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有学位房的城市

 圆角望 2017-05-05

曲奇(自由撰稿人 广州)·居游记

现在回想起来,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因为缺乏本地经验,走过不少弯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关于学区的选择。

早在启程之前,我就开始做调查研究,然后发现在印第安纳波利斯这样一个中国人相对较少的州府,我们认识的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住在车距四十分钟之外的小城卡梅尔。卡梅尔跟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关系,就相当于番禺在并入广州之前跟广州的关系。

于是我飞快地做出了第一个决定:我就要住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坚决不住卡梅尔——因为我觉得居游的第一原则,就是要避免住在自己人扎堆的地方。接下来我就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给孩子找学校,非常困惑地发现想要找到一所好的公立学校,特别不容易。虽然最终还是找到了满意的学校,但其中的各种曲折不足为外人道也。

过了差不多半年之后,我才后知后觉:凡是中国人、韩国人扎堆的地方,通常来说都是好学区。我之所以给自己找了那么多麻烦,恰恰就是因为我的一己偏见排斥了卡梅尔。

如果我能够试着问自己:为什么我们的中国朋友会选择住在卡梅尔?又或者,为什么我所在大学的大部分院长、教授都住在卡梅尔,无论他们的背景如何?答案便昭然若揭:这座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小城2012年在《Money Magazine》的 “全美最适合居住城市”榜单上赫然位居第一。而在“美国最挣钱的十大移民城市”榜单上,它也位居前列。

事实上,即便我认识的中国人全都住在那里,亚裔也只占了该城人口的8.9%,而85.4%的居民都是白人。所以那个城市并不是中国人扎堆,而是中产阶级扎堆。

当地的公立学校水准,恰恰是让中产阶级决定在那里置业的重要原因之一。毫不夸张地说,在卡梅尔是没有什么学位房概念的,因为那里压根就没有不好的学校。卡梅尔的学区范围内共有11所公立小学,孩子们按照居住地域就近上学。公立学校的评比采取的是十分制标准,这11所小学中超过半数都是满分,剩下的几所要么9分要么8分。

该城有三所初中,从11所小学毕业的孩子再按照居住地直升其中的一所。这三所初中里有两所是10分,一所8分。不得不提的是,在公立学校排名的榜单上,正是这三所初中囊括了本州公立初中的前三名。

最有意思的是,整个卡梅尔只有一所高中。所以无论你从哪所小学、哪所初中毕业,到高中阶段所有的孩子都会进入同一所学校——当然,卡梅尔人民确保了这所容纳了五千多个学生的高中是10分的。

也就是说,当地球另一端的我们在长达十多年的择校战中为幼升小、小升初以及中考焦虑不已的时候,卡梅尔人民特别不能理解。因为这个城市在高中阶段彻底没有学位房的概念了,无论富人穷人、成绩好坏,孩子们都在同一个校园里相遇。所谓世界大同,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