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区任县令,先后于江苏历任溧水、江宁、江浦、沭阳任县令七年;于乾隆十四年(1749)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四十岁即告归。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袁枚身为杭州人,虽在外为官多年,尝遍各地茗茶,最爱的依然是产自杭州的西湖龙井茶,《随园食录》中:“龙井茶,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每还乡上冢,见管坟人家送一杯茶,水清茶绿,富贵人所不能吃者也。”并在文中表明:富贵人也难以吃到的龙井茶,不但阳问人见人爱,即使在阴间,鬼魂也喜欢。

袁枚在《随园食录》中关于西湖龙井茶的品质、储存、冲泡品饮都有描述,在盛行品茶的当下,恐怕也是很多人难有的高度。
《随园食录》原文:尝尽天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然入贡尚不能多,况民间乎。其次莫如龙井,清明前者号莲心,太觉味淡,以多用为妙。雨前最好,一旗一枪,绿如碧玉。收法须用小纸包,每包四两,放石灰坛中,过十日则换石灰。上用纸盖扎住,否则气出而色味变矣。烹时用武火用穿心罐,一滚便泡,滚久则水味变矣,停滚再泡则叶浮矣,一泡便饮,用盖掩之则味又变矣。此中消息间不容发也。

小编自解:
明前西湖龙井当下备受追捧,其味淡古人已经有所描述;何况今天改良的龙井43呢,明前的鲜嫩幽香是今天品鉴明前茶的重点,滋味还是要清明过后谷雨前的最佳;
西湖龙井茶的储藏,可以放大到整个绿茶中来实践;低温干燥密封,买来的新茶不少干度不足,也就容易变色变味不易存放(新茶干度判别可拿叶片折断听脆声来判断);家中存放绿茶最好多层密封,减少从冷藏柜频繁取出次数,当然有条件可以纸包小石灰块定期更换。
龙井茶冲泡,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水最佳则是泉水;冲泡时间的把握尤为关键,玻璃杯切忌长时间(一分钟)浸泡;有条件建议使用盖碗,细细体验西湖龙井的色香味形,其过程甚是美妙。
关于西湖龙井茶冲泡,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冲泡心得,私信或联系小编微信个人号即可,稍后来个分享活动,来点儿礼物如何?
西湖龙井茶网
纯手工西湖龙井茶公众平台
以“在杭州,告诉你真实的西湖龙井茶”为己任。
迈入2017年之际,
我们开启“一起品鉴免费体验”龙井茶网络活动,
不论您在哪儿,
我们一起品鉴不同产区、不同时间、不同工艺的龙井茶
回复“一起品鉴”查阅免费体验活动
一起品鉴免费体验第二期会在绿茶上市初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