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玉界:徐州博物馆-天工汉玉

 天宇楼33 2017-05-04

徐州博物馆 西汉 敛葬玉(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敛葬玉(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敛葬玉(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敛葬玉(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兽面纹玉剑珌(驮龙山汉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双联玉管(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历史年代:【西汉】

藏品尺寸:长26.2、宽2.9cm

藏品来源: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

     玉管为两根同样的细长圆管并联而成,两端连接处各以浅浮雕技法雕出一兽面纹。首面双目圆睁,两条长长的眉毛弯曲上卷,胡须在鼻端对称分布,须尖下弯,鼻子上端延伸出一冠状饰,显得十分威严。玉管中空,一端封闭,两端均饰有勾连云纹,中部磨光,素面。双联玉管由一整块新疆和田青白玉透雕出两管,玉管一端封口,两端留出连接部位,设计巧妙,琢磨精细。迄今尚未发现类似的玉管,这件玉管作何用途,仍待研究。 


徐州博物馆 西汉 双联玉舞人(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双联玉舞人( 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玉肛塞(火山刘和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玉蝉(后楼山一号墓出土)

古人注重玉蝉,生以为佩,死以为含,自汉代以来,皆以蝉的羽化比喻人能重生。将玉蝉放于死者口中称作含蝉,寓指精神不死,再生复活。把蝉佩干身上则表示高洁。所以玉蝉既是生人的佩饰,也是死者的葬玉。


徐州博物馆 西汉 玉觹(狮子山汉墓出土)

觹是古代的一种解绳工具。发展:最早古人结绳记事,觹就是用来解绳结的工具,后来发展成为一种配饰。在汉代,人们还会用玉韘和玉觹搭配着穿戴,当做饰品装点仪容。

《诗经》曰:

芄 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虽则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有枝尖又尖, 

儿童解锥带在身。

虽然解锥带在身,

哪里懂的大人事。

大摇大摆摆架势,

飘带长垂难收拾。


芄兰有叶似半圆,

儿童扳指带在身。 

虽然扳指带在身,

哪里有力胜大人。 

大摇大摆摆架势, 

飘带长垂难收拾。


徐州博物馆 西汉 璜形玉握(后楼山1号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谷纹玉璜(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龙凤纹玉璜(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历史年代:【西汉】

藏品尺寸:长4.2、宽2.1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

     玉璜出土于甬道中,是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众多玉璜中最为精美的一件,系用新疆和田白玉雕琢而成。璜体上下两侧和两端皆减缘形成牙槽,而中部较大部分减缘则与一般玉璜不同。玉璜两面纹饰相同,每面以穿孔为中心,中间为一兽面纹,两侧各雕一龙,龙首一侧为凤喙,龙身旁布满凤羽。龙身外各雕四条相互虬曲蟠绕之龙。整件玉璜全部采用浅浮雕,两面共雕饰20条龙、4只凤鸟和2个兽面,即使穿系孔的周边亦浮雕出圆廓,不留空白,但构图饱满,密而不塞,给人以龙凤呈祥、龙腾万里之感,构图奇妙,工艺精湛,令人叫绝。玉璜自新石器时代出现后,造型变化较小,出廓、两端雕出龙首,璜体一般饰蒲纹、谷纹、卷云纹等。雕刻技法多为局部透雕或浮雕,也常使用线雕。 

徐州博物馆 西汉 谷纹玉璜(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出廓行龙纹玉戈(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 龙首玉带钩(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徐州博物馆 西汉出廓行龙纹玉戈(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历史年代:【西汉】

藏品尺寸:宽17.2、高11.2厘米

藏品来源: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