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历史上,皇帝听不懂大臣方言该怎么办?

 龙叔文馆 2017-05-06

Bongo Bong

来自脑洞外星人

00:00 02:38


我们都知道,中国那么大,方言那么多,不会普通话,出省就等于出国。那在古代中国,普通话还没有出现的时候,皇帝上朝该怎么办呢?


可以想象一下,乾隆皇帝在乾清宫上朝,底下大臣用各地方言跟他奏报。乾隆听完大臣的奏报后,估计只能回一句,你丫的找削啊。(乾隆祖籍东北)


图为乾隆


乾隆能避免这么尴尬的场景,全靠三种办法。第一个办法来自乾隆的好爸爸——雍正。雍正让官员必须学习”雅言“,也就是当时的普通话。


在全国推广雅言,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很多皇帝都推广这种办法。雍正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把学习雅言跟乌纱帽挂钩。从参加科举考试开始,童生秀才们必须在八年内学好,否则不能参加考试。


除了这个,清代的皇子学习的时候,必须要学会满、蒙、汉三种语言,为将来会见各国的大臣做准备。所以,可能是没有机会听到听到乾隆说:‘你丫的找削啊。”


图为雍正


雍正为了更好的推选雅言,雍正把自己老爹康熙写的《圣谕》搬出来,命令官员必须在当地推行宣讲。宣讲的时候要用官话宣讲,久而久之,百姓对雅言的接受也就多了。


另一方面,雍正在位期间,严抓贪官。为了防止官员贪污,严禁地方地方官员在老家当职,必须调往外地。这些调往外地的官员,除了请当地人教方言,每天规定要学一、两个小时,学到懂得当地的方言为止。这样一来,整个帝国从上到下的运转就不会出现语言不通的问题。


图为康熙


19世纪的时候,英国驻华公使曾在他的自述集里讲过,中国的官话不光是读书人懂,就连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也在使用。


当然了,在各个朝代,雅言都是不同的。现在的闽南语、粤语、河南话,当年都是各个朝代的雅言。选用雅言的标准也都不一样,明朝建国时,朱元璋原本想把老家凤阳的方言选为“雅言”,最后被刘伯温死劝下来,才改南京话做明朝初年的官话。



对于雅言学得不太好的,还有第二种办法,那就是写奏章,大家书信交流。自从秦始皇在全国统一文字后,中国就比其他国家免去了文字不通的麻烦。


不过,皇帝跟大臣的奏章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严肃,有些时候,就是一枚清新脱俗的段子手。


图为雍正跟大臣田文镜批的奏折,上面写的是: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对于离皇帝远的,写奏章无疑最合适不过。但如果是当面交流,也实在是困难。这时候就需要第三种办法:翻译。


不管什么时候,语言不通的时候,翻译都是最好的存在。明朝开国初年,朱元璋为了让底层老百姓更更好的反映意见,就允许他们到京城直接找自己。


可这些来反映问题都是全国各地,说什么方言都有的普通百姓。让他们专门去学官话也不可能,这时候就需要翻译的存在。


靠着这些,皇帝才能完成一次普普通通的上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