假期会报日语班学习日语,平时上学就抽空复习假期学习的内容,为日后出国做好语言准备。另外,想要去日本比较好的大学留学意味着高中得读一个什么等级的学校,要读这个等级的学校意味着中考得考什么样的分数,要考这个分数意味着她在现有学校应该至少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排名……如果中考顺利的话,她会在初三毕业时就跟同学一起跟团先去日本旅游一回,为此她已经在为那次旅游着手攒钱、组团和规划路线……我想,无论这女孩最后有没有实现她的理想,这个努力的过程已经足以奠定她的美好未来。


自控就像做数学题一样,只是一门技术,可以改变,需要传授。很多教育者面对孩子无法自控时,总是很恼火,标准的责备语法是:“你怎么总是……”如果孩子没学过1+1=2,那么你肯定不会责备他“为什么总是算不对1+1”吧。其实教育者要做的很简单:“你不知道1+1?没事,我告诉你。”对此,米歇尔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首先,目标(当然是孩子真心认可的目标)需要反复确认,孩子们必须牢记自己选择的目的和自己行为的后果;


第二,尽可能切断诱惑物和热系统的连接;


比如,你不想让孩子玩手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眼不见心不烦。


第三,用“如果-那么”的方式替代命令式的方式去规范孩子的行为。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自己遭受的所有结果的原因——无论好的结果还是坏的结果。


书中有个例子让我印象深刻:伊丽莎白的儿子当时3岁,但在幼儿园喜欢咬人,有时一天会咬伤三个孩子。尝试了很多策略无果。最后起作用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策略——“咬人的孩子吃不到饭后甜点”。之后伊丽莎白每天去学校接儿子之前都会先跟老师弄清楚他当天有没有咬人。并且每天在上学路上都会跟儿子复述这一规则。执行的第一天,伊丽莎白到学校接儿子时了解到他在快要放学时要了一个人,于是她对儿子说:“今晚没有甜点了。”儿子说:“好的,妈妈。”然后母子俩拥抱了一下。到家以后,母亲又向儿子展示了做好的甜点,并提醒儿子,如果第二天不咬人,就可以在明天晚上吃到甜点。儿子同意了。每当咬人事件发生时,母子两人都会重新复盘此事,思考除了咬人以外他可以做的事情。他们还会在上学路上练习替代策略。每当儿子使用了可替代策略(“我用语言表达了,妈妈!”),母亲都会表扬他做了正确的选择。没过多久,咬人的事情就再也没发生过了。


当然自控的传授远不是教授孩子1+1=2那么简单。其实从上面那个案例里,我们也能感受到这种困难:反复确认规则——“并且每天在上学路上都会跟儿子复述这一规则。”;努力打破热系统的旧连接,建立新连接——“每当咬人事件发生时,母子两人都会重新复盘此事,思考除了咬人以外他可以做的事情。他们还会在上学路上练习替代策略。每当儿子使用了可替代策略(“我用语言表达了,妈妈!”),母亲都会表扬他做了正确的选择。”最关键的是“如果-那么”策略的应用,当孩子犯错时,出面惩罚的并不是母亲,而是“如果-那么”,这就是为何孩子犯错了妈妈还要送上拥抱,这个拥抱并不代表对错误的宽容,而是代表对孩子受到惩罚的同情,言下之意是:“你被你糟糕的行为惩罚了,妈妈很同情你。”而孩子收到的信号是:“天哪,我被我的行为惩罚了,我太惨了。不过好在还有妈妈的同情。”这种互动之下儿子才会和他的错误行为形成对立,同时和母亲站在了一边,进而才有后面的可替代策略发挥作用——儿子想改,妈妈肯帮,齐心协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其实,说这么多,对于教育者而言,很多道理大家早已知晓,可最大的悖论是——我们苦心研究如何教会孩子自控,却发现控制我们自己才是最难的。所以引用书中的一句话便是:“回答‘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可能是,你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就以身作则做个榜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