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大不读书,又是老流氓,怎么招手下喜欢呢

 北北的fish 2017-05-03

历史上,刘备奔走天下,而四处得民心。秘诀何在呢?
——《三国演义》说,是因为他是汉室宗亲,大汉皇叔。这是罗贯中编的。

真实的三国里,遍地都是汉室宗亲。刘表刘璋,刘虞刘宠,甚至曹操手下谋士刘晔,地道的皇叔,比刘备后台硬多了。


刘备的秘诀,在外,是从不屠城,宽宏大爱。这是老百姓的形象。
在内呢?


史载: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少语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陈寿又总结说:


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所以,刘备的秘诀:
宽厚、坚毅,知人善任,又没架子,不折不挠,愿意结交豪侠。
所以爱跟他的人,死心塌地地跟。
这些性格,很容易让人追随。
您可以说,这是取了人性中高贵的一面。



那么等等:都说刘邦有高祖之风。那么汉高祖刘邦,是怎么凝聚人心、保卫领袖的?


刘邦自己得天下后总结过,连兵百万纵横天下,不如韩信;转输军粮坐镇中央,不如萧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如张良。
他的优点,主要是懂得用人,用好这汉初三杰。
韩信自己都说了,陛下你不善带兵,带个十万就是极限了,我倒是多多益善;但陛下你善于带将领。



刘邦私下里,众所周知,是个傲慢无礼的臭流氓。没事箕踞,伸着俩长腿,让人看他的下身。
初次见骊生和英布时,都在慢悠悠洗脚,摆足了臭架子。这得多讨厌哪。
但就从洗脚说起。


刘邦,对骊生这种儒生,前倨后恭,先是洗脚,听着说话有道理,赶紧起来穿衣服穿鞋子,给骊生谢罪,这就收了骊生。
对英布这种匪类出身的枭雄,刘邦先是洗脚,折英布的傲气;再大送宫室,让英布从低谷中看见天堂,又开心了,这就收了英布。


对儒生,刘邦待以礼。对流氓,刘邦待以利益。


韩信跟刘邦总结过:您是臭流氓,但您舍得封赏;项羽虽然待人很君子,但不肯赏,摸来摸去,印都摸旧了,还是不舍得给。
刘邦呢?韩信问他要假王(暂时的王)镇齐国,刘邦急得骂了,被张良和陈平踩了脚,立刻改口:大丈夫当王就要当真王,当什么假王!
垓下合围项羽时,刘邦果断地,彭越、韩信、英布,都许诺了王爵。做大生意,肯花大本钱。
陈平与韩信名声不好,刘邦直接用,根本不在乎。
沛县手下,都是赶车的、卖席的、小贩、狱卒出身,刘邦用得欢着呢。


最好玩的一个细节:
刘邦平北方乱,去赵地,征召各地军马不来,于是让周昌找当地四个壮士来。
刘邦先骂那四位:“竖子也能为将?”

骂得四人抬不起头。
再封他们千户,为将军。四个人喜出望外。
刘邦就用这手段,收了赵地民心。


这大概就是刘邦的秘诀。
他私下里骂骂咧咧,嘴不干净一个老流氓。
但用得着你的时候,是真对你好。比如鸿门宴前,项伯给他报信,立刻约为婚姻(虽然是空头支票)。
韩信与陈平可用,立刻用,不会拖泥带水。
骂归骂,赏也要赏。所以张良韩信都说过,肯跟刘邦的,许多都是粗人与小人。
被骂骂,无所谓;给实在的利益就行。


项羽手下许多是君子。刘邦手下许多是小人。
但世上,永远是小人比君子多。
刘邦小流氓出身,熟知人的劣根性。大家跟着你,你得让大家觉得有奔头。你自己是臭流氓没关系,但要对大家好,物质上不吝惜,自己又百折不挠,大家就有盼头了。


现实生活中,也有两类领导。
一种领导给你画大饼,跟你强调美好的一切,激发你的创造力,这是激发你人性中美好的部分。
另一种领导,比如20世纪最后二十年,许多发财的乡下老板,都有类似的匪气:执着坚毅,跟手下哥们称兄道弟,虽然骂骂咧咧,过年喝酒喝醉了还会跟兄弟打架,但砸起钱来,毫不吝惜。


马斯洛先生说了,人的需求分层次。虽然现代管理学会质疑这思路,但大体,人是得吃饱了才能谈高尚的。项羽那种对属下宽仁但有功不赏,就是满足了属下的精神。刘邦骂骂咧咧,粗枝大叶,但该赏就赏——大不了事后反悔,杀功臣呗。


所以世上有两类领导。

一类优雅雍容,给你画天大的大饼,让你觉得自己活着有意义。
一类呢,不画大饼,而是跟你一起吃大饼。


前者适合大家吃饱了饭,可以谈理想谈情怀的环境。

在一个集体还吃不饱饭的务实时代里,后一种领导可以活得久一点。


不要太高估人性中高贵的一面。现实生活中,人性是各藏私心的。要懂得包容这一点,因为,这就是人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