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经祖方—温经汤】温经汤为调经之祖...

 仁和堂老军医 2020-04-18
🌟【调经祖方—温经汤】

温经汤为调经之祖方,经少能通、经多能止,为妇人冲任虚寒、内有瘀血、瘀而化热、寒热错杂所设立,具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效,在妇科中应用甚广。✨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温经汤具有止血活血双向调节作用、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增加子宫血液灌注、恢复卵巢功能等作用。💡后世医家根据“异病同治”原理,拓宽其临床治疗范围,凡是由于冲任虚寒、瘀血内阻、或阳气亏虚、温煦不足、血寒凝滞的病变,无论病程的长短,病症的轻重,病变在脏或在腑,或四肢关节,只要病机吻合,方药对证,均有一定的疗效。💡临床中将温经汤广泛用于治疗虚寒血瘀型月经不调、痛经、经行头痛、崩漏、月经过多或过少、产后腹痛、产后恶露不畅、黄褐斑等中医病证,亦🉑️此方治疗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青春期后痤疮、卵巢早衰、慢性盆腔炎、雷诺综合征等现代医学疾病属虚寒夹瘀之证,还🉑️用于治疗男子精室虚寒、精少、精zi活动率差所致的不育症,以及睾丸冷痛、疝气等病证。


【原书主治】👇

原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此为妇人年五十所,七七之期任脉虚,太冲脉衰,经水当止。今下血数十日不止,乃属崩漏之疾。据条文“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结合年龄可知,证属冲任虚寒瘀血内阻。由于冲任虚损,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胞宫失养,故致崩漏下血,而见少腹里急,腹满,或伴有刺痛、拒按等症。下血数十日不止,耗损阴血,阴血不足,虚热内生,则见暮即发热、手掌烦热等症。瘀血日久生热,或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津液失于上润,故见唇口干燥。

[what] 既有瘀血,为何治疗用温经汤,而不用破血逐瘀的方剂?因破血逐瘀的方剂,重点用于瘀血不去的实证,温经汤证是因瘀血而引起的崩漏,且病人年已50余,气血衰弱,病属虚中夹实之证,故用温经汤温养气血,兼以消瘀,血得温则行,虚得补而正气旺,正气强则瘀自去,瘀去则崩漏亦止,是扶正祛邪之法。


【辨治思路】👇

1⃣️ 温经汤的辨证要点是,在瘀血内阻出现腹满痛、崩漏不止的基础上,兼有气血不足的症状。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主要表现。

2⃣️ 血得温则行,凡瘀血不属热证的均可适当加用温药,发挥祛瘀的协同作用。

3⃣️ 治瘀血内阻的崩漏,除辨清瘀血的部位、程度外,还要分清是否有其他兼证,综合而治。本方兼气虚,故采用温养、温通方法,达到祛瘀的目的。

4⃣️ 治疗妇科杂病同样应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病机相同,则🉑️异病同治。因此凡属瘀血内阻、冲任气血不足的痛经、月经不调、崩漏、不孕症,均可用温经汤治疗。


【方药分析】👇

方中吴茱萸得桂枝入肝经,温通血脉,兼牡丹皮则祛瘀;当归、川芎、芍药、阿胶、麦门冬皆为补血滋水之药,以生新血;人参、甘草补脾气;生姜、半夏降胃气,脾升胃降,则中土有权,五脏得养。

温经汤的组方体现了以温为主、温中寓养、活血祛瘀、气血双补、寒热并用的用药特点。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补养为主;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能使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养化瘀之剂。


【加减用药】👇

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气滞者➕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 认识温经汤证的复杂性和方药配伍的多重性可正确指导临床用药。温经汤不只是一首温经散寒方,还具有补气补血、活血化瘀、清热通脉之功效,临床🉑️治疗阳虚寒凝、脉络瘀阻证,亦🉑️治疗虚热证、虚实夹杂证等其他病证。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欢迎关注@核桃医生 ,学习更多中医知识[玫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