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浅析(十二)

 Karl 2017-05-06

文/离开


孔孟之道与王阳明心学第二篇

王阳明心学浅析(十二)

——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


三、王阳明的良知教学风格


(一)承传孔子教风

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庄子·渔父》)。

孔子学生曾子,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兮,咏而归(《论语·先进》)。

孔子赞叹不已,称自己与曾子志趣相同。王阳明也有同样的爱好:富贵犹尘沙,浮名亦飞絮。嗟我二三子,吾道有真趣。胡不携书来,茆堂好同住。


孔子的教学育人风格非常活泼,充满灵性,充分遵循人性的特点,让人性得到充分的伸张与解脱,没有宗教那种窒息的严肃与压抑。


王阳明也传承了孔子的教学风格,教学时,并不设一个高高在上的讲台,而是亲密无间地坐在学生中间,诵经讲授。有时与学生一起游山玩水,听风赏月,饮酒弹唱,置身于大自然,身心和谐统一,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良知苏醒,这是极为活泼、充满生命力的圣人教育方法。


我们可从其诗歌中窥见一斑:

“讲习性所乐,记问复怀腼。林行或沿涧,洞游还陟献(山献)。月榭坐鸣琴,云窗卧披卷。澹泊生道真,旷达匪荒宴……分席夜堂坐,绛蜡清樽浮。鸣琴复散帙,壶矢交觥筹。夜弄溪上月,晓陟林间丘。村翁或招饮,洞客偕探幽。讲习有真乐,谈笑无俗流。缅怀风沂兴,千载相为谋。”

这是一幅多么遐意的圣者盛宴啊!


在《传习录》里,王阳明高徒钱德洪,是这样描绘王阳明讲学盛况的:

四方来游者日进……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刹,徙足所到,无非同志游寓所在,先生每临讲座,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跳跃称快……

(二)传承中华祖师禅之禅风

王阳明的心学,充分吸收了中华祖师禅的思想元素,特别是深受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思想的影响,秉承了禅宗六祖以来祖师禅的风格。我认为,王阳明心学就是中华祖师禅的一种演绎延伸,更加踏实、完美地入世而又出世。


中华祖师禅是达摩西来,把释迦佛陀的血脉——如来清净禅,移植到中华文化沃土上结出的奇葩,特别是经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大力改革后,禅宗更加活泼,更具生命力。


什么是如来清净禅?什么是祖师禅?如果用酒来比喻,如来清净禅就是没有经过加工稀释的高度烈性酒,只适合少数人喝,一般人喝会烧身烧脑。祖师禅是经过一代代祖师们的精心调配、发酵,充分加入世间酸甜苦辣等药,酿造成社会大众都喜欢喝的甘甜香醇美酒,而王阳明又进一步深入地把儒家的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药方系统地酿制成良知心学醇厚美酒。

或问:“释氏亦务养心,然要之不可以治天下,何也?”


先生曰:“吾儒养心未尝离却事物,只顺其天则自然就是功夫。释氏却要尽绝事物,把心看到幻相,渐入虚寂去了,与世间若无些子交涉,所以不可治天下。”

王阳明在这里明确指出了儒家佛家的重要区别,儒家也讲修养心性,但未尝离开过世间事物,只是顺应它的自然天性,这就是功夫。佛教却要逃避世间事物,将心当成幻相,逐渐陷入虚寂中,似乎与世间事物毫无关系,因此说,它不能治理天下。

传说王阳明前世就是一个得道高僧,今世以世间将相面貌示现,继续开启与演绎圣人之学。

王阳明在江西为官时,命令打开一座寺院中圆寂高僧的关房,看到一位高僧留下不坏肉身与一张条子: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即是闭门人。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王阳明看后,吓出一身冷汗,也许这高僧今世转成王阳明入世间,来补上世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课,才算完满。


后来王阳明在贵州龙场开悟后,来到贵阳办书院讲学,曾写诗曰: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安。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在这里,王阳明用“月明飞锡下天风”譬喻自己是和尚再来,飞锡是指佛家和尚锡杖,代表和尚意思,这也可以成为王阳明前世的一个佐证。

在王阳明的良知心学述语上,有很多来自禅宗词汇。如:本来面目、心印、正法眼藏……王阳明诗曰:始信心非明镜台,须知明镜亦尘埃,这就是禅宗慧能与神秀偈语的词汇。后来又用明镜譬喻良知: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


又如王阳明说:只是一念良知,彻头彻尾,无始无终,即是前念不灭,后念不生。今却欲前念易灭,而后念不生,是佛氏所谓“断灭种性”,入于槁木死灰之谓矣。


这与禅宗《六祖坛经》中六祖惠能大师“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之语有异曲同工之处。


又如王阳明在江西写的《无题》诗末尾云:“同来问我安心法,还解将心与汝安。”这分明是套用禅宗初祖达摩与二祖慧可二人的对话用语。 

某弟子问自己不能切实修行的原因。王阳明说:学问功夫,我已曾一句道尽。如何今日转说转远,都不着根?弟子回应说:致良知,盖闻教矣,然亦须讲明。王阳明回答: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讲明?良知本是明白,实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在语言上转说转糊涂。弟子又说:正求讲明致知之功。王阳明又答:此亦须你自家求,我亦无别法可道。昔有禅师,人来问法,只把尘尾提起。一日,其徒将其尘尾藏起,试他如何设法。禅师寻尘尾不见,又只空手提起。我这个良知就是设法的尘尾,舍了这个,有何可提得?


少间,又一友请问功夫切要。先生旁顾曰:我尘尾安在?一时在座者皆跃然(《传习录》)。

这段分明是禅宗逗机说法,以有言显无言,直指人心,直指良知。


又如《传习录》记载:

先生锻炼人处,一言之下,感人最深。一日,王汝止出游归,先生问曰:游何见?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你看满街人是圣人,满街人倒看你是圣人在。又一日,董萝石出游而归,见先生曰:今日见一异事。先生曰:何异?对曰:见满街人都是圣人。先生曰:此亦常事耳,何足为异?——盖汝止圭角未融,萝石恍见有悟,故问同答异,皆反其言而进之。

可以看出,王阳明教学说法,尽显禅宗机锋和风格,三言两语,直指人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