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述评
○王海东
[ 摘要] 本文对近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成人学习的主要理论派别及相关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析,包括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塔夫等人的自我指导学习理论和麦兹罗的嬗变学习理论等经典理论,以及情境认知等新近出现的一些理论。这些理论为我们认识纷繁芜杂的成人学习现象、指导成人教育实践提供了建议和指导。
[ 关键词] 美国;成人学习理论;成人教育;述评;借鉴
126
表一:格若的分阶段自我指导学习模型 - 类型及教学策略
求新的方法和思路从困境中解脱 , 而
通过与同处类似困境的人不断交流 ,
个人可以尝试自己新的可能性假设、理解和看法。随后, 人们按照新的认识制定行动计划并付诸实施。嬗变之后的新视野比原先的更为全面宽广和具有更强的包容性, 从而也全面提升了人们的思想意识。麦兹罗认为, 成人教育的最高目标 , 应该是帮助成人去实现他们的潜能 , 使其更自由、更有社会责任感和成为自主学习者[ 5] 。
麦兹罗的理论提出后 , 在成人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和广泛的兴趣。许多实验研究都试图验证或者突破麦兹罗提出的理论框架 , 比较显著的来自三个研究方向。其一, 原有理论基础上的继续拓展。例如 , 泰勒 (T aylor,
2000)的研究发现嬗变的学习过程并不是直线性的 , 而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流动的和重叠的过程。激发事件也常常不是单一事件, 而是一个长时期积累的过程。嬗变不是一个个人独立完成的行动, 而受到个人所处社会群体的影响 , 人际关系在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二, 从研究个体转向研究群体和组织的嬗变学习。大多数研究关注的都是个体嬗变 , 而最近群体和组织
当前 , 自我指导学习国际年会每年召开一次, 大量关于 SD L 的研究和论文仍不断出现。然而, 如梅里安所分析的 , 这一理论鼎盛期已过 , 到了决定其 未 来 走 向 的 时 候 。 布罗 克 等
(B rockett, etal., 2000)发现关于 SD L 的
文章数量自 80 年代中期以后已经逐步减少 , 他们进而指出 , 成人教育已经从关注学生者个体发展到关注更为复杂的学习环境的阶段。 三、麦兹罗的嬗变学习理论
成人教育的第三个重要理论是麦兹罗 (Jack M ezirow ) 的嬗变学习理论 (T ransform ationalLearning), 这一理论对成人阶段独特的学习特征进行了分
析 , 即成年人如何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反思和实践过程 , 实现自身角色的重大转变的。T ransform ation 意思是变化、
转 换、转变 , 本文译为嬗变。它强调的这个转变不是一般的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增加, 而是一个学习者的思想意识、角色、气质等多方面的显著变化 ,
其本人和身边的人都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类学习所带来的改变[ 4] 。嬗变之后, 学习者也不再是他原来的那个自我。
常是人们从其所成长的社会文化中逐渐吸收来的, 或者是受父母或监护人的个人观点影响。因为大多数学校的学习都是知识累加性质(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或能力的增加), 或者发生在固定的价值参照系之内 , 所以人们很少有机会去质疑支持其世界观的那些假设。而只有当生活中出现了重大的事件或危机, 人们才有机会重新思考自身和自己的观念。
嬗变学习过程通常由某人生活中一些重大的突发事件激起 , 例如离婚、失业、家庭成员突然去世、孩子出生等。这些生活变故与人们现存参照系里观念出现强大反差 , 使得人们无法再从自己经验中寻求到合理解释。麦兹罗将这些激发事件成为“ 迷惘困境 ”
(D isorienting dilem m as), 意思是人们遇到生活中的重大困难后深陷其中 , 一
时无法解脱、不知所从。一旦个人处于迷惘困境 , 成人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三个过程来帮助他们实现视野的转变 : 批判式反思 , 与处于同样困境的人交流新认识, 采取行动。通过重新审视自己的信仰、观念和判断标准 , 人们寻
的嬗变学习也成为研究的对象。例如,
约克斯和马斯克(Y orks& M arsik, 2000)
就 提 出 可 以 通 过 行 动 学 习 (A ction Learning) 和 协 作 答 疑 (C ollaborative lnquiry)的策略来帮助一个组织实现自身的嬗变。其三,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推动嬗变学习的发生。例如 , 克兰顿
(C ranton, 2000)建议教师应该降低他们在教室里的权威地位和位置权利 , 如
直接称呼名字和签署学习契约会对此有所帮助。泰勒也建议加强群体的归属感和重视个人特点 , 将有助于推动嬗变学习。从 90 年代开始 , 嬗变学习理论开始成为成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关注的中心。这一理论比其他理论更能解释成人的学习过程 , 因为嬗变的过程需要成人的生活经验和足够的心智成熟条件, 这是儿童所不具备的。目前, 受这一理论影响下的研究层出不穷、方兴未艾。
四、其他的成人学习理论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理论 , 还有一些小的理论也从不同角度对成人学习现象提出了独到的解释 , 如情境认知理论、实践社区模型、学习经验模型
127
等。情境认知(Situated C ognition)或情境学习 (Situated learning)理论 , 与前面几个理论着眼于个体不同 , 它充分考虑到了环境因素并对成人学习的影 响, 提出一种全新解释。
情 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是特定环
境 下的产物 , 是个人与其他人在一起探索, 并依赖于环境中的工具(书本、资料、计算机等)的社会性过程。换言之,
个人的学习完全受到其所处的环境、与环境中其他人关系的影响。相关研究也证明了环境对于成人学习的重要作用。例如 , 在拉维(Lave)的商店购物实验中发现 , 成人在教室情境下完成关于商店购物内容的数学计算时 , 其平均正确率为 59% ; 而当他们亲身到商店里购物时做同样的计算 , 则可以达到 98% 的正确率[ 6] 。这说明环境对于学习的影响巨大、不容忽视。
情景认知的一个理论扩展 , 就是温格 (W enger)的实践社区理论 (C om - m unitiesofPractice)[ 7] 。实践社区指的 是 , 同一领域的人们自发聚集起来 , 一
起 分享知识经验 , 共同参与学习和实践活动。这些人从事同一领域工作, 通过长期地交流 , 形成共同语言、行为方式、规矩和准则 , 人们共同分享这一领域中发生故事、经验、新技术或工具等。社区通常是以其从事实践活动来命名, 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例如 , 美国成人教育教师协会、全国牙医组织、某大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等 ,
都可以是一个实践社区。这些社区的人们通过会议、刊物、日常通讯和互联网来进行交流。社区的核心是一批资深成员, 而新成员开始处于社区的边缘 , 随着经验的增加和参与的逐渐增 多, 新成员逐步进入社区核心。当前关
于 学习组织、支持性群体和网上学习
社 区等很多研究都以拉维和温格的实践社区理论作为理论框架。
科 尔博(K olb)的经验学习模型 , 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经验学习模型来分析成人的学习过程 : ①获得新的具体性
知 识。②从不同角度对经验进行解释反思式观察。③形成一个抽象概念框架, 用来解释经验和反思理论。④积极试验新理论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一个过程 , 成人将学到的新知识转
化成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和技能[ 8] 。
五、评价与借鉴
经 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 美国的
成人教育领域已经形成了众多理论派别、多种视角和不断更新发展的局面。成人教育理论、自我指导学习和嬗变学习理论等三大经典理论与一些小的理论, 为人们认识和了解纷繁复杂的成人学习现象提供了最初的窗口。诺尔斯的成人教育学理论 , 如上面讨论 的 , 很难称为是一个完整的理论 , 而充
其 量不过是一个假设模型。它对界定和分析成人学生独特的学习特点 , 提
出 了一系列假设。自我指导的学习理论 , 由众多小的理论模型的组成 , 这个理论试图对成人学习过程提出分析和解释。然而, 很多解释局限在特征描述
水平 , 缺乏深入地分析。相对而言 ,
嬗变学习理论从认知和心理的角度对成人的学习过程提出了深刻的分析和独到见解。目前, 这一理论还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 未来走向如何尚难定论。三大经典理论目前受到的一个共同批评就是过份着眼于学生个体 , 而忽视其环境和社会背景对学习的影响。例如 , 卡费瑞拉和梅里安 (C affarella & M erriam , 2000)就批评这些理论把学习看成是一个个体内在的过程, 仅发生在学生脑袋里, 而没有考虑到成人学生的不同背景和所处的复杂环境[ 9] 。情境认知理论 , 则完全把学习看成是环境的产物和社会群体相互作用过程 , 提
出了新的解释。学习经验模型和边际理论也从不同层面对成人的学习活动提出了合理解释, 但是由于其内容局限于学习活动的某一方面而应用范围有限。
这些成人学习理论除了在内容上受到批评外, 遇到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来自文化上的挑战。例如 , 安司徒
(A m stutz,1999)就提出这些成人学习理论都是建立在西方主流文化的基础之上的 , 即所谓白人的、男性的和以欧洲传统为核心的文化。布莱特(1990)分析了诺尔斯的理论中, 认为其假定的学习目标是教育的民主化和个人的权利平等。这些观念深深植根于强调个人自主性和个人权利的美国主流社会文化中。根据对这一文化群体研究得出的理论,
常常被认为是普遍适用的真理, 再被推广应用到其他的文化群体中。不少研究已经证明, 不同社会文化群体的学习过程、特点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国的成人教育和美国一样 , 有
着众多的实践活动 , 是一个相当庞大
的领域。理论方面的探索才刚刚起步,
系统的研究为数还很少。这一阶段, 借
鉴和吸收国外已有的理论和研究不但是必要的, 而且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系统地学习国外的成人学习理论 , 可以为我国开展自己研究和实践活动 , 提
供建议和指导。这里我们应该避免两种倾向 : 一方面不应该固步自封 , 过份强调中国的国情而对国外多年积累下来的、有价值的理论研究一概加以排
斥; 另一方面也应该了解这些理论的文化局限性 , 在借鉴和参照时要充分考虑我国教育实践和成人学生的不同特点, 带有批判地眼光去使用 , 为最终
建 立适合我国实践活动的成人学习理论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 1]K now les, M . S. (1980).T he m 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2nd edition ),N ew Y ork:C am -
bridge B ooks.
[ 2]T ough, A . (1967). Learning w ithout
a teacher. Educational research series, no. 3.
T oronto:O ntario institute for studies in edu-cation.
[ 3]G row , G . (1991). T eaching learners
to be self- directed:A stage approach.A dult
Education quarterly,41(3),125- 149.See http: //w w w .longleaf.net/ggrow /SSD L/M odel. htm l# Figure 1.
[ 4]M ezirow , J(. 1991). T ransform ative
dim ensions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cisco: Jossey- B ass.
[ 5]M ezirow , J. and A ssociates.(2000). Learning astransform ation:C riticalperspectives on a theory in progress.San Francisco:Jos-set- B ass.
[ 6]Lave,J.(1988).C ognition in practice: M ind,m athem atics,and culture in everyday life.C am bridge:C am bridge U niversity Press. [ 7]W enger, E. ( 1998 ). C om m unities of practice. C am bridge:C am bridge U niversity Press.
[ 8]K olb,D .A .(1984).Experiential learn-ing: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 ent. Englew ood C liffs,N J:Prentice - H all.
[ 9]C affarella,R .and M erriam ,S.(2000). Linking the individual learner to the context of adult learning.In A .L.W illson and H ayes (Eds.),H andbook ofA dultand C ontinuing E-ducation(pp.55- 70).San Francisco:Jossey- B ass. (作者单位:教育部考试中心)
1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