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温经汤的临床应用

 AB向往神鹰 2017-05-06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实践中,结合大量的妇女疾病,摸索总结出了著名良方“温经汤”方剂,并记载于《金匮要略》中。此方根据妇女冲任虚寒、寒凝由经脉入里、形成瘀血阻滞的病机,经后人分型辨证加减药物,扩大了本方的治病范围,千百年来调治了女性各种疾病,解决了无以数计的妇人疾病疼苦,如果选制药物正确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温经汤组方:吴茱萸15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白芍药30克、人参10克、桂枝30克、阿胶10克、生姜10克、牡丹皮20克(去心)、甘草10克、清半夏12克、麦冬15克(去心)。用药量视病情调整。

 上十二味药用流动清泉水煮45分钟,取一碗汤液,每日三次温服。

  温经汤应用的理解:

  《金匮》原文大意:女人进入五十岁左右,受内外因素干扰、冲任虚衰,天癸枯竭,大多月经渐绝,有的因外寒或内热或郁愁或湿毒或外寒内热俱下等等致“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推究病因,除因环境、压力、忧虑、饮食不当外,有的属于曾经半产,难产瘀血停留少腹所致。此病又属带下病,带下一般指广义的妇科疾病。如因瘀血浊毒停留于少腹,致使腹满里急,营卫阻滞伤阴,促进体虚滋生内热,傍晚发热,额头汗出、手掌烦热。如果瘀血不去,新血又不生,津液不能上濡心肺,故见唇口干燥。岀现浊瘀,虚热、虚寒,虚实兼并、寒热错杂的复杂证候,使用温经方主要还是抓住“虚寒血瘀”这一主症。

 温经汤方中用吴茱萸味辛苦、性大热,桂枝味辛性甘温,两药合用,疏通血脉温经散寒为主药。当归、川芎、白芍养血祛瘀柔肝为辅药。佐以阿胶、麦冬、丹皮养血润燥泽五脏以清退虚热;人参、甘草益气补中盈元神。半夏、生姜为使药以温胃和中。以温为主,温中有润、有养、有清,补气健脾、滋阴养血活血并举,寒热齐用,进而气以通为顺、血得温则畅,本方妙用温养之药、不猛攻瘀滞,遁缓渐进温通气血,使新血生,瘀血散、浊毒消、脉通调,服药后正气归、邪气去则病症自愈。

  温经汤的临床使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对于妇科疾病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主要有镇静抑痛、消炎灭菌、扩张微血管、促进微循环,抗过敏、收缩子宫等作用。本方分型辨证加减,可用于多种女性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宫寒、经前期综合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腺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发育不良、部分子宫肌瘤、黄褐斑、痘痘、慢性盆腔炎、对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短期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等,也有较好效果。但如有些患者因思维观念或生活习惯难于转变,短期服药效果欠佳,也应中西医结合调治。

 温经汤加减:温经汤具有温通经脉祛散寒凝,化瘀养血生血作用。主要用于妇女体虚、冲任寒疑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紊乱、崩漏等证。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期有血块,时有烦闷发热,或便秘、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具体使用时如遇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防风或去桂枝换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作用;如遇气滞胀满、饭后胃不适者加香附、枳壳、五味子以理气消胀;经血色淡不止者去丹皮,加白及、炮姜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黄昏发热甚者,加银柴胡、葛根、地骨皮以清虚热、略有手脚麻木者加田七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