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老人告诉我们的养生常识

 战略与时政 2017-05-07


在这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时代,人们开始注重养生。而正是因为人们的需求,漫天遍野的养生方式,养生班,保健品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涌出,而各种养生的方式也逐渐开始流行。如:一天七斤水、一天一个苹果、吃素、以及汗蒸足疗等。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养生方式往往真假参半或者九假一真,更甚者,则是完全错误、误导群众。这些人、这些方式一直毁人不倦,这时我们不得不说我们需要真正的养生知识。而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是,真正朴实有益的养生方式却是我们曾经厌倦、不屑一顾的生活常识,那就是老人们一直唠叨的话!

:
    年轻时总是年少轻狂,对长辈们总是不屑一顾,他们说的话总是当做耳旁风。
    小时候最讨厌的季节就是冬天。讨厌冬天并不是因为冬天的寒冷,而是特别反感冬天的衣服,又笨又大,穿上棉袄棉裤就像一个草包。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母亲总是还不到特别冷的时候就给我穿上棉衣。对于这一点,我小时候非常反感,总是找机会偷偷地脱下,换上单衣。为此我没少挨母亲的骂,母亲常说:“你穿的少就把你冻坏了,等你老了就后悔了!”但是小时候的我总是毫不在乎。我总以为,穿的少我不也没得病吗。当时总以为母亲的话是危言耸听,所谓的冻坏根本是不存在的。直到学了中医后,我才开始意识到母亲常年的叮嘱是正确的。人的阳气在冬季是潜藏之时,护住身体阳气尤为重要,这时候需要保持身体的温暖。若衣着过于单薄,必会引起寒气入侵,年轻力壮之时或许没有察觉,而一旦年龄稍大必会疾病丛生。
    现在,一到秋冬季节,我都会注意保暖,但是若有急事保暖稍有不当,身体却能明显的感受到刺骨的寒风。而在此时,不由得感叹,身体已经不如以前,同时也对当年的任性后悔
    古代的衣服多数都是长袖,长袍,衣服宽大甚至可以护住脚面。虽然肥大料,但是对于身体的防护却是极其的妥当,能有效的挡住风邪的侵袭。


哪怕是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衣服虽算不上美观,但是当时的衣服对于身体的防护还算过关的。反观现在,各种稀奇古怪的服装上世,先不论美丑,有一点,对于身体的防护却有了大大的疏忽。对于身体的伤害和弊端也是逐渐呈现出来。
    典型的不利于健康的服装有露肚脐的,露腰的,露肩膀的,露后背的,露膝盖的,露脚踝的……更离奇的是那些奇葩服装设计师总想着在衣服哪些部位弄几个洞,仿佛洞洞沟沟的衣服能够彰显时尚。但是根本的一点,这些衣服再也无法起到挡风寒的效果,甚至这些破洞却成了疾病入侵的窗口。


(图片来源于网络)

许多父辈或者祖父辈的老人对于这种“时尚”反对甚至是批判。从养生和健康的角度来看,老人们是正确的。裸露肩膀、腰背、踝膝的年轻人,十几年或者几十年后大概率的会得关节炎、风湿之类疾病,疼痛或者麻木几乎是免不了的,而露肚脐的年轻人,很有可能让寒气进入脏腑,导致脏腑的虚寒。现在之所以这些人对于老人的叮嘱不屑一顾,完全是因为现在他们还年轻,气血旺盛,疾病一时展现不出来。而一旦他们到了“不惑之年”甚至更早,疾病就有可能缠绕他们。到时候这些曾经的年轻人又只能拿自己血的教训来教育下一代了!


    一个病号,是个女性,有一天和我谈起了她年轻时候的事情。她说:“现在我又腰疼又腿疼,一身病,其实都是年轻的时候造成的。年轻时我特别泼辣,喜欢骑摩托车,但是却又穿的十分少。街上的老人看到我穿的这么少还在骑着摩托车,就说‘姑娘,你这样可不行,穿这么少还这么个骑法,将来一定会得病的’,我当时毫不在乎,不以为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疾病逐渐展现出来,我开始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听老人的话。老人的经验之谈,都是他们经历过后的切肤之痛所得,对于而他们的叮嘱,由于我当初的忽视,却在我身上用时间来验证了他们的正确!”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对于老人们的建议经验我们何不耐心的接受呢?



    老一辈对于妇女产后的坐月子十分重视,而月子期间几乎也是女性朋友结婚后最幸福安逸的一段时间。在女性坐月子期间,不让下地干活,不让碰凉水,不能受风吹,还要保证饮食的营养等等。在农村老家,若有生子喜事,通常会有乡里乡亲送去鸡蛋和红糖。中国人对于坐月子的重视,这种观念,早已深入到国人的心里,也体现在生活中。这种观念展现了中国人伟大的养生智慧。
    妇女妊娠是女性身体再生的一个转折点,而坐月子尤其的关键。许多身体较差的女性,只要正常分娩且月子坐的好,身体往往会有着极大的好转。而一些身体健康的女性,如果不注重修养,往往会导致身体逐渐变差。
    曾见过几个病号,由于当年的月子没做好,或者是月子期间受了凉吹了风,导致之后的十多年身体虚弱,疾病缠身。其中一个病人当年十分健壮,是个女汉子,从没把月子当回事。她月子期间照样洗衣做饭,干重活。劳累和着凉自然是免不了了,因此,她的“不在乎”也几乎成了她身体开始衰弱的转折点。十余年后她开始感叹当年的任性,后悔当年的幼稚。因为十多年后的今天,她已经疾病缠身,想要重回当年,重新选择听老人的话而不能!



    时代一直在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对于审美的认识也与老一辈格格不入。在许多年轻人眼里一些老人反而成了老封建、老愤青。其中较为突出的一点就是流行的“减肥”,而各种减肥方式之中,最让老人们接受不了的方式就是节食。
    身边经常有一些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减肥后,发现体重没能减轻多少,但是却衍生了其他疾病,如胃痛、头晕、精神不振、面色苍白,甚至有的脱发严重。这都是由于节食或者过度饮食生冷水果导致的。首先节食使身体气血化生不足,经常的饥饿会伤害脾胃。中医讲“发为血之余”,脾胃已伤,气血虚弱,脱发的产生也是情理之中。
    现在许多人总认为自己肥胖,总想再瘦一点,但是他们的节食却实在是引起了严重的健康隐患。老人们常说“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年轻人对于老人的饮食方式不以为然,却逐渐走向损害自己健康的路上。等到自己意识到身体变差之时,方可体会到老人们的良苦用心。而老人们口中的生活常识又何尝不是他们经过多年血和泪的教训之后的总结呢?年轻人若不以为然,岂不是既辜负老人苦心又要重蹈他们的覆辙!



    总有些年轻人看不上医生这个职业,认为医生都是可有可无的骗子,他们以为,只要学会养生,世界上完全可以取消医生职业。
    这种观点经常可以听到,他们的观点能说明两点∶一是有此观点的人正年轻或者正值壮年,二是此人很少参与体力劳动甚至说是娇生惯养。一个年轻又很少劳动的人即便是想得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发出这种观点自然也可以理解。许多疾病缠身的人也都曾年轻过,都曾有过这种心理。
    对于年轻人而言,身体是骄傲的资本,但不是放纵的借口。年轻象征着健康,但只能保证年轻时少得病,一旦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减弱,得病的概率也会增大。一旦患病却须早治,这样才能尽大可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一些人自身得了小病不重视,想要自己抗病却导致疾病加重,这和历史上的蔡桓公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
    我们不要毫不在乎地老人的叮嘱,却又用时间来验证之前老人已经经历过的痛苦感受。客观地讲,现如今的养生不过是放纵过度之后的收敛。我们既然想要养生,何不从年轻时就接受老人们的教训,防患于未然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