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护理人员能级进价及信息化管理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7-05-05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是根据教育背景授予不同层级护士的执业资格,在国家层面上将护士进行了分层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也界定了不同的执业范围和工作职责。而我国的护理教育从中专至博士,拥有多个教育层次,但只要通过国家的护士执业考试,均可获得国家颁发的执业证书。虽然有根据年资、学历相关的护士职称晋升体系,但晋升的条件和标准更侧重于学术能力和科研能力,忽略临床护理能力的考核,未体现技术风险和职称的关系。



临床实践从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到最尖端的护理技术,却需要不同能力、不同培训、不同技能的护士来分层完成, 这就有必要对现行的护士层级制度进行完善和发展,使更多的护士受到激励,通过临床培训和自己的努力,满足其对知识、技能、信念、人文等各方面的培训需求, 提高临床护理技能,提升职业成就感,最终有效落实“能-岗”匹配的护理人员岗位管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兄弟医院的做法,根据有无取得国家颁发的护士执业证书、年资、学历、职称、业务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综合素质等从低到高依次分为五个等级,不同能级的护士根据不同的核心能力要求完成不同的培训课程,不同层级的护士就聘不同护理岗位,履行不同岗位职责,享受与岗位匹配的效益和权利。


护理人员临床专业能力进阶程序可提高护理人员临床专业能力,提升护理服务品质,满足各层级护理人员培训教育、自我提升、职业规划之需求,健全护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体系,激励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了护士的专业价值和自我价值。基于能级评估和认证的护理岗位管理改变传统的经验型管理模式,形成“能-级-岗-绩-薪”有理、有据、有益的科学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