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JQ World | 欢迎来到JQ世界 看过新一季的《十二道锋味》,可能很多人都会留意到那位站在谢霆锋身边,貌不惊人的新加坡厨师。 他低调寡言,却总能一语中的。他胸怀世界,始终对生活充满热情。他以一片赤子之心,对待自己热爱的事业。他尊重食材之本味,赏鉴珍酿之醇香,他就是郭文秀(Justin Quek)。 ▲ 郭文秀在谢霆锋“十二道锋味”节目中担任指导 郭文秀是“法式亚洲美食”的创始人,有着“狮城御厨”的称号。作为亚洲人,他在法餐上成就斐然,同时又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菜系完美融合。他的人生曲折百转、精彩纷呈,但有谁能想到,少年郭文秀的从厨之路并非始于兴趣或梦想,而是应了一句今天十分流行的话: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 上个世纪70年代新加坡港口 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大多数人的人生一般都是这样,“家中有餐厅,父母是厨师”这样的优越条件并没有降临在郭文秀身上,没有背景没有家传,更没有耳濡目染,生在寻常百姓家里的郭文秀看不出任何成为顶级厨师的可能。 作为12个孩子里最小的一个,郭文秀尽管受到父母宠溺,但迫于家境的困难,依旧不得不在放学后去帮妈妈在街边卖水果(拥有经济头脑的他偶尔还会去卖点香烟,赚些零花钱)。 回忆起自己儿时的梦想,郭文秀感慨万千。当时母亲的水果摊靠近一个港口,在那个年代,新加坡港口来来往往的货运轮船是常见的风景,少年时的他就对外面的世界有着无限的好奇。 ▲ 停靠的货船随处可见 跑船(做水手)是了解外面世界最好的途径,尽管辛苦,但他还是果断地选择了这一职业。此后,货船带他去往泰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埃及和中国大陆等地,曼谷的闹市、广州的鲜活、开罗的异域和法国的美味无一不吸引着他,对郭文秀而言也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② 结缘厨房,上岸学艺 ▲ 船上厨房的工作非常辛苦 说起来,郭文秀和厨房的结缘也可谓是阴差阳错。在第一次面试跑船的工作时,由于之前骑摩托车受伤导致他无法从事机械工种,最终只能被安排在后厨,这一不得已的安排却有如冥冥中注定般奇妙,指引着郭文秀开始书写自己的传奇故事。 “我学习新的东西都向来比较快,在厨房做事情,手脚也很麻利。”这是郭文秀对自己的评价。
厨房对于他来说,是个非常新鲜的地方,尽管是无心插柳,但郭文秀只要进到了厨房,闻到味道就有了灵感。船长目睹了眼前这个孩子的勤奋与对厨艺的热爱,建议他未来不要在船上浪费才华。 ▲ SHATEC是新加坡最好的餐旅学校之一 就这样在船上工作了两年,1988年郭文秀回到新加坡,没有学历的他几乎找不到工作,好在当时新加坡文华东方酒店慧眼识珠,给了他工作的机会,并推荐他到新加坡国际餐旅学院(The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Hotel and Tourism College: SHATEC)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烹饪。 ▲ 曼谷文华东方酒店 一年后,郭文秀带着全A的成绩从学校毕业,有幸前往曼谷文华东方酒店实习一年,回国后进入了文华东方酒店的La Fourchettes餐厅,这是郭文秀进入正式餐厅的第一份工作。 一段时间下来,当时的餐厅主厨Bertrand Langlet发觉到这个新加坡小伙子不仅有着无限的精力,也存在着巨大的潜能,便推荐他去法国接受更扎实的训练。 于是时年29岁的郭文秀拿出了自己所有积蓄,只身前往法国。 ③ 游历欧陆,锤炼成金 1991年5月,郭文秀乘坐约旦皇家航空公司的航班,经过24小时的长途飞行,终于来到了巴黎。 谈及法国的学习历程,堪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但大凡成就之人,必定意志非凡,才能天降大才。 ▲ 巴黎Le Meridien Etoile酒店 巴黎Le Meridien Etoile酒店的米其林两星餐厅 Clos Longchamp是郭文秀的第一站,起初,法国厨师们都看不上这位从新加坡来的华裔小伙子,毕竟当时在法国学厨艺的亚洲人并不多,厨房的工作根本不让他动手,大厨只是让他在一边看着。
不过他没有泄气,认真地完成大厨交给的一切工作,不仅仅是打扫,更是细致的抛光。在这样餐厅的后厨,速度是关键。刚开始时,郭文秀还是不熟悉法语,很多厨师的指令不能立刻反应,经常被厨师责骂。郭文秀便利用有限的工作闲暇学习法语,查字典、看书,把听到的每样东西尽量用笔记录下来。每天早上6:30就起床去厨房,最终他通过好学和真诚为自己赢得了机会,得到了主厨的赏识。 ![]() 在那里郭文秀与糕饼师Thomas Ruiz成为好朋友,为了省钱,两人挤在Ruiz那个无法洗澡的小公寓里,结束一天的繁忙工作,只能在饭店淋浴间洗完再回家。 在这间简陋的公寓,郭文秀住了3个月。
简陋的生活环境、高压力的工作状态,每天似乎没有喘息的机会。但是郭文秀却从未感到疲倦,对于他来说这一切都是新鲜的,这一切都是他所热爱的。 ![]() ▲ 如今位于图尔的Chateau Belmont 接下来,郭文秀去到法国西南部的图尔找之前的同事Jean Barder,工作的餐厅在靠近波尔多的乡下——米其林两星餐厅Chateau Belmont。刚到餐厅,Bardet就让副厨用榛果和意大利香醋为他做了一道煎鲑鱼,令其久久难忘。于是郭文秀暗下决心,要在这里好好学习。
乡村与城市更不一样,在这里几乎没有人相信一个亚洲人会做法餐,即便是有在巴黎餐厅工作的背景也不行。 所以工作继续从洗刷开始,郭文秀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打扫干净”。在这里,所有不好做的东西都会交给他。直到有一次,他在厨房帮忙,大厨过来看他工作,并没有阻止,于是他得以继续在厨房工作。 ![]() ▲ 在图尔,郭文秀体验了各种各样餐厅的菜单 “头发需要剪了,就自己剪。洗衣服我就走很远的路,去到便宜的洗衣房洗,这样就能省下来钱。在法国的这些小村子里,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食材。我把所有能省下的钱都用来去品尝远近餐厅的菜品,有时间就去看别人的菜单。” “只要想到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学到地道的法餐,了解新鲜的食材,也没觉得辛苦,反而激发出更多的热情。” ![]() ▲ 佩里戈尔的乡村 1991年9月,郭文秀来到了Roland Mazere在佩里戈尔开设的米其林两星餐厅Le Centenaire餐厅(世纪餐厅),在那里他学会了烹饪法式名菜油封鸭,同时对法式料理的理解也进一步升华。他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所有食材,深入了解动物身上的各个部位,在烹饪的时候将各个优点发挥得淋漓尽致。 ![]() ▲ 如宫殿一般的大使餐厅,目前酒店正在重新装修 同年10月,郭文秀回到巴黎,在金立伦大饭店(Hotel de Grillon)的米其林两星餐厅Les Ambassadeurs(大使餐厅)跟随Christian Constant大厨工作。之后他想去更多的地方,学习更多的烹饪技艺。而一海之隔的英国,是厨艺大师Marco Pierre White起家的地方,也是他的向往所在。 ![]() ▲ 这就是声名远播的Le Gavroche 于是郭文秀利用居留证上仅限的时间,去到了英国伦敦的两星米其林餐厅——Le Gavroche餐厅。当时餐厅的厨师是Michel Roux Junior,重视传统又非常严格,郭文秀却十分享受在那里度过的每分每秒。
![]() ▲ 两星米其林餐厅L’Oasis 伦敦之后,郭文秀回到法国La Napoule的米其林两星餐厅L’Oasis就职。不幸的是,那时的郭文秀大病了一场,而且生活窘迫,有的时候只能靠法棍和香蕉勉强支撑。此时距离他背井离乡已经约有一年时间,连返程的机票也快要过期了。
“身处这样的境地,我也曾感到过一丝委屈,但是从未动摇自己来法国学习的信念。” ![]() ※ 未完待续 ※ ★ 你可能错过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