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个和议程设置有关的问题,你能答出多少?

 Rqhahaha 2017-05-05


【高频考点】

每周五推送

精讲基础丨延伸拓展丨解析考法

第02期


请拿起纸与笔,进入本期考点:议程设置




第一部分:考点解析

一、理论概要

议程设置的思想最早来源于政论家李普曼,在其《舆论学》一书中,他最早提出了“头脑图像和身外世界”的观点,区分了媒介现实、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并阐述了它们的关系。后来,科恩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媒介在告诉受众怎样想时可能收效甚微,但告诉受众该想什么时却效果明显。

1968年,麦库姆斯和肖针对议程设置的思想在北卡罗来纳的查伯尔希尔进行了总统竞选期间媒介报道对选民影响的一项调查,1972年又进行了同样主题的夏洛特研究,并于同年发表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一文,提出了议程设置假说。该理论基于两个基本的假设:一是各种媒介是报道世界上的新闻的必不可少的把关人(人们的接触范围有限);二是人们需要把关人帮助决定那些超出他们有限感受的哪些事件和问题是值得关注和注意的。


二、基本观点(必背)

①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 

②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③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其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 

④该理论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


三、理论发展(也是出大题的趋势)

①确认媒介议程和受众议程之间的因果关系。 

②“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

③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④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

⑤对“属性议程设置”(attributesagenda-setting)的概念的关注。 

⑥一些研究从受众角度考察媒介议程设置效果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四、复习注意

对于议程设置这个考点的掌握,除了包括上面列出来的三大块,还需要了解清楚该理论的特点、意义、局限以及相关的概念(如时滞、媒体间议程设置、议程建构、舆论导向等)




第二部分:考点延伸


【延伸思考第一点】

数字时代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嬗变

麦库姆斯曾指出,“在媒介系统持续变化的情况下,无论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基本效果是否会与几十年前基本相同,还是会最终消失,检验议程设置效果都将至少是未来一段时间里重要的研究议程。 ” 

新媒体为信息内容和受众互动提供了巨大空间,并且为受众提供了信息来源的 更多选择,这些改变将怎样影响议程设置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唐纳德·肖教授是这样认为的——

「议程设置事实上比我们当时研究的有限范畴更为广阔 。在人的一生中,最初的议程设置者就是父母,然后是宗教领袖或党派领袖,或是其他类型的领袖,或是兄弟姐妹,然后是你的生活工作环境,等其他。我认为议程设置理论正在吸纳所有媒体。议程设置不仅仅停留于老的传统媒体,同样用于观测新媒体。


【延伸思考第二点】

社交媒体中的属性议程设置

唐纳德·肖教授认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是共同运作,前者倾向于提供关于我们思考什么(which we think),后者提供了思考些什么(we think about some)。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议程设置的第一层是主题,第二层是属性(attributes)。

议题(issues)本身只是一些主题,直到附属其上的属性。受众先试从媒体获得主题以及最初的属性,然后他们去找他们的朋友、社会网络等,重新组织这些属性,将他们自身的属性与之组合。随着自媒体的崛起,在社交媒体社会,人人都是一个媒体。很多独立博客平台正在传统媒体与公民媒体之间重新分配权力。不会有很多人从社交媒体中获取原始信息,尽管有些人会,但这需要更多的事实和细节来补充原始信息。因此,议题变得更为私人化,并不仅仅是媒体议题,同时还变成了受众想法的一部分。这就是肖所说的融合(melding),同时融合了主题和属性。


【延伸思考第三点】

数字时代中的“反向议程设置”

现今有些研究提出了“反向议程设置”,即新闻记者可能对实际或想象的公共利益作出应对,因此,公众议程可以被看作是媒体议程的前提和影响。

对此,唐纳德·肖教授认为传统媒体依旧在设置议题,即使传统媒体也越来越关注受众想要阅读什么,如编辑网络报纸时会有很多的链接,现在它们会根据受众的兴趣重新安排新闻出现的顺序。关于一个特定主题形成了很多的推文,传统媒体就会去追逐这个主题,的确公众在影响主流媒体。大众媒体变得更像私人传播,虽然并不完全,它们对受众的兴趣更佳敏锐,进而影响到元素的选择、写作方式的选择等等。

在社交媒体时代,许多草根变得著名,因为传播通过连结人群正在给人们赋权,提供信息和社会支持,提供新的方式来组织、新的方式来传播思想。传统媒体可以报道社交媒体上的事件,但传统媒体并不会被彻底的置换,它们报道时,更像是将事件合法化。即使人们是用是用手机集合在一起,一旦集合便形成了某种事件,进而被传统媒体赋予合法性。如此,便突显出整个群体的合法性。虽然在社交媒体上也会有反反复复的集合,但是依旧不会被普通大众所关注,不会产生长期的主要效果,不能真正地引发社会变迁, 除非你能够在主要媒体上获得主要议题,并且保持在此。


延伸思考第四点:“媒体间”议程设置

“媒体间” 议程设置已经在传统媒体环境中得到证实, 在新媒体环境中,这一理论是否依旧有效呢?

如果在某个社会,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间存在巨大共识, 可能是一个非常僵化的 社会,如果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中没有共识,那将是一个非常混乱的社会。举个例子,在苏丹被分裂成两个国家前,人们就重大议题像是官方议程、政府议程、传统议程等没有共识,那就不是一个非常稳定的社会。

大多数议程是碎片化的, 但依旧在聚集。在公共舆论的调查中,排在第一、第二的议题可能依旧来自传统媒体。在未来,传统媒体的功能可能会进化成某种我们不熟悉的形态。麦库姆斯之前做过一项研究,低度网络用户与报纸议程的相关性是 .90 。而对于高度网络用户, 虽然似乎仍受到报纸议程的塑造,相关性就只有 .70。这是世界范围内的转型,大量权力被分散至单独的社区中, 我们发现其他人的想法和我们相类似,这当然是可行的, 只要我们依旧对国家、民族保持忠诚,得以维系军队及我们正在分享的很多筐篋中物。


【注释】

议程设置的第一层是“议程”(agenda)的传递,第二层是“属性”(attribute)的传递,肖提出的第三层是“感情”(felling,affection)的传递。





第三部分:考点问法


先来看几个2017年与该考点有关的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议程设置(武大、郑大)

2.属性议程设置(南大)

二、简答与论述:

1.议程设置理论中研究者通过什么研究方法确认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的因果关系?(中大)

2.结合理论所学知识,谈谈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假说可能需要哪些修正。(上外)

3.在网络社会,议程设置理论是否会渐渐消失?(北外)

4.简述框架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的关系。(北外)

5.议程设置理论中的导向需求。(人大)

6.议程设置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发生的变化与发展。(华中师大)

7.美国大选中,川普在社交平台大放厥词,传统精英对此嗤之以鼻,但最后川普仍然当选。试用议程设置或其他传播学理论分析可能的原因。(川大)

8.简述“媒介议程设置功能”,并结合实际论述之。(上交)

9.评析议程设置。(南大)


在德益家的集训班(含VIP)课程中,我们把第6题作了一次课后作业,这里选了一篇优秀答案,摘出了其中的思考框架,给大家参考讨论。(对了,我们的课程每周都有作业,每次作业都是一对一点评哦)

(一)议程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互联网信息的接触逐渐增加,传统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有一些形式上的变化,但是本质却没有弱化或消失。在对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方式上的变化可以通过目前受众对媒介的接触使用中进行总结:

1.设置对象主体转为大众传媒和受众

2.“反设置”的出现

3.媒体之间的议程设置

4.设置方式改变

(二)议程设置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未来发展

正如麦库姆斯所认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不会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而减弱或消失,而是具有了一种新的特点与新的发展趋势。其本质没有变化,只是设置形式有所调整。通过比较议程设置与以往的变化,可以推测出其未来一些新的发展:

1.设置主体多元

2.作为引导舆论的有效工具


【敲黑板】


在传播学理论中,可以说效果研究是理论假说最集中的部分,尤其是宏观效果论时期,学者们提出了包括议程设置、知识沟、沉默的螺旋、框架理论、涵化理论、第三人效果等等重要的理论。说得直白一些,这些在考试中出现大题的可能性非常高。

那么,这类经典的理论学说都会以什么形式来考查大家呢?

最简单的肯定是考咱们「记不记得住」,就是个常识问题,看你知不知道,能不能讲出来。另一种就是考「如何看待它」的问题了,这就不仅需要大家对该理论有全面的掌握,还需要对当前的传媒环境有深刻的认识。对于这种可能出现的比较难的问题,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个“问题模版”——某时代之某问题。此处,就是把这个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置于新的互联网时代来考量。至于具体会怎么考,其实基本上把上面四个延伸思考弄清楚就差不多了。

在这里先简单提示一下这类问题的解法,还是那句话:逻辑最重要要搞透彻「某时代之某问题」,一是要把某时代」的宏微观环境特征看明白,二是要对比去分析某问题」在以前和在现在有什么不同,通过找出其变化,来观察其原理,才能找到解决之道。

从历年真题来讲,无论是名词解释,还是简答题,或是论述题、材料分析题,有关议程设置的问题,都是容易出现的。所以,这里不再赘述题型,而是真诚地提醒大家,现阶段的任务,是把这个考点弄明白——它可能会怎么提问。所以,高频考点这个栏目,不打算给出答案模版,避免局限大家的思维。


【拓展阅读】


数字时代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嬗变与革新——专访议程设置奠基人之一 唐纳德·肖教授

PS:在我们的公众号“新传考研社”回复关键词“议程设置”,即可获取今天的拓展阅读资料。


点击回顾|高频考点第一期:媒介变革




【高频考点】

每周五推送

精讲基础丨延伸拓展丨解析考法


这是【集训班】的试听课

这是今年的【课程计划】

这是【德益宝典】的模样

这是【微课】的具体内容

这是三月的【论文】精华

还有个纯公益的【初试备考导学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