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身无汗 张福南主治

 清茶清清 2017-05-05

张某,男,13岁。
1976年9月12日初诊。周身终年无汗已7年余。病起于初夏游泳感冒之后,多处求治无效。入冬则形体畏寒,入夏则烦热胸闷,不能活动,稍动则气急似喘。面色潮红,肌肤干燥,舌质淡红、边沿有细小紫点、苔薄,脉沉细略数。症得于外感之后,寒邪失表而留滞,腠理闭塞,络脉痹阻,汗窍不通。法宜温经散
寒,通窍宣络,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通窍活血汤之意。

制附子4.5g,生麻黄3g,细辛2.5g,桃仁12g,川芎9g,赤芍6g,路路通12g.5剂。

二诊药后皮肤干燥略减,似有汗意,余无他变。原方麻黄增至6g,5剂。服药后,周身已有微汗,能湿润皮肤,但无明显汗出,胸闷烦热等症已释大半。但因气候渐渐转凉,难以观察药效,嘱其来年继续诊治。

三诊(1977年7月17日)气温渐热,症状如前,苔薄白而润、质淡,脉沉细而紧。良系络脉虽宣,寒邪久郁,阳伤而鼓舞无力。姑拟内外合治,助阳撇邪,宣通腠理。

制附子6g,生麻黄6g,细辛3g,香薷1.2g,荆芥9g,浮萍草6g,川芎6g,炙甘草3g.5剂。另以生麻黄30g,白芷30g,紫苏60g,浮萍草30g,煎汤滤过,倒入浴盆,让热气熏蒸周身(嘱以布单围覆,仅露头颈在外),至水不疑时洗浴,洗至水凉为度,每日熏洗1次。


四诊上法用后,周身汗出如珠,身半以下较多,精神顿爽,脉已转暖。内服方内附子、麻黄减至3g,熏洗方未变更,续用5剂。后经多次随访,汗液分泌已正常。

按语:本例因汗出游泳,寒湿外受,以致感冒而起病,推求病理,乃寒邪外道,卫阳被伤,血络痹阻,玄府不通,终成周身无汗达七年之久。因此在夏季,凑理不得发泄,表现出类似暑邪闭表的病状,。烦则喘呣"体若燔炭。,而在冬季则由于按理不通,卫气不能熏肤·充身、泽毛。而致形体畏寒,皮肤干燥、再结合脉舌,则本病系邪郁失表,而非实热,可以确诊。在治法上选用活血通络之药,取°疏其血气,令其调达。,为撤邪发汗创造条件并采取大剂内外合治,量重力专以助阳发汗,宣通
达表,至于温浴熏洗一法,本于《素】司·阴阳应象大论》°其有邪者潢形以为汗。,这里借温热的刺激和药物的共同作用,疏通
按理,宣发邪气,促使皮肤血管扩张,汗腺分泌la盛.如此内外配合,达到相辅相成的治疗目的。
(选自江苏医药一中医分册,1978,2 5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