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读丨将杂草扼杀在摇篮里,这样真的能保护作物么?(上篇)

 alexdu818 2017-05-05

现在,小编经过大量科研文献阅读,发现了一个更加高能的害虫防治新方法——杂草防虫!!大家一定会觉得小编病得不轻该吃药了吼?是啊,田间杂草应该是被消灭的对象,怎么还能防治害虫呢?但现在,杂草要打一个翻身仗给你们看看啦~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昆虫与线虫学系的名誉教授John L. Capinera研究发现,杂草与昆虫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合理地利用杂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治害虫,保护经济作物。

Capinera教授将杂草与昆虫的关系归为以下四方面:1.杂草是昆虫的食物来源;2.杂草影响食草昆虫发现作物;3.杂草影响有益昆虫丰富度;4.杂草是病虫害的来源。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逐一介绍杂草是如何影响昆虫的吧。

     杂草是昆虫的食物来源

昆虫不仅取食作物,也取食杂草。对作物来说,昆虫对杂草的取食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积极的一面是,昆虫取食杂草,使水、土壤养分及光照等资源更多地被作物利用,从而提高作物的竞争能力。事实上,很多昆虫更偏好取食杂草,当杂草缺乏的时候,才会去取食作物。消极的一面是,当昆虫取食的植物种类较多时,它们可能会从杂草转移到作物上,另外耕地和除草等农事操作也会引起昆虫的转移。

因此Capinera教授建议,在作物种植区或其相邻区域,保持低水平的杂草种群数量,有助于防治害虫。

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个实例。在美国西部大平原的小麦种植区,一种鳞翅目害虫——地老虎,危害十分严重。它的幼虫白天藏在土壤中,夜间出来取食,为害植物的地上部。地老虎的取食范围较广,相比于谷类作物更偏好取食杂草。

图1.小麦田里的地老虎幼虫及其取食杂草

正如图中所示,地老虎(图①)白天藏在土壤中,夜间出来活动,因此在地老虎危害的早期,农场主很难发觉它的存在,但是白天翻开上层土壤(图②)就能发现大量的地老虎。在夜间观察,发现地老虎在播娘蒿(小麦田里的一种杂草)上取食(图③);而白天观察小麦地,发现播娘蒿只剩下了光秃秃的茎秆在小麦地里,叶片早在晚上就被地老虎吃光了(图④)

Capinera教授说,在某种程度上,杂草吸引了小麦上的地老虎,该杂草对小麦是有利的。但是农民们通常会将杂草尽早消灭,他们认为杂草消耗了土壤养分,对小麦种植不利。地老虎主要以幼虫为害,成虫为害较小,如果在地老虎幼虫期就将杂草消灭掉,幼虫失去了杂草这个食物来源,就会转而去为害小麦。所以在幼虫成熟之后再消灭杂草,使小麦免受为害,才是明智之举! 

杂草影响食草昆虫发现作物

杂草可以调节作物对昆虫的吸引程度,进而影响害虫的定殖。昆虫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识别作物——视觉信号和化学信号,即通过颜色和气味来识别。

就通过颜色来识别作物的昆虫而言,相比于深绿色作物,许多昆虫更喜欢黄色或黄绿色的作物因此,浅绿色杂草种在深绿色作物之间时,昆虫会更多地取食杂草。另外,如果作物种植密度较低,会使部分土壤裸露在外,反而会更加吸引昆虫。所以,让杂草填补在作物的空隙中生长,一定程度上能帮助作物驱虫。

就通过气味来识别作物的昆虫而言。在单一种植时,因为作物较集中,会产生更强烈的气味,也因此更吸引昆虫。但在多样化种植或田间有杂草时,作物散发的气味较分散,就可以迷惑昆虫对于气味的识别,使害虫不易发现作物。另一个原因是杂草和其他作物会产生趋避昆虫的物质,从而阻止害虫在此降落或产卵,这个同推-拉系统的原理类似。(戳这行蓝字了解一下荐读丨推拉系统,生物防虫好帮手!

 杂草影响有益昆虫丰富度 

杂草对有益昆虫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两方面。杂草可以直接影响有益昆虫(如捕食者,寄生者,传粉昆虫)的丰富度,因为一些有益昆虫也会取食杂草。比如刺吸式口器的捕食者昆虫,是兼性捕食者,它们虽然喜欢捕食昆虫,但也会吸食植物汁液。一些有益昆虫的成虫也经常会吸食花蜜。因此,种植特定种群的杂草可以为有益昆虫提供栖息地,从而控制害虫数量。

杂草也可以间接影响有益昆虫丰富度。这里主要针对植食性昆虫,取食杂草的植食性昆虫的存在,维持了有益昆虫的数量,吸引有益昆虫向作物周围聚集因此在一些种植体系中,有的农场主会特意栽种一些杂草和其他非作物植物,来促进有益昆虫数量的增长。

除此之外,杂草也会影响传粉昆虫的活动。传粉昆虫吸食花蜜和花粉时,也会取食杂草。当杂草较少时,传粉昆虫的种群数量也较少。因此,如果作物(尤其是果树和瓜类蔬菜)需要传粉,杂草的存在对其是有利的。

 杂草是病虫害的来源 

之前说了那么多杂草的优势,但事实上杂草对作物也是有一定消极影响。例如,杂草作为害虫的避难所,是虫害的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蝗虫。此外,杂草也可以传播病害到作物上,害虫通过先取食杂草再取食作物,将病害从杂草带到作物上。例如,由病毒、部分真菌及细菌引起的作物病害普遍通过杂草传播。

通过昆虫传播的植物病害往往较难防控,而消灭病原及传播媒介才是有效的措施,这就涉及到了杂草的管理。这部分我们会在不久后推送的将杂草扼杀在摇篮里,这样真的能保护作物么?(下篇)”里为大家呈现,欢迎持续关注!

由于这篇文献太长啦~所以小编只好分了上、下篇给大家介绍,欢迎持续关注!

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在留言里面提问,我们非常乐意解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