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息法-恒宁法师

 天地虚怀xia 2017-05-04

数息法-恒宁法师 

  念息数随止,非风非喘气。

  数息法是非常方便和容易得力的修行法门。这个方法是依靠呼吸的本能。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动物的呼吸是由大脑的脑干部分指挥的,呼吸是动物的原始本能,不需用意识去控制,而如说话、举手投足等都是要意识去控制的。

  数息法的息是指吸气和呼气的一个循环叫做一息,心念依息来安住。所以安定身心的定学,是非常重视数息法的。修数息法,一共有六门,分别是数,随,止,观,还,净。前三者属于止,后三者属于止后起观。

  止的部分:第一就是数息,以呼吸为心念的依靠,吸气时,心念向下达丹田,丹田在肚脐下面的小腹部分。呼气的时候,意念到鼻间。数息是数呼气还是吸气呢?都可以。当数呼气的时候就不要数吸气,全部数呼气;数吸气的时候也不要数呼气。如此一息一息的默默地数下去,数到十为止,再从一数起,这样十息一循环。和念佛的十念法是一样的道理,使心念能够集中于呼吸不散失。

  但是初学的人往往数不到几息心就跑掉了,打个岔就不知道数到第几息了,这时候可以再从一开始数,做到一息一息地,慢慢慢慢地,就能到不需要强调它,也能数得很清楚的境界,并且能够自然而然达到从一到十的反复循环。

  慢慢的由数息消除了妄想杂念,就可以进行第二步:随息,就是心定下来之后,意念不再离开呼吸,这时就不必再数数了,因为呼吸的时候还要数数,心里总是多了一个杂念。只要心随呼吸,自然心息相依。

  一般凡夫的呼吸时,气到心窝为止,就下不去了。但是当你打坐数息的时候,整个体内都有气上下循环,气从鼻腔一直到丹田,然后再从丹田到鼻腔出去,这里整个气息是上下通达的。道家练气功也要意沉丹田,其实也是呼吸法,只不过佛门的呼吸法是为了得定,而引发般若智慧,不是为了身心的感受,不是为了练出气功来。

  慢慢的修行心息相依时,连计数的散乱也舍掉了,接下来就进行第三步:止,就是心与息如影随形、融为一体。忽然觉得心和息都不起造作了,感觉不到呼吸,也感觉不到心念,身心泯然入定,这时身心就灭却了一切的妄动,进入了禅定的状态了,这个就是修止成就了。

  数息法开始之前有一些预备动作。可以选择个安静的地方打坐,打坐可以是双盘、单盘或者散盘。初学的人用后高前低的垫子,腿会舒服一些。如果实在不能盘腿的,可以挂腿坐,挂腿就是如同皇帝上朝时的那正襟危坐的姿势。

  打坐的时候,眼睛闭上或看鼻尖,舌顶上腭,用鼻子吸气,再用嘴巴呼出来,如此反复五次,把体内的废气排出。排出之后就用鼻子呼吸。这时就开始进入数息的状态,以十息为一个循环。

  数息初学者,还要避免伤气。有的人为了达成气长,就压抑呼吸,有意地一口气吸老半天,呼一口气,又呼个老半天,这样就伤气。呼吸要均匀细长,不要一声长一声短,佛法的数息法本意是在摄心入定,所以不要在呼吸上面过分执着,要随顺,要自然。就如偈颂所说“非风非喘气”。修习时间长了之后,呼吸自然很轻微。如果功夫更加高,是感觉不到呼吸的。

  时间长了之后,小腹就结实。精气神也足,有的人会觉得身体发热,或者感觉气不光到达丹田,乃至于这个气可以运行到脚趾;或者感觉脐下的气息继续往下走,再由会阴穴,慢慢的沿着脊椎往上升;或者气在体内过去的时候,感觉见到光色;或者听到气在体内流动的声音……这都是气息通达,属于身体的自然反应,不要大惊小怪。如果很喜欢这种气感,就有可能落入气功或丹道这些外道的修行,就背离了佛法修行智慧解脱的目标,而舍大向小了。

  所以修习数息法不要执着风相、喘相、气相,要做到微密匀长,古人形容为“悠悠扬扬,若存若亡”,这才符合数息法的标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