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心停止

 小辉?? 2017-05-07
不再与感受和思想争斗,也不再与身体的本然抗争,让这种抗争在内心里停止,然后心的认知就生起了,这是四念住禅修所需要的一种能力——定。内心的抗争以及外在的争斗会消弱心的认知能力,因此,当那些内在无谓的力量停止时,心的清明认知就自动产生了。
内在的清明认知是最重要的,但往往被人忽略,人们在抗争与执着中消耗了几乎全部的心力,因此,觉知、观察和认知的能力则受到很大的限制。当外在的人我争斗与内在的各种贪欲占据了主导地位,真正能够觉知的认知能力便无法生起,这就是多数修行者无法找到内在觉知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心完全陷入在这种矛盾与抗争之中,于是天然的觉知能力就无法生起了。没有心的觉知参与,禅修就无法进行。因此,不论采用何种方法,先要让内在的抗争或矛盾的争斗大幅减弱或者完全停止,然后清明的觉知才会生起。认知是心的一种天然能力,这种能力是本有的,当覆盖它的二元对立的思维以及执着减弱或消失时,心的认知能力就升起了。
从根本上说,心的认知能力是不需要培养的,它是心本有的。但事实上,人的认知能力总是有限度的,原因是这种认知能力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其实,培养定力的过程就是一个去除干扰的过程,当去除了那些无意义的杂乱的心理干扰,心就能专注在一个目标上了。定力的修行,究其本质就是让杂乱之心停止,当修行者了解到这一点,定的修行就变得较为容易了。
因此,在定力的修行中,重要的是让心的追逐停止。如果能在实际的修行中了解到让心停止是什么意思,禅修者就能对定力的修行有一些本质上的领悟。让心停止是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传统的禅修把定力称为止禅的原因。把心止于一个目标,例如呼吸,其他妄动的心就停止了,这是停止心的方法。
只要心在那些无谓的世间追逐与争斗中停止,所有的内在矛盾也就停止了,于是心停止了内耗,因此它也获得了力量。正是这种矛盾的争斗造成了内耗,从而让心疲惫和走偏。内在的争斗不能带来力量,而只能增加戾气。而内心聚积越来越多的戾气,会让心越来越杂乱。
让内心停止一切世间的二元思维或矛盾的争斗,内在认知就有了展现的空间。因此,四念住修行的前提是停止那些对世间思维或意志力的追逐,那种力量停止了,观察五蕴身心的实践才能展开。这虽然并不容易,但这是证悟佛法至高智慧的一项必要条件。有很多的修行者经历了多年定力方面的艰苦修行,所取得的
成就只是减弱或停止了对内外事物的追逐,这是定力上的一种成就;这一成就为四念住的观察铺平了道路。从根本上看,修行中所指的定力,就是这种能力,当心有了这种能力,观察五蕴身心的实修就能正确地进行了。
让心停止不是一个世间普通的概念,它有着严格的内涵与外延。停止的不是内心的全部,而是停止了那些无谓的内在心行,这种停止的结果是认知能力的提升。有经验的禅修者都会看到,当对受想行识的内心追逐有了部分的停止时,心就会变得更为清明。如果能在禅修中有这样的体会,你就会更趋向于培养这种停止——止禅。其实,定力就是停止了更多的内心散乱。
例如观呼吸。当你把注意力放在鼻孔的一呼一吸上时,其他无谓的心就停止了,你只看到呼吸,而没有别的,这就是开发清明认知的方法。观呼吸时,专注地看着一呼一吸是容易的,但这里的关键是能让其他的心停止,当你把心能够指向呼吸,禅修者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内在与外在的执着心理就停止了。训练定力,最根本的是要理解止禅的原理,这也是定力的理论基础。在行为上把心止于一点,而让其他的心停止,这就是训练止禅的方法原则。
在实修上,这也就是为何把定力称为“止禅”。让心止于一点,纷纭杂乱的心就停止了,而清明心就在这种心理环境下生起了,这就是停止心的含义。理解原理是重要的,之后就是训练,因为停止心并不容易,当你把这一原理运用于实践中修行五到十年,你才能发现让心停止并不容易。这需要反复地训练,在恒久的时间里反复地训练,把心止于一点,例如观呼吸或是观腹部的起伏。这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训练,但其实并不容易,心要从万般的杂乱中脱离出来,它才能纯正地止于一点上。
从那种散乱的心理中脱离出来,这就是止禅。而当止禅达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称这位修行者有定力。其实他的心只是停止了一些或更多的杂乱的心理,于是心更纯正了。当各种心理的干扰减弱了,心就更为敏锐,更为清明,心的认知功能也就能够藉此而扩展了。这种清明的心理的表现形式就是对万事万物具有很强的敏感度,具备这一能力的人,在佛法正见的指引下就能很快地证悟身心的实相。
具备让心停止的能力,心就有机会脱离世间的错误理念。在未证悟佛法的实相时,心虽然并不能真正地知道世间建立于人我之上的一切理念都是错误的,但具备这一能力的人能轻易地从各种世间的理念中脱离出来。心一旦脱离或停止于世间,这就是心的重生,它最敏感,也最清明,但它空无一物。正因为空无一物,所以它无有承载,这就是心的最佳状态。认知身心的真相“无常、苦、无我”,需要心的这种能力。
如是
2015-12-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