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之窗——著名画家王学辉作品欣赏

 风影墨客 2017-05-05

新中国以来,中国山水画在许多既有传统功力,又主动借鉴西方绘画合理因素的山水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山水画从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创作出了许多无愧于时代的山水佳作,为我们开辟出一条可资借鉴的探求之路。然而时风变幻,30年后,也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打断了原有的中国画时代发展探索之路,许多山水画家在“思潮”的刺激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举措,或以西方观念手法为指向,或以中西融合为存续,或以传统“以不变应万变”……一时间各种观念纷争不止,各种实验接连不断。转眼间又一个30年过去了,这三十年的多种探索,似乎没有取得我们所预期的好效果,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成就。也许是对中国画山水画以往的探索之路感到了困惑,也许是感到中国山水画探索走向出现了问题,近些年来,回归传统又成了广大山水画家的一种共识。然而,由于三十年间的思潮纷扰和手法纷争,此时回归传统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化理解,而众多的理解又无法整合为共识,外加画坛权威、理论权威的双重缺位,画家们更显得无所适从。

推动全省美术的提高,需要自己的率先垂范,这一点王学辉心知肚明,因而,他一方面加强对传统的再认识,另一方面每年都花大量的时间走进太行山、黄土高原等地写生,与十万丘壑进行对话,手不停挥,心不止想,心手相应,不觉间已有数百张写生产于笔下。北方画家心性笃实,喜留连于确定实在之事物,面对自然能正心诚敬,观察细致,一丝不苟。王学辉的写生,一眼望去便知是北方画家所画,敦厚、完整、确定、实在,显示出画家是一位认真、踏实、不惜气力的探索者。王学辉的写生,从大格局上看,应属写实路数,每幅作品从取景到造型,从观察到刻画,体察入微,从不放过任何一个能激起画家内心悸动的景物。他的作品可让我们的心灵顺着他画的坡道、野径飞入一间间农舍和一排排窑洞,飞上那一座座高高的山巅。不过,对场景细节的描绘,弄不好就会琐碎杂乱,使画面缺少艺术上的完整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王学辉采用“一级管一级”的办法,院墙、茅舍、柴扉等点景之物都服从房屋、窑洞造型趋势,形成一个团块整体,房屋、窑洞、树木等大的物象都服从于山形山势走向,和山体形成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这样一来,在秩序中安排物象细节,在条理中描绘点景之物,有效地化解了画面琐碎杂乱的危险。

山水画写生大致分为四类:一是把传统山水画造型结构向现实山石结构进行转化,印证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二是搜集素材,用钢笔、铅笔之类勾画画家所到之地最感兴趣和有用于创作的部分,以备日后创作之需;三是直接用水墨写生;四是悟对青山,切实感受,目识心记,了然于心式的写生,把切实感受默记下来,在创作之际随机应变。显然,王学辉的写实多是直接用水墨写生,此种写生在这几种方式中,既是最容易的,也是最有难度的。所谓容易,是指没有扎实传统功力的画家,在眼前山石结构的提示下,也能勉强勾勒几笔,实在画不出来的就大笔一挥遮盖了事,或者简单地做留白处理,马马虎虎堆砌而成;所谓难度,是水墨写生,几乎就是作品,在写生时既要考虑物象安排,又要一次性建立起笔墨关系,考验的是画家以往的笔墨功力和当下的组织画面的能力。王学辉的水墨写生,不仅重视对所画景物进行既“合规律性”,又“合目的性”的组织,也重视画面的笔墨关系,画面何处重,何处淡?物象何处虚,何处实?何处强调,何处省略?都要预先构思好,然后再下笔成章。这样的写生方式,就和那种仅有物象关系、而无笔墨关系的水墨写生拉开了距离,很好地实现了水墨写生的课题目的。王学辉的写生,十分注意内在的形式表达,并利用具体的物象来实现,道路、树木、房屋、山的外形线、结构线都被他巧妙地变成几何形式线的切割和构建,透过物象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这方面的努力。他作品中的许多动势线、趋势线、几何构成都是借用物象来完成的,不细加审视很难看得出来,因为他将这些形式因素都暗含在“不动声色”的物形描绘中了。

写生是联通自然、生活与创作的重要环节,二者不能互为取代。写生是从自然、生活中得到某种提示和启示,然后经过画家艺术构思的过滤,升华为审美含量更高的作品,作品一旦完成,就应脱离过多的写生感而成为独立的作品。时下,写生成为了一种风气,好山好水的地方都能看到画家的身影,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以写生代替创作的做法就有待商榷了,有些画家的作品就是写生的直接放大,作品看上去就是一幅未经提炼和取舍的“大写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