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苎溪印象

 安橋8898 2017-05-04

苎溪印象


          溪河和陆家街,是我出生的地方。是喝着苎溪河的水,吸取陆家街养份长大的。因此,我印象中的溪河是美丽的,水质清澈见底,潺潺的流水欢快地跳跃着奔向远方。瀼渡桥横跨在小河上。它是清道光年间(约1740)建的一座供人行的石平桥。是每天上学必经之道。苎溪河是我们儿时的乐园,我们一群天真无邪的小伙伴经常聚集一起在河里嬉戏喧闹,捉鱼摸虾打水仗。清悠悠的河水里淌满了我们童年的欢笑。多少回多少次,和小伙伴们坐在河边畅谈我们的远大理想,憧憬美好的未来。特别是凉风习习的夏夜,我们一边游泳,一边看河边荧火点点,听耳畔鸟啼蛙鸣。溪河盛满了我儿时的童趣和天真,悠悠河水伴随我长大成人。有人用石头在流水处随意筑起一道拦河,出口处用竹篾笆接住,一夜下来就会收获好多活蹦乱跳的鱼儿。们挽起裤管,手持钓竿随手一甩就能钓上一条刁子鱼来。小时候,大人忙不过来就会叫我们下河淘菜或洗自己的衣裳,竺溪河使我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万州许多地方还没有安装自来水,我到河边用鹅卵石砌成一口口的井,让竺溪河的水浸进井里,那水甘甜爽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温婉秀丽的溪河也有脾气暴躁的时候。每当山洪暴发,我们站在陆安桥上看到它温良的脾气,齐头七八公尺高的洪水,如野马般向长江冲去。每年都有儿童下河“搭二流水”(冲滩)而丢了小命。为此,我们每次下河游泳都必将瞒着大人,不然小屁股上又要添几道印子。记得街坊中有个姓徐的副食商贩下河挑水,突遇溪河暴发山水,那潮水瞬间掩没了商贩的脚趾,急得徐姓商贩直大叫“龙王爷爷呀,我海椒面以后再不混麦麸子了啊”。也许是徐姓商贩的忏悔感动了龙王爷爷,徐姓商贩终于逃过了这一劫难。每当夏天长江涨洪水,洪水淹没了小河,成了一个湖泊,多只大木船停泊在陆安桥下。山船形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陆安桥系清同治十年(1871)职员余茂林独自捐修,耗银五千元。桥结构采用万州桥设计。建桥时亦采用万州桥木架拱模。长、宽、高及外观近似万州桥。桥两端为石砌阶梯单孔石砌拱桥,是内外尚存罕见的糯米石灰浆砌料石马鞍形古石拱桥。建成时,四川学政夏子锡来万踩桥后题名陆安,因以为名。并奖给余茂林从善如流四字匣额一个。陆安桥的成为万开万梁古道的重要步行通道。对陆家街的繁荣起到了至关作用。古的陆家街全长一千公尺左右,宽约五公尺。整个街道用青石板成。街道呈  L 字型,分上街和下街。下街由十多家收购桐油的商铺构成商业街主体,商铺林立经营桐油。它是古万县桐油购销重要聚散地。其次有数家茶社客栈和食店。上街为居住区,有几个较大的庭院,据说陆家就是其中的最大一个。陆家大院占地四五百平方米,一座三层楼的西式洋房,外有花园等。陆家街因而得名。陆家街是去梁平和开县古道分支点。通过谭家坡九道拐古经大垭口去开县。通过草街子沙河老街古道经分水去梁平。因此,开县梁平的油商们把本地生产桐油运到陆家街销售。油商们收购由万开古道转运过的桐油,再转卖到沙嘴河坝的收购桐油商人手中,后装船出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针织厂、印染厂、毛巾床单厂等厂矿相继成。改变了 陆家街苎溪河。苎溪河两岸的企业大量排放污水,川东制革厂、针织厂最甚。被严重污染的溪河水不能再用来饮用,河里的鱼儿也不见了踪影,来河里游泳的人也没有了。自此,溪河像一位怏怏的病人,带着满河的脏水缓缓地流淌,像是在痛苦地呻吟,在控诉人类的无情。

三峡工程的修建,美丽的苎溪河古朴的陆安桥喧闹的陆家街变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美好的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