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讯】间充质干细胞与心肌再生的临床研究进展

 风拂弦音lh51jv 2017-05-04

干细胞之家

作者:曾春雨

       间充质干细胞(MSCs)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能定向分化为多种成体细胞(包括心肌细胞),并能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诱导血管生成。

        MSCs来源方便易于获得,多次传代之后仍然具有干细胞的特性并且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   这对疾病的个体化治疗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并且由移植来MSCs分化成为的心肌细胞和原有的心肌细胞可以形成有效的电-机械耦联,形成功能上的统一体。

        MSCs可以通过外周静脉输注、开胸手术时直接心肌内注射、经冠状动脉内注射和直接心内膜下注等多种方式进入体内,直接心肌内注射可以获得最高的细胞留存率,在体外条件下,MSC可以诱导成为心肌细胞,有研究表明通过冠脉内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冠脉血流储备。

       冠状动脉內自体输入MSCs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同时左心室EF值增高,左心室容积腔缩小。更重要的是在治疗期间没有死亡事件和严重的副作用,证实了MSCs治疗是安全可行的[1]。同时也有团队证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静脉输注异基因MSCs是安全的,心电呼吸监测随访显示,MSCs组患者较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有所下降,肺功能有所改善,第3个月时左心室EF值增加了6%[2]。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研究也证实,同种异体骨髓MSC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心功能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慢性心梗病人的治疗虽然没有提高心脏的左室收缩功能,却能改善舒张功能.不过 MSC移植后存活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对心功能的改善效果.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临床团队尝试多次冠脉内注射MSC,观察到多次注射比单次注射对大面积心梗的心功能恢复作用更明显,并且观察到急性心梗后4—7d是最佳移植时间,能够明显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率、死亡或再次心肌梗死的联合发生率等。

       虽然MSCs在体外能够成功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但是其转化效率十分低,转化潜能十分有限,不能满足心肌损伤后心肌功能的修复和改善,所以越来越的研究将重点放在干细胞的旁分泌机制中,考虑是外源性输注的干细胞通过旁分泌作用分泌一系列的作用因子,修复心肌使心肌功能最后能够有所恢复。MSCs的旁分泌效应目前被认为是MSCs发挥治疗效应的首要机制[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