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是:超越生死

 昵称30232863 2016-03-29

彻底地观察身体,从头顶到脚底,再从脚底到头顶,观察整个身体的形态及其自然运行过程,可以发现,这些只是自然的元素与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例如吃下食物,肠胃里就在进行生化反应,然后血液把营养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无论从外在的发毛、指甲、牙齿、皮肤,还是内在的消化、血液、肌肉和骨骼等,这些都是自然的元素,依照它们本有的规律性,随着时间和内外环境进行变迁。
佛陀教导的核心之一,是要了解身体的自然属性,看到它在本质上只是“色法”,并不属于我。依照佛法的实修原则,禅修者要把身体的各个方面看清楚,直到完全认识到它只是自然的元素。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以及细节都是自然的元素——纯粹的色法,这一切都随着因缘条件在变化。
了解身体的这些本质,了解纯粹的人类身体,就能解除藉由身体而来的一切痛苦。本来,纯粹的身体并不带来痛苦,是心对身体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认为身体是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苦因。当人们以错误的方式看待身体时,心中就会产生痛苦与忧虑。观察身体,当其出生后,它就依照本有的规律,进行着生、老、病、死的演化。人类无法改变人体的自然属性,它总在生老病死中运行。人体的规律是客观的事实,禅修者越是了解这些规律,越是深入细致地观察,就越能看清身体本来就具有的自然属性。
在一切时中观察身体的自然属性,这种观察要非常细致,身体的某个部位,如果心还没有完全了解它的色法性质,就需要反复地观察和研究,一点一点地逐渐理解。行走时,站立时,坐卧时,饮食时,总之,身体的每一个时刻都是观察的机会。真切地看着它,以体悟其纯粹的自然属性。
观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从内到外,由粗到细,真正体悟身体的色法属性;这种体悟可以使心产生豁然开朗的觉醒。观察到了最后,呈显在禅者面前的,只有纯然的自然属性与规律,而身体,就只是这些属性。除此之外,就只有心,是心对身体进行着清楚的觉知。这种观察而形成的智慧称为“见法”,身体在心里成为“法”,而不再是身体,不再属于人或我。对身体这个层次上的理解,就是佛法的“出世间智慧”。
真实的禅者需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清晰而智慧地觉知身体的“色法”性质。如果能确实地达到这一点,就具备了出世间智慧。身念住的观察者,只把心放在对身体的觉知中,无论怎样的理念生起,不必理会它,只把精力放在对身体自然属性的觉知上。有时候贪爱会生起,身念住的修行者,对这些心法,也不必理会,只是带着觉知,研究身体的自然属性。在逐渐的对身体的科学认知中,智慧就会慢慢地积聚起来,这就是长养慧根,直到心完全了解身体的全部自然属性。
所有人的身体都具有同样的性质,它们都只是自然的属性。对于自然的身体,没有生也没有死,只有自然元素的变迁。如果心未能对身体的自然属性达到如此的理解,就无法逃脱死亡。但若能完全理解身体的“无常、苦、无我”,心中就不会再有生与死,这就是圆融的涅盘境界。
佛陀教导我们要了解身体的三个特性:无常、苦、无我,这就是著名的“三法印”。体证身心的三法印,可以把禅修者的智慧提升到至高的程度,也就能自然而然地放下诸多虚妄不实的事物,包括身体。在此生,最高的智慧就是发展对身心“无常、苦、无我”的认知。这方面的智慧,可以断除一切痛苦,超越生死。在世间,没有同样的智慧可以与其相比。
对于修行者,只要修习身念住——观察身体的自然属性,心就会变化,智慧就在逐渐地积聚中。无论心中出现什么,都不要管,只把身念住摆在首位,当成最重要的事情。禅修的唯一目标是身体,从它之中发现“法”。“法”就是法则,身体就是自然的法则,它不是别的什么事物,也不是人或我,它在本质上只属于自然。当它生起时,只要知道那是“法”,持续地观察研究,让心完全彻底地了解身体的这个本质属性,这就是正确而如实的佛法修行——积聚大智慧。
生和死是一对矛盾,痛苦和快乐也是一对矛盾,禅修中要不断地检验这些看似对立的矛盾。这些对立是一种规律,在世间,它们成对地出现。例如生与死,世人总是在这里发生错误,喜乐“生”而厌恶“死”,因此也对死亡产生大恐惧。禅修就是真正地看清生与死都是自然规律的结果,其中并没有人或我;只要看清了这一点,就没有恐惧——这就是科学的身心观。
对于真正的智慧而言,生与死其实只是假相,但对未实证佛法智慧的人,生与死则是真实的。当身念住的禅修者获得了智慧,生与死就只是“法”,它不会引生恐惧与痛苦。佛陀说“法尔如是”,这是最科学的人生观与宇宙观,世间所有的事物,包括身体都是自然规律。规律就没有什么好与坏,只要能认识到这种程度,就能克服恐惧,由此也就超越了世间。
看清身体的自然属性可以获得大智慧,超越生死。在世人那里,在不具备这种智慧的人那里,到了最后,即使心不想放下身体,但身体依然会衰老直到死亡。无论如何,身体是留不住的,因为它本身就是自然,它的自然属性就是无常,而无常的规律是不由人控制的。智慧之人,要在死亡到来之前,必先看清这一点;否则,死亡的恐惧就会折磨心。
身体时时刻刻都处在变化中,这就是无常的规律;接受现代科学教育的人,很容易理解这一点。头发、牙齿、皮肤、肌肉和骨骼,它们正处在不断地变化当中,禅修就是体会这种变化,能体会到并真切地意识到,这就是智慧。例如视力,到了一定年龄,它必然地要变得模糊不清,这就是生物眼球的规律,它必然要如此,如此看待,就是科学的态度。在所谓的自己的身体上,要时时刻刻地发现这些无常变迁的规律,直到看到整个的身体躯干,所有的身体器官都是自然的现象,这就促成了智慧的形成。
身体就是自然规律的呈现,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很容易理解这一事实`,也不难在自己的身体上检验到这些科学原理。但多数人在根深蒂固的世俗观念面前,放弃了真正科学的理念。人们视身体是自我,忘记了它是生物的属性。人体每时每刻都在随着因缘稳定地衰退,这是一个不难看到的客观现实,但多数人总是不愿意看,不愿意接受这些客观规律在自身上的表现。人们反而愿意违背科学,要错误地把这些自然现象视为自我。
佛陀说“色无我”,这是佛陀最伟大的发现。他以智慧看到人类的身体(色法)都是自然的现象,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例如头发或牙齿,血肉及骨骼,都不是自我,只是自然的元素。做为禅修者,必须要清晰地看到这一点,这是如实而科学的态度。禅修就是科学,禅修者就是以科学的态度来校正世俗在身心方面的错误观念。当禅者真正地看清了身体的真实现实,他就能在自己的内在体会到佛陀的伟大智慧:身体确实不是自我,它只是自然现象。
对于禅修者,发展科学的理念至关重要。禅修其实是最严谨最客观的身心科学。真实的禅修者,需要不断地发展科学的理念,用佛法对身心的科学认知,去观察了解身体,直到完全看清它的终极本质“无常、苦、无我”。事实上,真正的禅修与科学是朋友;只要秉承科学的理念,禅修就容易走对路,就容易有进展。看着身体,如果有什么值得怀疑,就以这种科学的态度,以“无常、苦、无我”的标准来观察衡量身体。总之,彻底地观察它,研究它,直到完全地认清人类身体的终极本质。
对人类来说,出生是真实的,那么,死亡也是真实的。提请人们注意的是,在所谓的死亡还没有到来之前,彻底地看清身体的本质特性,于是,心就能视所谓的死亡为无物。这是一种超级智慧,有兴趣的人,可以从佛陀开示的“身念住”的修习中获得这种智慧。具有这种智慧,就能看清何为真实,何为虚妄,这种智慧能完全看清纯粹的身体只是一些自然元素的组合。人类之所以执着它,正是因为没有看清这个至为明显的事实。
事实上,即使是现在,身体依然健康,眼睛明亮,耳朵聪灵,总之,身体上的器官都还在良好地运转,同样需要看到它们的自然属性:无常、苦、无我。三法印的结论并不是针对衰老不堪的身体,事实上,不论是何种身体,年少年老,男人女人,任何身体在一切时中,都具有自然的属性,都具有三法印的特性。
开展禅修就要以科学的精神,以真实探究身体的本质为目的,如此的禅修才是正确的禅修。科学的探索身体的三个特点:无常、苦、无我,就能从中获得益处,这益处就是让心摆脱一切恐惧,看到真实的没有生也没有死的境界。

 

身念住,一条清晰而简单的禅修正道

 

身念住的修习内容就是观察身体,观察的目的是对身体的本质进行正确的认知。不断地观察身体本来就具有的“无常、苦、无我”的特性,就是正确地认知身体;这种认知过程,可以使心在根本认知得到转化,这个根本性的转化能消除执着。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身体本来的客观现实,可以有效地纠正对身体的错误认知。建立这个科学的认知,能够根除大部分的心理矛盾与烦恼。
观察身体所形成的智慧是一种出世间的超级智慧,此智最基本的一项功能是可以根除心理上的烦恼痛苦。心一旦了解到身体的客观现实,大部分的妄想就终止了。心不可能对着完全纯粹的大自然(包括身体)突发奇想,身体的现实告诉观察者,那只是一团很基本很普通的色法,给它加上太多的欲望,不现实也不智慧,甚至于是可笑的。对身体的局部和整体的一步一步的理解,可以中止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例如对身体整体骨架的观察了解,可以让观察者知道,所谓个人的现实,仅仅只是这具骨架,然后再加上肌肉与血液等。初次认识到身体的这一基本特性的人,也许会非常震惊;其实人们常说的自我,就其基本部分来说,只是这些。随着观察了解的逐渐深入,对身体的根本属性越来越熟悉,于是,内心中大部分的不切实际的欲望就永恒地中止了。随着这些欲望的中止,痛苦也随之止息。人生的痛苦均来自于欲望,但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需要通过身念住的修习逐渐积累起智慧。
身念住的修习就是观察身体的客观现实:无常、苦、无我。佛陀在《大念住经》的身念住部分,开示了六种观察方法。如果能依照观察,禅者会了解到,身体是心接触到的最基本的事物,它只是色法,具有“无常、苦、无我”的特性。这是观察身体后所形成的初步智慧,这个智慧的生起,意味着禅者已经解脱了一些较粗的因对身体的无知而带来的错误理念。
越是对身体的现实有深入的了解,越是能看到自己与生俱来的对身体的错误认知,也越能解除一些因对身体无知而产生的最基本的错误理念。禅修的深入就是一步一步地把身体的各个方面观察清楚,直到完全清楚地认识到它只是自然的元素,具有无常变迁的特性。
身体的整体及其任何一个细节,都只是自然的元素,佛陀发现它的组成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若能在禅修的观察中不断地深化这样的科学认知,禅者的智慧就会大幅增长,他就能把心从执着身体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人类对身体的错误认识是根深蒂固的,纠正这个错误认知,有着巨大的困难度。虽然从佛法智慧的高度看来,身体纯粹的色法性质至为明显,但众生却对其全然不知,多数人还对其科学而客观的事实带有抗拒性。人们只会把这个具有色法性质的身体视为自己。正因为这个错误认知非常深彻,所以修习身念住显得非常重要。对身体的错误认知,是禅修中首先要解除的第一个错误知见。
纯粹的身体并不带来痛苦,造苦的是心对身体的错误认知。修习身念住,就是观察身体的本质——这正是人们常常忽略的事情,以便纠正心对身体的错误认知。把身体当成自我,这是心理上最根本的错误,也是最大的苦因。所以身念住的禅修原理是,观察身体的无常、苦、无我,以纠正对身体的根本性的错误认知。众生的心,与生俱来地会把身体当成自我,这是对身体的错误认知,这样定义身体,痛苦和忧虑就成为无法根除的问题。观察身体,发现它的色法性质,当心见到身体的根本真相后,它对身体的错误认知就被纠正过来了。
身念住是一条清晰而简单的禅修正道,在《大念住经》中,佛陀对此有明确的开示。禅修者只要依照佛陀的指引进行观察,就有可能获得出世间智慧,把心从错误的理念中解救出来。
在身念住中,禅修的对象是身体,只要反复不断地观察整个身体,看到它是由四种元素组成:地、水、火、风。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地、水、火、风,或是组成人类身体的地、水、火、风,它们都具有同样的性质。只是因不同的因缘而聚合成不同的相状。这样的认知,可以建立正确的对身体的观念,清除心理上制造痛苦的一切源头。
心一旦看清了身体——色法,执着就消除了。这是我的,这是漂亮的,这是善的,这是恶的,我要拥有,我要成为这个那个。当心真正地了解到身体的终极真理:无常、苦、无我,这些错误理念都会消失。认识到达这个程度的心,将会生起巨大而超越的智慧;于是,心会逐渐地停止造作与执着,也会停止制造痛苦。于是贪、嗔、痴将会逐渐地减少,直到最后完全消失殆尽。

身念住禅修的基本要点:
1、身体的终极特性有三个:无常、苦、无我;在此三项中,只要选择一项进行观察就可以了。观察身体的“无常”特性较为容易。
2、禅修有五个要素:正念、正知、精进、如理作意、觉察力。正念、正知、精进,这三项是禅修观身的必要条件。发展出这三项能力,就可以修习身念住。“如理作意”和“觉察力”是辅助项目。
3、观身和平定心意要交替进行。不要只是观身,或只是平定心意。平定心意是指以定力或其他的方式,来消除对观身有影响的心理因素。
4、只观察身体,不观察心。修习身念住,只是观察身体的无常,而不涉及心的任何部分。关于这一点,佛陀在《大念住经》的身念住部分讲得很清楚。
5 、一切身念住的修习要点,均源自《大念住经》。禅修者若能时常阅读此经典中的身念住部分,就象佛陀在身边亲自指导你一样。

 

《大念住经》
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2500年前的一个圆月之夜,在菩提树下,佛陀发现了身心的终极本质,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发现。藉着这项伟大智慧的指引,无数的智者证得了身心的本质“无常、苦、无我”,把心从无穷无尽的痛苦轮回中解脱了出来。对于智慧的禅修者来说,这个解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不再参与痛苦而无益的轮回,从而把心提升到一个纯净至高的境界。
如果有人在观身的过程中清晰地体悟到身体的三个本质特征“无常、苦、无我”,他的内在就会生起卓越的出世间智慧,完全了知身体的本质,不再迷惑于人类身体的终极事实。藉着这个智慧,他可以摆脱生老病死的束缚。生老病死是人类身体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如果有人把它据为己有,就会受到这种自然现象的束缚。对于不明身体真相的人类来说,这种束缚是全方位的。很明显,人类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这种束缚的产物。

佛法的智慧直接针对人类所遭遇到的这项业力束缚。佛陀教导的身念住禅修方法,就是摆脱生老病死束缚的方法。本来,生老病死只是自然现象,这种现象本身并不束缚任何东西,只是人们的心错误地认为身体就是自我,这个对身体根本上的错误认知,往往会带给他无尽的痛苦。对于拥有身体的人类来说,身体是旧有业力所带来的一种无常现象;了解纯粹的身体事实,可以消除业力,证得智慧,止息痛苦,超越轮回。
证悟身体的终极本质是身念住的唯一目标。对于身体的生、老、病、死的流程,具备现代科学知识的人很容易理解和接受这项事实,这就为修习身念住,进一步提升智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科学告诉人们,不论人们的心是如何地执着身体,但生老病死的自然流程不会因此而停止或减缓。对身体发生的自然现象的抗拒或留恋,都不能影响身体的最基础的生老病死的现实特征。
身念住的修行提醒人们,身体的现实是一个必须要真实面对的根本事实。在此世间,如果你的心已经注定与人类的身体捆梆在一起,那么,如果愿意尊重科学,接受科学,你就必须尊重身体本有的生老病死的程序,清晰地观察这种程序在你的身体内部的发生过程——这正是身念住的禅修观察的项目。
对于智慧之人,事实上,并不需要阻止生老病死程序以及类似现象的发生,而是更好地接受它,进而看清它的本质。在这里,佛陀的指引非常重要,佛陀以伟大的智慧看清了身体的自然属性,把身体归入自然界。他在《大念住经》中这样教导他的弟子:“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佛陀清晰地观察到,地、水、火、风这些自然界的现象,在人类的身体上同样在发生;事实上,身体就是纯粹的自然现象。
佛陀说,色法中没有避难所。洞彻身体的生老病死的必然性,就能明白佛陀发现的“色法中没有避难所”这一真理。无常变迁是身体的真相,每时每刻,身体都在发生变化,这项变化的终点就是身体的现象必将终止的事实。人们可以认真地使用身体,但同时也应了解它生老病死的必然特性,而且要真正地看到,这是一个不可更改、不可逆转的既定程序。身念住的禅修,就是要从根本上看到这一深度。
色法的无常特性是至为明显的一项事实,事实上,不只是身体的特性是无常,一切世间的事物都具有无常的特性。“无常”是人类居住的世间所有事物共同具有的最普遍的特征。佛法的修行就是不断地增长这种了解,这就是智慧的积累过程。观察身体本身具有的无常属性,看清它的无常本质,心就会真正地获得智慧。这智慧可以使人以现实的观念看待一切事物,以身体本有的特性来看待身体。
在世间,身体需要饮食,需要休息,这没有疑问;但同时也应知道,身体的本质是无常。人们不应只停留在对身体的爱惜和希望上,而完全不对身体的本质进行了解。事实上,身体终有一天要离开,人们必须要看到这个事实。如果有心理准备,对身体的终极事实有科学的了解与研究,那么,如果有一天,当它要消失时,因为你对它的终极事实的透彻了解,你并不感到意外,也没有恐慌。为什么呢?因为依照佛法建立的“无常、苦、无我”的智慧,可以抵御世间的任何痛苦、烦恼与问题。
人们都很喜欢自己的身体,希望它永不生病、永不衰老,这是不懂身体性质的人的想法。所有人的身体都具有同样的性质,它从一生下来就在生老病死的规律中运行,没有一个人的身体会在生老病死的规律之外。当然,保护身体是世间观念中的人之常情,但在保护的同时了解它的根本属性,了解到它运转过程中必然的结果,就可以从身体的束缚中把心解脱出来。

身体对心的束缚是什么呢?是生老病死。因为不懂身体的本质属性,心就被局限在生老病死的简单流程中,这个流程不断地发生,就是宗教所称的“轮回”。其实本来并没有轮回,只是心发生了错觉,把自然的现象当成自我,于是轮回产生了。
生老病死的轮回给世间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原因在于,人们普遍地认为身体是我或我的,这样的认识,是注定会引生无穷的心理痛苦。禅修就是重新认识身体,站在佛法科学的角度,以佛陀制定的科学观察身体的新标准来重新认识和界定身体。通过科学的观察,给它一个科学的定义——禅修就是在内心重新建立起对身体的科学知见。
禅修中的身念住,类似于在内心建造一个真实而科学的认知基础。在人类的观念中,身体是每个人的根本,人们视它为生命,最可珍贵的东西。如果通过科学的观察认知,真正地知道了身体的本质属性“无常、苦、无我”,当使用身体时,当身体走到边缘的时候,你会知道它的原因。修行就是建立这样的智慧认知,这是一种出世间的智慧。智慧之人需要建立这样的对身体的科学认知,以防止心在身体的死生交替时产生迷惑。
如果禅修者能真正地洞察无常,他所着眼之处,就会见到所有的事物,所有的身体,不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具有无常的特性,所有的身体的基本组成物是一样的,所有的这些事物的运行程序是一样的,所以结果也是无可避免的一样,都注定会如此,没有例外。
了解身体的无常特性相当重要,如果知道了世间所有的事物都是无常,都是靠不住的,包括你自己的身体和所有人的身体,这会形成一个智慧,不再把世间做为归依处。你会理解佛陀所说的色蕴具有的特性:非保护所、非归依处、非避难所、是虚、是空、是无我。
当修行者真正地了解到身体的无常,巨大的安宁就降临了。在每一位禅修者的内心中,只要知道这一点,就足够抵挡世间绝大多数的烦恼痛苦。当身体的本来面目在修行者的内心建立起来时,智慧就被稳固地确定下来了。身体必定会消失,这是确定无疑的事实,了解这项事实就是智慧,这项智慧能帮助人们止息欲界的痛苦。
对身体本质的透彻了解所形成的这个深度智慧,可以导致完全放下身体。放下身体的含义是,以身体本有的特性来看待它,而不对其加诸更多不切实际的欲望。此时,依世间的理念,虽然身体还活在世间,但解脱于“地水火风”身体的心却已经抛离了身体的世间。这项修行成果的明显标志是,视身体本身是纯粹的自然之物。

对于世间的智慧之人,活在世间,最好的智慧就是以自然之物的科学观来了解身体,研究身体,对待身体。对于人人所具有的身体,一旦了解到这一程度,痛苦就无法再生起。正信而崇尚科学的禅修者,要不断地把心集中在这一点上,深度地进行观察了解,只要能确实地明白身体的本因:无常,这足以让心超出欲界了。
欲界是一个巨大的牢笼,囚禁着无数不了解身体本质的心。禅者一旦建立了对身体的智慧,就可以越超这个囚禁了他千千万万世的牢笼了。

 

辩识身与心

 

 在佛法的智慧中,纯粹的身体被认定为色法,而心(受、想、行、识)则被认定为名法。身与心也可以称为色与名。在色法的观察与理解上,欲界的人类存在着先天的缺陷。从终极的实相上看,虽然身体只是纯粹的色法——物质,但在认知身心方面,人类的智慧没有得到正确而科学的开发,他们无法把名与色分开。
人类身体的本质是什么?佛法的智慧称其为色法,这是佛陀从身体的根本组成性质上给出的科学定义,也是佛陀本人亲身证知的伟大真理。在这一点上,人类对此不甚理解,他们无法看到纯粹身体的色法性质,更重要的是,多数人并不愿意把身体列入色法的系列——这也是禅修中个人情绪上的一大障碍。人类更愿意把身体称为自我,并进行执着地守候,直到它瓦解。他们无法把身与心分开,其实,只要在此点上有突破,人类的根本智就能打开。
欲界众生不知身体的终极本质,所以他们的着眼点只在身体上,他们深陷由身体带来的欲望中。所以,尽管他们非常留意身体,也专注地研究身体,但却无法知道纯粹身体的色法性质。这里的众生更愿意把身体看成自我,由此理念而形成的所谓社会或世界,其实只是执着身体的系列理念下的心理产物。在这个世界里,色法被视为最重要的,因为这里的众生只能看到色法,欲界众生并不知道色法是与自我无关的事物,只是一些有形有色的自然之物,包括身体。
真正掌握佛法的人,有能力看到纯粹的身体——色法。当看到色法时,他也有能力看到纯粹的名法。这就是佛法的卓越之智,也是纯粹的身心科学。当看透身心的本质能力成为修禅者的习惯眼光时,身与心就转换成了“色”与“名”。色法与名法的基本性质在观察者的眼中已经成为真实的事实;在这样的智慧眼光下,名与色(五蕴)被看成是无我之物,禅修者已经体悟到了“无我”的真理。
用佛法的科学观来进行禅修的观察训练,直到看清色法与名法以及它们的区别,这是一种很高的智慧。名与色是完全从出世间的角度看待身心,如果站在世间的角度,受世间执着身心理念的束缚,人们是很难看到纯正的名与色。所以,在观察身心时,观察者要有一点越超的心态,不要从自己惯有的角度看问题,应该以佛法的正见来科学地指导观察的全过程。
人类对身体都有严重的执着,正是这种顽固的执着障碍了真正的大智慧,使他们看不到真正的色法。所以观身之前,最好问自己一些问题,以加强观察的效果。例如,为什么怕死?死的是什么?生与死究竟是什么含义?是谁在观察?人类的身体究竟是什么?向自己多问这些问题,也许可以引导你从纯粹的身心角度看问题,取掉很多包裹在身心外层的屏障。
欲界的众生,只在欲望的满足上用功夫,从佛法科学的角度观察身心,对他们来说还比较陌生。所以,观察身体,进行身念住的修习,这个活动可以提醒观察者,身体的现实是必须要面对的,陷入身心的欲望当中并不是聪明的生活方式。其实,身与心是两个部分,而不是一个整体,了解身心的终极性质,是开启智慧的核心。
在此世间,人类的心往往被身体奴役,无时无刻都在为身体操心费力,心形成的这种错误习惯,使它很难从纯粹地了解身心本质的角度来形成科学的观察。刚开始观察身心的禅修者,基本上都会受到过去这种错误心理习惯的支配,在这种错误的心理势能下,多数观察者很难把握纯粹的观察身心的要旨。要形成纯正的观察身心的修行习惯很不容易,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禅修的整个过程中,要以佛陀开示的《大念住经》为指导。
身体是欲界的核心,欲界众生把身体的暂时性的存在称为活着,而把身体的消失称为死亡。在他们的生活中,保持身体是最重要的。在这里,痛苦生起的原因基本上是因为身体及其附属物的存在与否。欲界的众生,如果要从这个“结”中解脱出来,需要深刻而全面地了解身体“无常、苦、无我”的特性。藉着身体,欲望不断地生起;由此可知,不了解身体的本来面目,是欲望不断生起的本因。如果欲望不能止息,痛苦就无法避免;而痛苦长期持续地生起,正是轮回的本质特征。其实,心完全可以不参与这个痛苦而无益的轮回之旅,这并不损伤心的任何实质,而带来的利益则是消除了长劫的起起落落的心理痛苦。
在名、色的观察方面,相对于名法,色法较粗,容易观察。刚开始学习禅修,先选择修习身念住比较好。专注地观身,对于普通的众生,这项观察并没有特别的难度,只要方法正确,有恒心地坚持下去就可以了。观身的具体方法,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进行了详细的开示,遵循佛陀开示的六种观身的方法,进行实际地观察了解,就可以体悟身体的色法性质。当禅修者真正地体悟到色法,名法也会跟着清晰地显现出来,于是他就可以彻见色法和名法了。

 

以佛法的大智慧解除生死的束缚

 

众生把身体称为自我,在此基础上,他们把身体的存在称为“生”,而把身体的消亡称为“死”。在身体结构存在的这一段时期,众生们称其为一生或一世。持有“断见”的众生,认为此生一旦结束,就一切都结束了;而持有“常见”的众生,则认为可以通过轮回来延续自己。
佛陀以智慧看到,身体只是色法,它时刻在做着无常的变迁。纯粹的身体是一种物质聚合体——色法,其在所存在的时期内,它依然只是色法——物质,而不会成为自我。对于这个特殊的物质聚合体,其聚合与消散,都只是物质界的现象。佛陀发现的这一真理,结束了“断见”与“常见”的论诤。

事实上,常见与断见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如果这一物质聚合体不与自我有关,也就无所谓“恒常”与“断灭”,人们也就无需再执着它的聚与合——生与死。身体就其纯粹的性质而言,它只是物质,即使众生把它错误地当成自我,它依然在依照这类物质本有的规律在做着无常的变迁。
色法是无知的,它没有知性,也就是说,它只是一团纯粹的物质。众生们正是在这一点上产生了迷惑,错把这具身体当成自我;所以,禅修中看清这一点至关重要。众生正是陷入了身体是自我这一错误认知而不能自拨,从而遭受无穷无尽的轮回之苦。佛陀以大智慧指点众生,让他们首先看清身体的终极事实——色法。身体就其基本组成元素来说,与大地草木没有两样,这就是身体的终极本质。了解身体的这一基本事实,可以终止与生俱来的错误理念,从而止息一切痛苦。

所谓一个人的出生,就是这个身体形态的产生,而所谓死亡,也是这个身体形态的消失。就纯粹的身体而言,它并不知道这件事,是心把身体定义为自我,是心认为身体的成形是出生,身体结构的消失是死亡。是心认为生与死是重要的,众生错误地把生与死的自然现象与“自我”联系起来了。
生与死本来是平凡的,它本身没有什么秘密,只是人类不明白它的实相,对其产生了执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史,没有人能真正地揭示生与死的秘密,只有佛陀在2500年前应世时,他才真正地把生与死的真相呈现给人类来看。
对人类来说,生与死的理念是一种非常错误的理念,也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理念。正是这个理念给人类世间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痛苦,佛陀指出,止息这种痛苦的方法就是了解身体只是自然物质形态的变迁。基于对这项真理的了解,人们就能止息从身体而来的一切痛苦。

对于欲界众生来说,虽然痛苦是心法,产生于心理上,但其根源却在身体。是心不了解身体的本质,才会不断地制造痛苦。心一旦了解身体的实相,制造痛苦的程序就停止了。显然,生与死只与身体有关,但心却不了解这一点。众生对朝夕相处的身体完全不了解,所以对生与死的自然现象执着万分,并由此而产生巨大的生离死别的痛苦。

因为心的认识问题,便把身体的自然现象看成是与自己有关的事件。禅修就是站在科学的角度,重新界定身体的性质,让心真正地认识到身体只是色法,与自我无关。当身体在智者的心识中真正在成为色法——自然的元素,生与死就完全地消失了。生死本来是不存在的,只因为众生们的认识有问题,才错误地制造了生与死的概念,并用这个概念来束缚自己。
禅修者如同一位严谨的科学工作者,他通过科学的观察,给身体一个如实的正确定义。这个观察的过程,也是在内心重新建立对身体科学认知的过程。建立此项科学认知,可以止息世间的一切痛苦心理。只要心真正地了解了身体的本质,从身体而来的痛苦就永恒地不再产生了。
身念住的修习过程,正是在内心中不断地对身体进行研究和了解的一个过程,这是一个真实而科学的认知过程。当对身体的“无常、苦、无我”的正确认知在内心确定地建立起来时,身体的一切问题可以得到完善的处理。心不再担忧衰老,不再产生伤害的心理,心完全以身体的本有状态来对待它。身体是色法,就以色法的方式来对待它,这就是佛陀所说的“如实认知”。当如实地认知到身体的本质,这项智慧将驱走与身体有关的所有痛苦,驱除由生死而来的痛苦是这项智慧的特别功能之一。
对身念住的修习者来说,认知身体的色法性质是一项最为安全的措施;如果能够证知身体只是色法,心当下就处在永恒的安全之中了。在此生中,建造这道安全措施,对禅修者非常必要,这比世间的权、钱、名誉、地位等要可靠,它会彻底地阻止伤害与死亡,这是世间的任何安全措施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只要有了这道安全门,心就能永恒地安住于平静中。世间所谓的生死不再能憾动你,因为你已经清楚地看到,生与死只与色法有关,且它具有无常无我的本性。这是身念住的最大成果,藉此智慧,可以完全彻底地中止生与死的错误理念,并止息由此而来的一切烦恼痛苦。

身念住的功能
1、可以看清真正的世间;
2、有限的时空并不是唯一的住处;
3、清楚地了解到人类世间的核心是身体;
4、只要看清身体是“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就可以止息一切痛苦;
5、真实清晰地体证到生死只是虚假的幻相,从而消除了一切恐惧;
6、整体地超越人类世间。

 

身念住

1、观呼吸
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呢?
比丘到森林中,或到树下,或到隐僻无人之处,盘腿而坐,端正身体,把注意力放在鼻端周围的区域,保持觉知,觉知呼吸时气息的出入。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就像技术熟练的木匠或他的徒弟,他在锯木时作了一次长拉锯,他清楚了知「我做了一次长拉锯」;他作了一次短拉锯时,他清楚了知「我做了一次短拉锯。」
就像这样,比丘入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长」,入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入息短」;出息长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长」,出息短时,他清楚了知「我出息短。」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感受全身而出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入息」;他如此训练自己,「我当寂止身体的行动而出息。」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观姿势
比丘在走路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在走路」;在站立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站立着」;在坐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坐着」;在躺着时,他清楚了知「我正躺着。」无论何种姿势,他都清楚了知。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时时彻知无常
当比丘来回行走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看着正前方或侧面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弯下身体或伸展身体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搭衣持钵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在吃、喝、咀嚼或尝味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大小便溺时,时时彻知无常;当他行走、站立、坐卧、醒觉、说话或沉默时,时时彻知无常。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4、思维不净
比丘仔细思考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的不净,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就像有一只两个口子的粮食袋,里面装满各种的豆类和谷类,诸如稻米、糙米、绿豆、豌豆、芝麻、白米;而且就如同有位能分辨这豆谷的人,当他打开这只袋子时,他可以看到里面所装的东西,告诉人说:「这是稻米、这是糙米、这是绿豆、这是豌豆、这是芝麻、这是白米。」
相同地,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自脚底而上,自头发而下,皮肤所覆盖的都是充满种种的不净,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头发肤毛,指甲牙齿,皮肤肌肉,筋腱骨髓,肾心肝脏,肋膜脾脏,肺肠肠膜,胃脏粪便,胆汁痰脓,血汗脂肪,眼泪淋巴,口水鼻涕,滑液尿水。」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5、思维四大
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就像技术熟练的屠夫,或屠夫的学徒,杀了一头牛并将它分解后,坐在十字路口。相同地,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的组成要素,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6、墓园九观
(1)比丘们!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已死一日、二日或三日,变成肿胀、瘀黑且溃烂,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2)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这尸体被乌鸦、秃鹰、猎鹰、苍鹰所啄食,或被野狗、老虎、豹、胡狼所咬或被其他种种生物所食时,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3)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骸骨、附着在骨头上的一些血肉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4)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没有皮肉、只有一块块血迹的骸骨和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5)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血肉不存的骸骨,以及连结骨骸的筋腱,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6)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一堆骨节支解的骨头,四散各处,这里是手骨,那里是脚骨;这里有踝骨,那里有膝骨;这里有大腿骨,那里有骨盆骨;这是脊椎骨,那是肩胛骨;又有肩骨、颈骨、下颚骨、牙齿及头盖骨,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7)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只剩下一堆泛白如海螺壳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8)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经过年余,只剩下成堆的骨头,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9)当比丘在墓园里看到一具被丢弃的尸体,骨头腐蚀成粉,他对自己的身体这么想:「确实如此,我的身体也是这种性质,也将变成如此,而且无法避免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就内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就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同时就内在、外在的身体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

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这就是比丘如何就身体观察身体。

 

二元对立是“苦”的普遍法则

 

  在世间,人们认为身心就是自我,在这个错误认知的基础上,自我感产生了;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基础上,形成了二元对立的理念。所谓二元对立,就是有与无、苦与乐、错与对、正与邪、兴与衰、荣与辱等。这种对立的理念其核心是自我,而自我产生渴爱,渴爱是痛苦产生的唯一根源。只要二元对立的理念发挥作用,每个人的内心以及人类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佛法的智慧就是通过观察身心,发现它的本质,从而止息这些二元对立的理念。当所有这些对立的理念被“无我”的实相纠正过来时,内在的苦就被完全驱除了,这是从根源上治理痛苦的方法。佛法的四念住,可以让观察者发现身心的实相,当实相显现时,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二元对立理念就暴露出它明显的错误。内在的对立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当这个对立被消除时,内心就获得了永恒的平静。
  在人类社会,这种世世代代把身心默认为自我的理念,深深地固化在人们的心理深处。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建立在自我理念上的产物。但人类社会本身并不观察和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他们只是自然而然地把自我感做为基础;而此后的一切物质基础和意识形态的活动,便建立于这个基础之上。
  禅修者在培育佛法智慧的过程中,需要深度地观察、研究身心,直到亲身体证到其终极本质。对人类来说,身心的问题是最本质的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福祉。而纯正的佛法禅修,就是秉承佛陀的智慧,在更深层次上发现身心的终极本质:无常、苦、无我。
  佛陀以智慧看到,世俗的智慧不可取,原因是它在身心的最基本问题上太过草率,把身心默认为“自我”,这是人类认知事物的习性。以佛法的智慧看来,这是一项关键性错误的原则问题。人类触犯这个错误的巨大代价,使人类一直处于一个怪圈中而走不出来。不论人类进化到何种程度,他们总是在二元对立的层面徘徊。这也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症结所在,但人们从来看不到这一点。
  而佛陀以智慧清晰地指出,这种在原地徘徊,既无益处,而只能制造痛苦与伤害的生活方式正是“苦”的基础。在这里,苦的意思是,在二元对立中不断地徘徊,而走不出制造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怪圈。因为对身心认知上的根本错误,于是产生了二元对立的理念,身心是自我,这个基本认知是二元对立理念的基础。
  佛法中所说的解脱,就是解脱众生心中二元对立的束缚。不认识身心的本质,必然地要在二元对立的规律中徘徊,如果能够深度地了知到身心真实而究竟的本质,就能超越二元对立,超越世间,超越苦界,也就超越了一切能够制造痛苦的心理基因。
  身心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但世人们却并不知道它深层的本质。佛法的禅修,就是建立在对身心进行深度观察与研究的基础上,以发现它“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在佛法智慧看来,世俗智慧的立基点是错误的,所以建立在这个立基点上的一切方式都是错误的。世俗智慧的错误集中表现在把身心认为是自我,正是这个错误,导致了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纷争、战争、毁灭、忧愁、恐惧等一切痛苦烦恼连绵不断。人类若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些基本问题,就需要借助佛陀的智慧,去发现身心的本质:“无常、苦、无我”。
  如果身体成为自我,巨大的生存竞争和恐惧不安就降临了。于是人们就想尽办法逃避或对抗它,但是,有谁能真正地逃得过身心的命运。只要身心的现实存在,只要身体被认定为是自我,真正无止尽的苦难和厄运就降临了。这就是为什么佛陀把轮回定义为“苦”的原因,把身体做为自我,立即就产生恐惧,恐惧吉凶难卜的未来,恐惧病痛与死亡。既怕已知的,也怕未知的,这就是人们的惯常生活。在这种二元对立的生活习惯里,在把身心当成自我的意识怪圈里,找不到真正的出路。
  五千年的文明史,法律、意识、改革、革命、战争,这些只能带来外在的变革,却丝毫不能改变人类命运的本质。谁能阻止真正的战争?战争源于每个人内心的自我感,而自我感之所以产生,正是源于把身心当成自我的错误认知。活在这个错误认识中,竞争、暴力与恐惧就无法真正地得到根除。
  外在的战争其实是个人内在的战争,只要每个人内心的“自我感”还存在,人们心中的自私自利就无法真正地得到消除,那么,竟争与战争这种极端化的自私自利的表现形式,就永远也无法根除,因为它源于人的本性——把身心当成自我。
  向外看,一方面,社会的分歧、争斗、丑恶、残暴处处存在,另一方面,友爱、互助、美好、和平也存在着,但有智慧的人可以看到,这看似对立的两面,随时都在转化之中。善的可以转化为恶的,恶的也有可以转化为善。善恶是一体的两面,只要一面存在,另一面就必然地要存在。这种二元对立所形成的局面,人类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真正解决其中的问题。
  佛法的智慧是教人向内心深处看,看到这个人类的模式是建立于二元对立之上,二元对立极不稳定,它们一直在变幻无常,每时每刻,二元对立规则所制造的问题都需要去解决,而解决的本身又制造出了新的问题,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种模式佛陀称其为轮回,而轮回的本质则是苦,它源于人性的贪婪,而贪婪的根源则在于把身体错误地当成自我。
  不论人类想出多少的办法,只要不能触及自我感,个人内心的忧愁、恐惧等痛苦就无法真正地消除;只要个体内在的这些问题存在,这个世界的混乱和不幸就会一直存在下去。不论是个体内在还是社会层面,这是无法根除的痛苦,因为它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佛陀称这种模式为“苦”的模式。人类的意识中永远有对立面,正是这种对立面在一直制造痛苦。为何有对立面?因为有人我之分,为何有人我之分,因为把身心当成了自我,并因此而产生了执着。
  如何才能让人类看到自己意识深处的这个根本错误,即把身心当成自我的错误,这是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因为人类的这个根本错误,后续的一切问题将无法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在这里,佛陀给人类指出了方向,他确定地告诉人类,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把身心当成自我。他教导“四念住”的科学方法,让人们观察身心,真正地看到它无常无我的性质。
  身体具有“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是佛陀最伟大在发现,如果有众生能够真正地体悟到这一真理,他就能摆脱命运的羁绊。佛陀的这一结论是划时代的,他整个地突破了人类的根本认知范围,从最根本上看到人类生活的问题症结。对于佛陀的这一重大发现,人类需要深刻地反醒,只要有人能正确地观察,他就不难看到问题的答案。
  人们或许认为,外在社会有着浮躁、焦躁、残暴、恐惧、贪婪等,但当你向内观察,你同样能看到这些浮躁、焦虑、恐惧、贪婪等。外在世界是内在世界的映照,人类能不能从根本上看到外在即是内在,外在世界的问题,正是内在的问题,内在的问题集中于一点,就是错误地认知了身心。
  因为人类这一根本性的错误认知,此后一切的问题就无法得到解决。虽然人类发明了许许多多的哲学理念以及政治、法律、道德、纪律等,如果不能涉及到身心的终极本质,不能涉及到自我感,所有的冲突和矛盾就无法找到源头。所以,人类几千年积累的人生哲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观察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在这点上去观察,就有可能彻底地突破人类的视角,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个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这是一个根本点,智慧之人必须在这一点上形成观察和思维。
  如果有历史眼光,能仔细地观察与反醒眼前和历史上发生的种种现象,人们就会发现,世间其实是建立在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理念上,而这些理念,集中到一点,其根本错误就在于它在辨识身心方面出现了原则性问题。一方面,人类为彻底地解决问题而努力不懈,另一方面,而人类却正在强化自我的重要性,而正是自我感制造了所有的问题。这就是人类基本理念的怪圈,人们一方面想结束问题,而另一方面却在不断地制造问题。
  如果这种基本的理念一直持续下去,人类就在原地踏步。不断地制造矛盾和问题,不断地解决矛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再制造下一个问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就是轮回,在解决问题和制造问题上的轮回,任何人也走不出这个痛苦不断循环的怪圈。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建立于二元对立的基础上,只要这种对立无法破除,内在的问题和外在的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认知的框架,从身与心的角度进行研究与认知,这是一个根本出路。在这方面,佛陀指出,认知身心的本质是“无常、苦、无我”,可以驱除一切问题和苦难。只要能够体证到身心真理,其他所有的问题都将得到圆满解决。不了解身心的“无常、苦、无我”,才是困扰每个人和世界的大问题。有智慧的人,必须于这一点上保持清醒。
一旦内心了解到身体的这三个特点“无常、苦、无我”,禅修者就能真正地看到一个清新的现实境界,佛陀指出,体悟这一终极真理的唯一方法就是四念住,这方法佛陀于2500年前在《大念住经》中有明确开示。
没有人能摆脱人类的大命运,除非他在内心给自己找到真理:无常、苦、无我。当一个人能真正地理解到这一步,理解到自己与人类共同的苦难都是源于不了解身心的真相,他才能真正地为发现身心的真相而奋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道路可以让人找到永恒的自由。

 

要看到身心实相,需要借助定力

 

禅修的唯一目的是看清身心的实相,在实际的禅修中,必须要有一定的定力才能实现禅修的目的。就象科学研究要借助于仪器一样,有些物质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而有些更大的,如行星、恒星及星系等,只有借助于天文望远镜才能看到。科学研究中,肉眼看不到的事物,需要借助仪器;禅修也是这个道理,当禅者无法看到身心现象的本质时,则需要借助于定力。

定力对于禅修非常重要,无数的经验告诉人们,没有定力就无法获得智慧,培养定力对于建立智慧是非常必要的。在培养定力时,先要暂时性地放下一部分欲望,让内心享有一定的平等度与自由度,这对定力的形成十分必要。定力意味着心有稳定度、有专注度、有自由度,如此才能从不同角度审视身心的事实及其潜藏于其中的终极真相。

在禅修中,欲望往往破坏定力,让心理不稳定,让心受制于欲望本身,这会使禅者难以稳定地专注在观察身心上。有些不太妥当的修行,过于强调内心平静;当内心平静时,虽然感觉会好一些,但这种对平静的喜爱同时也束缚了心,使心无法专注在观察中,反而使心沉浸于清净的感觉中,追求感觉上的享乐。禅修中这种细微的心理倾向要引起注意。

佛法禅修中的定,指的是在各种情形下都能明彻地进行专注地观察,而不是要平静的心态。虽然平静的心态有助于观察,但心的倾向不同,专注与平静是不同的。所以在训练定力时,先要确立专注是定的核心,无论如何,要培养专注,而不必追求平静,这就是说,必须把专注摆在第一位;事实上,当心专注时,深度的平静就会来临。在定的训练中,越是专注,定力越好。专注有度的区分,越是纯净的专注越好——只专注在一个目标上。

在观察目标时,定是心的眼睛。修练定力,目的是成就专注。有一些修练的方法,如观呼吸、控制念头、持咒、念诵佛陀的名号,这些都是为了使杂乱的心平稳专注下来。这些训练的目的如果放在为了强化专注,这就是正确的定力训练。多数世间的这一类型的训练,都属于定的修行范畴。
定非常复杂,几千年来形成了各式各样的修练方法,宗教的、非宗教的、甚至于体育运动员的训练,都是为了成就这最难表达的一种境界。其实,无数的训练,目都是为了使心在每个当下保持专注。无论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全神贯注,这种能力就是佛法中的定力;只要这个能力从训练中得到开发,将会为后来的四念住禅修打下基础。

世间的各种类型的欲望是训练定力的一大障碍。在世间,极少有人愿意放下欲望。其实,禅修的经验告诉人们,当能放下一部分欲望时,心就会产生专注,就容易形成纯净的全神惯注。不论在生活或工作中,人们都被世间的俗念控制,在欲望的圈子里打转,心对真正的事物既没有兴趣,也缺乏感知力,在强烈的欲望下,心很难产生纯净的定力。

欲望本身就是负担,人们的一生都是在它的奴役下生活,虽然遭受它的危害,但人们对其危害性却觉察不够。欲望的危害性是很不容易觉察到的,有些人总怕丢失欲望,以为放弃欲望就是放弃了利益,其实,从世间的角度看,放弃欲望,并不伤及各种利益,反而会使生活在层次提高。对于禅修者来说,对欲望危害性的认识需要专门地进行观察和认识。

欲望是一个无底洞,它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当一个欲望得到满足,下一个更大的就产生了。在欲界,所谓人生,就是满足不同欲望的一个过程。当有人能站在世间的外面时,就会看到这象是一个怪圈,人们毫无节制地在欲望控制下行为,而并没有接触到真正的事物,更没有接触到最为切近的身与心。人们错误地认为欲望会帮助身与心,其实,欲望是在残害身与心。崇高的修行者,都需要从这一角度来认识。

众生的心其实早已深陷在世间的模式中,在那种模式下生活,会让心的感知力缺乏,人们只是依别人或历史给他的观念生活着,他自己并没有睁开眼睛看一看真正的身心世界。当然,看透这些需要定力,定力就象是望远镜和显微镜,在定力的帮助下,禅修者才能看到自己的心是在受着束缚。在禅修中,定力无可替代,只有在它的帮助下,才能让心看到真正的事物及其本质。

减少欲望能增强定力,而好的定力同时也会提升禅者,让他在更高的层次上摆脱欲望的束缚。而当欲望越来越淡薄时,禅者才有能力站在另一个层面上看待事物,这正是形成观智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只有在原有的世俗基础上重复既有的模式。要观察和研究身心的本质,需要先放下一些欲望,至少让欲望得到淡化。不能一边观察和研究,一边深陷于欲望中。如果禅者的欲望未能得到真正的控制,禅修就不可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要认清身心的本质,需要先有定力,这就是定与慧的关系。而训练定力,需要放下欲望,这就是“止”的意义。当能放下一部分欲望时,心就会获得相当的定力。
身心的实相如此深奥,对绝大多数禅修者来说,现有的能力不足以看到它,所以必须要强化定力。原来能力不够用,就要重新训练,让定力增长。定力不只是其表面的平静,而是有内在的本质,定的本质是专注,不带欲望的专注,这种专注非常有穿透力,可以用来观察研究身心的真相。

定的作用是巨大的,可能现在的多数人并不熟悉定境中的那些情形。形成定力要放下欲望,成就专注。这里所说的放下,是暂时性放下,因为欲望不可能经由世间理念上的作意或简单地训练就可以放下,但禅修者可以通过正确的理解,暂时性地放下它。当有机会放下欲望时,情况不一样了,心清明了,心的专注度也增强了。
当欲望阻滞心时,心无法形成专注。观察和研究事物时,之所以看不到本质,多数时候是欲望阻碍了真相。在欲界众生的心中,欲望只想贪求更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但当禅者能暂时性地放下欲望时,他就能面对身心的问题,并尝试着看清身心的问题,这就是真正的观察和发现真相。

放下欲望的利益是巨大的;放下了欲望,就放下了沉重的包袱。单从定的方面来看,能放下多少欲望,就能成就多少定力。暂时性地先放下欲望,真正地面对事物,这是一种境界。在没有欲望支配的这一段时间内,学习、研究和观察就成为发现真相的一个特别有效的旅程。
放下欲望是非常有必要的境界,生活在欲望中就是生活在不真实中,生活在痛苦中。欲望是很不现实的,在那里待久了,人心就会变质,就会被欲望吞噬掉;在那种心境下,心看不到真实的事物。在定力的训练中,需要加入放下欲望的项目训练。连同平静也不要追求,只有纯净自然的专注伴随着心,这是禅修练习中的一项必修课,有些训练把这部分的内容称为成就平等心。

在没有欲望的驱使下,心只是随着规律做观察,在这种境况下,才能看到是规律在展现。没有欲望,心才能一窥事物的真相;身心以及所有真相都是在这种情形下展现出来的。

一点一点地放下那些心理包袱——欲望,这需要一个过程,当这个过程完成时,禅者的欲望淡化了,他会感觉心理上清明了许多,心的观察力也增强了,这会让他有一个能发现真相的心。这个心不被欲望占领,不被欲望污染,不被欲望指使,这就是说,心如果摆脱了欲望的束缚,它就具有发现真相的巨大能力。
基于这一点,追求智慧的禅修者,若要看到自己从未涉及的身心真相,先得暂时性地放下内在的欲望,成就定力,这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对于禅修者来说,如果已经建立了初步的佛法正见,那么,接下来就需要在这里用功——成就必要的定力;定力是走进实修大门必须要培养起来的一项能力。

 

《大念住经》

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大约在150亿年前,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膨胀,形成了星系、恒星、行星、卫星等现在的宇宙形态。现在,我们看见和看不见的一切天体和宇宙物质,都是那次大爆炸所产生的结果。人类本身,就是在这一宇宙演变过程中诞生的。
宇宙大爆炸仅仅是一种学说,是根据天文观测研究后得到的一种假设。天文科学家认为,突然轰的一声,在一个无与伦比的大爆炸中,诞生了无休无止的时间、空间、物质,这就是天文科学提出的宇宙大爆炸的学说。不论这个学说对宇宙形成的解释是否正确,但现在,时间、空间、物质这些人类所认识和接触到的基本事物,确实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环境。

身体由物质组成,身体在时间中运行,在空间中存在,这是身体的本质与生存环境的关系。依照基本认知方面的大原则,身体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中才能存在;相反,藉由物质组成的身体,如果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则是最大的威胁。人类无法接受没有时间,因为没有时间,则意味着死亡。当众生的心还无法透彻地看到身体“无常、无我”的本质,身体是自我的观念,将紧紧地束缚住每一位众生的心,于是,时空就是执着身体的众生必须要紧紧抓住的事物。

事实上,对某一位众生来说,时间总会在某个时刻嘎然而止,这意味着由物质组成的身体停止了在时空中的存在与运行,如果未能认知到身体的色法性质,恐惧就来自于对身体运行停止的担忧。对于身体,佛陀发现的终极事实是,它是色法,纯粹是物质的特性。物质的存在会受到时间空间的束缚,但心是非物质的,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就是说,时间和空间只针对身体的存在而言,对心来说,时空则没有意义。佛法认为,智慧之心可以超越时空,如何超越呢?超越的方法是,当通过科学地观察,看到身体的终极本质时,就可以超越时空。那么,如何看到身体的终极本质呢?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个方法——身念住。
看不到身体的无常无我的性质,就无法摆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对人类来说,没有时间是恐怖的,而具有充足的时间则意味着所谓生活的悠闲与自由。但人们似乎忽略了一点,时间对一个人来说并不是确定的,也许这个人的身体才三十岁,突然某一刻,时间对他嘎然停止了。这被视为是一项威胁,事实上,世间的每一个人,有意无意地,都活在这种威胁中。
有的人活的长,有的人活的短,这种生命的不确定而形成的威胁,时时刻刻都存在于众生的心中。但如果有人能以智慧看到,所谓生命的身体,只是色法的存在,也是一种体内生化反应的一个过程,那么,藉由热爱生命附带而来的对生命结束的恐惧就会消除。显然,身体成为人类恐惧和不可预期的心理紧张的源头。
在众生的心中,身体与时间紧密相连,有身体就有时间,没有身体就没有时间。显然,时间是心构建出来的概念,这个构建非常隐蔽,人类不易觉察。一个独立而具体的身体,其存在的时间被定义为一生,而此生结束之后,多数宗教认为有轮回——还有来生。从某种意义上,轮回的意识增加了心的时间预期;有了这一预期,有些众生也许会在最后的时刻好受一些。他知道会有来生,还可以继续他自己的所谓生命。虽然这还是在轮回的束缚中,这不是佛陀体证的究竟的实相——超越轮回,但宗教人士确实是这么解释轮回的。他们的这个解释,也许能够暂时性地止息一些众生心中的恐惧与痛苦。
身体在时空中运行,时空对人类来说,不会与别的事物有关,它是心构造出来的一种概念,只与身体的存在有关。身体是色法,它有自己的规律;心一旦能够透彻地了知到这个规律,它就安宁下来了。从生到死是一个定量,虽然有时间长短的区分,但人类这个身体必定有一个大致的时间量,而且重要的是,身体是色法,它必然是一个生灭的过程。不论是现在人类的断灭论或是宗教的轮回论,都包含着身体的存在与不存在这个问题。对人类来说,这永远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佛说,认识身体的色法性质,藉此而看清它是生物(色法)性质而非我,这是摆脱生死纠缠的最佳方法,也是心从色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的唯一方法。人类所称谓的生命其实就只是身体——色法,认识身体的本来面目是佛法科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佛法的智慧认为,身体由色法组成,它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完全自主的系统,它有自己的规律可循。人类的身体本身就是宇宙的一部分,由物质组成,所以身体本身必然地要遵循生物运行的规律。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是讲的色法的自然性与规律性。这里的“空”,是指自然规律,自然的规律是一种永恒存在,它不受任何人的指使,它只是依法则而运行。由于不认识身体的这个“空性”——自然规律,人类无尽的欲望产生了。但受制于时间的有限,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于是人类有延续身体存在的心理倾向,但这种延续,只不过是延续更多的生化反应,同时也延续了更多的对人生酸甜苦辣、爱恨情仇的体验。但这些生理与心理的事物,都只是无常的现象,生起总要消失,所以它们没有主体,只是虚幻的现象。
宇宙中所有的物体都在运动,身体也是。身体有体积,有重量,它时刻变化,在走着自己的道路,其实时间就是恒量这种运动过程的坐标。衡量的目标是身体,如果没有身体,时间就没有意义,空间也没有意义——这是人类创造时空的意识的初衷。如果要体现一个物质的生起消失,就必须引入时间概念;如果要体现一个物体的存在,就必须要引入空间概念。物质的运动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才能测量,也需要有一个坐标系,这就是时空。时空概念的产生,源于要测量人类所关注的物质的运行,包括人类身体本身。
时间的本质就是与身体和生命的关系,时间源于身体,与自我有关,这是人类构建的一个很隐蔽的社会思维构架。而时间的运行,其本质上就是衡量人生的长短。人类把心思都用于身体和时间,因而没有看到身体之外还有心。对心来说,它本身是无时间性的,心的无时间性是因为它不是物质,所以不用遵循时间的限制,只有物质的存在才有时间性。但欲界的人类,思考和行动都集中在身体上,他们并不了解身体的本质,所以在生老病痛中度过了一生又一生。当我们看到所谓的生存,只不过是生物的身体依循自然的规律在进行生化反应时,心在那一刻就离开了生与死,同时也离开了存在与毁灭。
从纯粹的身体生理角度来看,每个身体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在生、老、病、死的程序中运行,这是千年不变的现实,佛法的科学就是让心看到这个现实并超越它。身体的生物性质总是依循着一个自然的规律在运行;如果能从纯粹的自然规律来看,就无所谓出生、老化、死亡,它们只不过是纯然的规律在起作用。
身体是色法,在它之中只有生物规律无休无止地运行着;而在每一位众生的身体中,色法的这项规律都同样地发挥着作用。规律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事实,逃避和懦弱改变不了它的性质,但科学的认知可以提高心的智慧。当心能透彻地看到身体的“无常”本质时,它就会重新定义身与心,这项定义的结果是,心不再有贪婪与憎恨,也不再有痛苦产生,而时间在那一刻也导入了永恒——身心无我的真理,将为心带来永恒。
禅修称为内在的调查,就是观察与人类最贴近的身心真相。正确的观察方法,佛在《大念住经》中进行了详细的开示。如果有人能完全彻底地看清身心的终极事实,所有问题终将解决。看不清身心的本质,心总会产生预期,也会产生欲望,而正是欲望促使了问题的产生;欲望是人类所遇到的一切问题的根源。当心清楚地了解到身体的本质“无常、苦、无我”,欲望就会止息,于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消失。
所有事物,包括身与心本身都是按规律运行,这个认知可以使心获得释放,达致究竟的解脱。人类的任何一个闲适与自由的心境,都不能与完全摆脱生死束缚的宽广心境相比。真正的自由在五蕴身心之外——看透身心的无常、苦、无我,心将站在一个无比宽广的境界上;没有任何的束缚,身体不再造成束缚,心理也不再造成阻滞,那就是超越三界所带来的究竟的自由,究竟的解脱。

《大念住经》
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每时每刻,人们都在经历各种各样的感受,如果能够对这些感受保持正念地觉知,并依照佛陀提供的修慧方法进行修习,人们就可以不断地深化对这些感受的体验与研究,并从对自身各类感受的觉知中获得究竟的智慧。而这种究竟之智必将带领修慧者超越人类的知见,这种超越非同寻常,其最大的利益是你内在一切烦恼完全永恒地被止息。
向内观照,正念并细心,你会体验到各种感受: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如果你曾注意到身体上发生的这些感受,也许你就能体会到佛陀在阐述“十二缘起法则”时所说的“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当你留意感受时,感受就被你清晰地觉知到了。向内观照这些苦的感受、乐的感受和非苦非乐的感受,并发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特质,这就是实践佛陀教导的受念住。而正确地对禅修的实践,其结果是获得超越人类知见的大智慧——佛智。
时时刻刻,这三类感受都在你的身上发生着,如果心未注意到它们,你就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对感受没有意识,心就会延续本有的习惯,对这些感受产生贪爱与抗拒的习惯反应;但因为这些贪爱与抗拒多数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所以也许你并不知道。例如你对苦受产生厌恶并发展为抗拒,这样长期形成的心理行为,直到这个厌恶和抗拒成为你的一项心理习惯。人们一直在这样做,并使心受苦。佛陀揭示的一项心的规则是,抗拒使心受苦。所谓苦受并不是痛苦的原因,如果没有抗拒和排斥,苦受并不会导致痛苦。
留意并观照苦、乐和非苦非乐的感受,使心逐渐明白这三类感受的本质。首先是留意到这些感受,然后是对它们保持平静的心态;再次是接受它们的现状。接受即是能够做到,苦受被视为苦受,乐受被视为乐受,非苦非乐的感受被体验为此种感受。如果在观照的实践中能够面对这些感受,并细心地体验它们,如此深度地觉知,心会发现感受的三个特质:无常、苦、无我。同时,这样还会带来一项副产品,即大大减轻因抗拒心理所带来的痛苦。你可以立即在自己的身上体验,你若不抗拒苦受,就不会引生心理上的痛苦。
朝发生在身体上的感受观照,越细心越好,只是体验而并不贪爱和抗拒,这很不容易做到,所以反复地练习很有必要。无论怎样,只要你放舍所有的感受,立即会感觉到心理上的轻松,这是当下可以实践到的。只要你放舍,你就会体验到从痛苦中的出离。因为你以往的习惯深重,所以要反复地练习,留意各种感受并放舍它们。
留心地注意使你发现感受,而对各种感受的放舍,则会使心理轻松。你不必专意练习放松,只要对经历的每一个感受放舍,你立即就会经历深度的轻松。这只是一个开端,如果能够轻松面对感受,你才能真实地体验感受;放舍会使你对各种感受的执着减轻。
如果不执着,你不会有痛苦,这非常简单。在世间,众生早已养成了对感受的贪爱与厌恶,这源于人们并不了解自己的感受。你时时刻刻承载着各种感受但却不了解它,于是你在无意识中就在不断地培育痛苦。佛陀知道众生有着这样不良的心理习惯,所以他教导受念住,让众生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感受。如果不对感受产生抗拒和贪爱,你就不会经历痛苦。
持续地关注各类感受,你会发现三类感受,令人痛苦的,也有令人快乐的,还有非苦非乐的感受。由于人们有着喜乐厌苦的心理习惯,这种心理总是表现为对快乐的感受产生贪爱,对痛苦的感受产生排斥,对不苦不乐的感受漠不关心,于是,这种心理习惯就一直在引生心理上苦与乐的循环——轮回。
众生的心理只有两条路可走,就是在苦与乐之间摆荡,刚刚享受过快乐,可能会立即导入愤怒并引生痛苦。心理在苦与乐之间不断地循环,这已经成为众生心理的一个定则。没有别的路可走,所有众生在漫长的轮回历程中都是走着这条路,他们并没有想到还有另一条路可走,即摆脱这种苦与乐的循环。
人们并不明白自己所谓的生活其实只是在苦与乐之间摆荡,也不知道还有别的道路可走,于是总是在这种心理的摆荡中过着所谓的生活。而佛陀发现这种苦与乐的摆荡其最终的结果始终是苦,即苦是苦,而乐也是苦,为什么乐也是苦呢?因为在二元对立的意识中,乐有转化为苦的可能。
如果一个人能在日常生活中警觉地对感受保持念念分明,并不再对这些感受产生习惯性地抗拒和贪爱,他就会经历平静。苦和乐的感受在不间断地转化中发生,但你不为其迷惑,你知道那只是感受的事,而并不关乎到你自己,于是你就会获得绝对地平静。在苦与乐之间摆荡也许可以找到相对地平静,但这种平静会遭受破坏,如果你了解感受,你就不再为感受的各类现象迷惑,于是你就知道感受的本质是无常无我的,从而从痛苦和悲伤中抽身出来,这就是从感受中解脱。这种从感受中的解脱是绝对的,因为这种平静无法被任何事物破坏。
修习受念住需要三项能力:精进、正念和正知。因为你以往的习惯,感受是不容易引起注意的,所以要保持精进心,让心最好多注意到这些感受,这就是修习中的“精进”的含义。而注意到目标——感受,这是心的另一项能力,正念的能力。面对各种各样的感受,你能放舍它们,这会使你的心清晰起来,在这种清晰的状态下,你会发现感受也是一种精神现象,它具有所有现象都有的性质:生起消失。
当你反复地接触感受,并发现它的生起消失的本质后,你就不再对各类感受产生贪爱和排斥,如果不再贪爱和排斥,你的心就算有了智慧,因为你没有必要对一种不断循环的精神现象产生贪爱和排斥。
精神境界里的现象如同物质界的一样,所有现象都是生起消失,不断地循环和转换。如果你有经验,你不会对这些客观现象的发生产生执着,不执着就是不贪爱与不排斥。事实上,如果不了解感受的本质,你是无法做到不贪爱和不排斥的。贪爱和排斥总是在无意识中进行,你甚至于根本看不到它们是在不间断地进行。所以必须要练习,明明了了地对各种感受进行观照,以便发展出对感受真正了知的经验。
不了解感受就不知道苦或乐的本质,如果不知道苦与乐,你就会不间断地在苦与乐之间打转,而无法摆脱它们的束缚。接触到佛法,你才能知道这一门科学,这是心理上的科学,即通过对感受的深度了知而使你永远地摆脱心理之苦。
佛教中的“轮回”一词正是揭示出了这种不断发生在众生心理上痛苦的循环往复。因为众生并不知道苦与乐的心理现象是怎样发生的,所以在苦与乐之间进行着无止尽的摆荡,而无法摆脱这种艰难的境地。佛陀知道这种现象的本质,于是他教导众生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反复发生在每一个人心理上痛苦的不间断重复。
轮回的本质是苦,摆脱这种痛苦的重复发生就是摆脱“轮回”。当一个人的修行有了成就,他就能观察到感受的实相,而当感受的实相呈现时,没有人会再去执着各类感受。所有的感受都是重复发生的一种精神现象,心如果真正地了知这一点,就不再为其束缚,于是行者进入了另一种境界,超越苦与乐的境界,那是佛陀的境界。
世俗的痛苦是剧烈的,在此世间,似乎每天都有因剧烈的心理痛苦不能解除而自杀的人,而世间更多的人则是在无意识中不接受各种心理痛苦,但却在这种痛苦中日复地日地挣扎着。如果你关注精神层面上的痛苦与快乐的感受,并能坦然地接受它们,你就可以为自己的心找到一片新的天地。痛苦就让它痛苦,快乐就让它快乐,舍受就让它舍受;如果你能有这样的智慧,你就可以永远地不再遭受痛苦的袭击。
如果行者能耐心地承受各类感受,这即是修习的开端,这种安然地承受会使你对各种感受了了分明。一般人遇到痛苦的感受时会愤怒或生气,如果这样,你就无法研究和了解感受。所以,在研究自己的感受时要先有正确的态度,务必先让心能够面对感受,力争对感受不贪爱也不排斥,这就为你了解感受的本质奠定了一个基础。
即使只是一个正确的开端,也能为行者带来利益。如果做的正确,你立即会感受到超越苦与乐的清净心理,对每个人来说,这是无比向往的一种境界。显然,你不在世俗中了,什么叫不在世俗中呢?如果你不再对痛苦和快乐产生排斥和贪爱,就算不在世俗中,那是一种相当高尚的精神,与此相连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感。
佛陀在《大念住经》中说,对于修习受念住的人,当经历快乐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快乐的感受。」在经历痛苦的感受时,他清楚了知「我正经历痛苦的感受。」在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时,清楚了知「我正经历不苦不乐的感受。」在这里,佛陀明确地指出,在观照感受时,对每种感受要历历分明,并清晰地知道它们是何种感受。要知道这种是何种感受,你必须要先能接受它们,接受会使你不起反感和贪爱,这才能依照方法去修习。
最为稳固的心态是完全了解感受的本质,如果你完全彻底地了解了感受的本质,你的心就稳固了,因为感受的本质是无常,没有人会对一个无常变换的现象产生执着。如果你的心还有执着,你就会有痛苦,痛苦来自执着。只有当你发现了痛苦来自于执着,也只有当你发现执着的发生是因为你不了解感受的无常、苦、无我的本质,于是你就会集中全力来了解感受。对于感受,佛陀教导的方法是:“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观察感受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感受」,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当心完全地了解了感受的无常,于是所有的执着都会消失。对于智者来说,他不渴求任何一类感受,乐受或苦受他都能平等地接纳,因为他了解这是世间的本然,所谓世间的苦与乐,只是一种自然的转换,如果你的智慧能使心了解到这一点,这就是超越之智。藉此你可以提升精神,让心完全地超越世俗,即不再贪爱和排斥。
在经历痛苦或快乐的感受时,如果能坦然领受,于是你会经历心安理得——心理上的深度宁静。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修习,这很容易,例如感受到身体上的苦受,而你却不排斥它,反而是全然地接受了它,于是,你的精神上会立即产生一种放舍的感受,即不再被痛苦压迫,于是你体验到痛苦的释放。
如此反复地练习可以使一个人的精神得到成长,而成长壮大的精神会使心远离痛苦。在这里,反复地练习是很重要的,直到你能清晰地看到感受的生灭。感受的生与灭能使心明了宇宙间一切现象的生灭特性,这会使你真正地了知到宇宙间最为重要和珍贵的一项事实:无我。
以正念来感知每一个生起和消失的感受,就会发展出超越之智,而这种智慧可以让你避免贪爱和痛苦。如实观照感受,看到它只是一种现象,与所有的现象一样,它们都具有生起消失的本质,于是就能祛除心理上的痛苦。
如果你已选定感受为观照的目标,你就只是专注在这类精神现象上,不要再参杂其他的目标,专注地观照直到感受呈现出它的真面目。感受的真面目是什么呢?是无常、苦、无我。
如果感受的真面目展现出来了,禅修就算有了成果,这是当下可以体验到的;你不再遭受痛苦的打击,因为通过长期的专注修习,心已经完全了知到感受的本质,这就是智慧。而这项智慧的结果是,你不再被各类感受束缚,你已经有能力超越受蕴,这就是修习受念住的利益。

 

《大念住经》
比丘仔细思维这身体,不论置身何处或何种姿势,依身体组成要素的特性,他这么想:「在此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及风大。」

佛陀以智慧发现,人类所称谓的身体,其实只是“色法”,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构成。禅修是智慧,而获得这项般若之智的道路则是秉承佛陀教导的四念住方法,切身地发现身体确实是色法,由“地水火风”构成。任何智慧的生起都需要以科学为原则,修习四念住的过程即是一个进行正确探索,并发现身心真理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缘自觉知,亲身体验。如果探索者能够体悟到身体只是“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的组合体,那么,这种智慧将突破世间的一切束缚。

“地、水、火、风”是组成色法的四大基础元素,在这四大元素的组合之下,便有了一切的物质存在。而人类的中心——身体,也由此四大元素组成。四大元素在外相的表现上各有其本身的特征,可以做为观照的对象。

「四大」的基本说明

一、地大
「地」是最基本的元素,它就象大地一样,作为制造一切色法的基础元素。「地」是一种存在,在感受上,它的特征可以体验为坚实、坚硬。「地」是其它三大元素制造色法的基础。

二、水大
水大的作用是让色法粘结在一起,在观照上可以看到,人类的身体是一个整体的生物体,而不会分散,这便是“水大”的粘结作用。水大的相关因素是地、火、风三大元素。“水大”的特点是不能直接通过触觉觉知到它,而看到色法粘结在一起的状态,则可以得知一切物质的这种凝结作用的存在。

三、火大
“火大”的特质是温度,即热或冷。在人体里,“火大”可以通过测试而得知的体温,总之,一切事物都有自然的温度。

四、风大
“风大”指移动的特性,表现为物质的移动现象。它的作用是带动物质(色法)从一处移至另一处。它在禅修的观察中被体验为一切色法的移动。

从整体上看,四大元素立基于“地”,由“水”粘结在一起,其中存在“火大”与“风大”。

色法只有一种,由四大元素构成,它与思想、观念、善恶无关,与无记相应。与名法相比,只有名法才会与善恶等观念相应,所有的色法都是依靠四大元素生起。色法(人体)是欲望的目标,所以说它是世间——所有色法均属于世间。这里的世间指欲界,它是欲望的目标。由四大元素所组成的色法不能象烦恼一样被“四出世间道”断除,色法的存在只有依其规律而显示到最终的阶段。
身念住就是认识纯正的色法,如果你认为身体与生命有关,这证明你还没有认知到身体只是纯正的色法。灵灵觉觉的是心而非身体,能认知事物的是心,而身体只属于色法,它由四大元素组合体而成。
当把身体分为四大元素,并进行了长久的观察,禅者大致能够知道它的色法特征。这时,观察者基本上都会体悟到,所谓生死,无非所指的就是这个色法,而它只是由四大元素组合而成。四大元素与自然界有关,属于“地、水、火、风”。对于这个无知无觉的生物体,心知道它,但心不是色法。心有知道的功能,而色法没有知道事物的功能,它纯粹只是一种物质的自然存在。所有的事物,包括人类的身体,在最终的实相上都可归于自然界的“地、水、火、风”,从这个角度上看,一切的事物在此平等如一。

观「四大」的练习

一、地大
1、观察身体,它是一团形体,尝试着观察它的外界轮廓。
2、它是一切色法的最基本元素。
3、“地”的特征在感受上可以体验为坚实、坚硬,在观察上可以看到它是一种存在。
4、由「地」组成的人身的整体形态,是一切生理存在的基础。

二、水大
1、“水大”的作用是让色法粘结在一起,如人的身体是一个整体,而不会分散,皆由这种粘结性在内在发生作用。
2、它的特征可以从一个整体的身体形态中体会到。
3、了知所有色法中存在的这一物理特性。
4、体会这种粘结性,它是一种物理作用与存在,而此刻,它正表现在你的身体结构上。

三、火大
1、火大在人身上的表现是温度:热或冷。
2、可以思维所有的物体都有温度。
3、用温度计可以检测到人体的体温,可知温度是人体的一种最基本状态。
4、了知体温与自然界的气温一样,都是自然的最为基本的一项存在元素。

四、风大
1、物质移动的特性,
2、人身的移动,举手抬足,都属于这一特性。
3、而自然界的风也是一种移动,它可以带动色法从一处到另一处。
4、测试脉搏,观照呼吸,由此可知道身体中的这一类型的存在——动性,从而确认“动性”是色法的一种最为基本的组成元素。

相关提示

1、身体是色蕴,由四大元素所造。
2、在身体中真实地感知“四大”的存在。
3、对身体动作的细节保持觉知,以便认知它是“风大”。
4、观照“行、住、坐、卧”四个身体姿势,它们是由“地大”组成,由“风大”支持。
5、不论是男人女人,是老是少,所有身体皆由“四大”组成。
6、感知四大元素的性质与存在,就是感知真实。
7、这个练习由你自身开始。
8、遇到可感知的元素,可以确认它是“四大”中的某一种,并反复地体会它的特性。
9、四大的特性是自然的特性,不要把它与“人”、“我”联系起来,而应与自然界联系起来。
10、若你看到一个人,或看到一群人,你是否可以自然地把他们看成是由“四大元素”所构成。

11、“四大”属于自然界,把身体彻底地归入自然界。
12、佛陀用“地、水、火、风”这些质朴自然的字词说明组成身体的基本元素,正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身体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它纯粹是由大自然的元素“地、水、火、风”组成。

 

人类不希望把身心看成是一个暂时性的构造,而事实上,身心确实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暂时构造。在有限的时间内,身体看起来象是一个实体,其实它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人类习惯性地称这种变化为衰老。而心理似乎也象一个特有的现象体,其实它与身体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心理的变化较之于身体更快速。
身体的事实非常明显,在它存在的百年之中,是由条件支持的,空气、饮食、适当的气温等等都是它存在的必要条件。当然,心理也是身体存在的前提条件——没有心理,身体是不能行动的。当诸多条件具足时——因缘聚合,这些看似有实体的现象就会以无常变迁的方式存在;如果支持身心的条件消失,那么,身心将不会以目前的方式展现——身心的展现取决于因缘。
身心是自然的一个过程,其实它应该被看成自然的一部分,然而心总愿意把它们设想成具有主体的我——在自然之外的存在体——这是人类最主要的错觉。人类其实很不愿意把身心只看成是一个流动的过程——然而,佛陀的觉悟就是因为他发现了这一最朴素最自然的法则:身心无常。
不论人们目前怎样看待身心,它的法则永远是无常变迁,这是最高的自然法则,只要去观察,它也是一个至为明显的法则。一代一代的人从出生到结束,这种千古不变的现象充分地说明了身体的变化是自然的法则。但现实生活中,人们似乎对身心抱有永恒的观点,把身体和心理的聚合体命名为“我”——涵含永恒主体的意思。其实,这种命名,是人类整体错觉的表现,而一切的痛苦,都是建立在这个错觉之上。
人们希望自己永恒,至少希望人类永恒——这其实是自我永恒的反射。于是人们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注在这里。但是,就在我们命名身心为“我”的那一刻,这事实已经决定了,身心不可能永恒——这是由科学可以证明的自然法则。
当身心为“我”的理念建立之时,痛苦也成为一项必然。身体总要衰老,心理总要变化,但人们不希望它们如此,于是这种冲突伴随着人的一生——几乎是每时每刻,这种冲突都在上演。我们之所以看不到这种冲突的原因是,人们深陷在强烈的欲望所构成的生活模式中,而这种模式就是冲突。当看到身心的终极真理时,欲望就消失了。当人们深陷在欲望当中时,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就出现了——这也是佛陀发现的一项真理。
减弱和止息心理痛苦心理的方式是看清身心从本质上是变化的事物——它们本来如此。身心的变化至为明显,它一直在清晰无余地展现着,无论人们怎样看待,身心的无休无止的变化是一项永恒的事实,无常变化的规则蕴涵在一切身心行为中。这意思是说,无论怎样的理念,无论你怎样界定身心,它无常变迁的本质并不会改变。
也许在茶余饭后我们需要想想,生命属于“我”?还是它只是一个“流”。如果只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心将由此而得到解脱——为何要执着身心的各种状态?在这个流动的生命长河中——轮回,也许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假如能够关注身心的流动,看到身心的最深层本质,虽然生命的流动过程不会因此而改变,却因此而改变了我们的理念,让这期生命的旅程更加轻松自由,而所有的痛苦——包括最顽固的生死问题,将因此而有了解除这种痛苦的答案。生死一直是所有人迷惑而无奈的一个大问题,佛陀的最大贡献也正体现在这里,他的教导使无数的人从对生死的无知和恐惧中解脱了出来,这正是人们称他为大慈大悲的原因所在。
人类内在的痛苦与人类难以解决的问题,关键点都纠结在这里——身心,生死,这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解决所有痛苦的关键。如果能真切地看到生命只是一个“流”——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主体,所有的痛苦将离你而去,这是佛陀的教导。
平静地接受生命的本来状态——无常,不会比你刻意地违背生命的本质要欠缺什么。如此看待身心以及由身心制造的一切问题,将与宇宙的终极真理相符合,而符合最高真理的唯一酬劳是一切痛苦的消失。不论从任何角度来看,这都是更好更科学的选择。这里唯一的障碍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惯。
佛法的禅修就是认识生命只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这是生命的真谛,也是修行所要勘透的唯一本质。

试着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知身心,从以下几个方面体悟佛法:

1、接受存在于个人内部的一切思想和情绪;
2、从各式各样的身心变化中参悟身心只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3、思想和情感不能被如实承认和接纳,不断地与思想和情感进行斗争,这是观照无法进行的原因。
4、个人经验或人类的经验,都处在一个变动的过程中,如实认知这一最高真理,心将不会被束缚。
5、把个人的经历和感受认作客观的事实。每个感受、每个心念,每一个情绪的涌动,都要加以清晰地认知和反复地观察,以便确认其究竟本质。
6、禅修的过程允许怀疑,允许反复地检验,佛陀揭示的终极真理经得起时间以及任何诚实的检验。
7、世间对身心早有定义,它是“我”或“我的”,而佛陀则要求对其重新进行定义,定义之前的检验是必要和科学的研究过程——而这正是禅修的全过程。
8、外在的矛盾,要做为内在的矛盾来体认。
9、把现在的身心作为一个客体对象来认识。
10、连同认知本身、自由表达的本身,都只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11、情感显现以后,不要加以否定。个人情绪上的表现,往往被认为是个性化的不当行为,而不做为事实加以认证,这是禅修的障碍。
12、愿意承认自己经验中的矛盾、反叛与冲突,在承认之后的寂静中,观察它们的无常相。

如果确认身心只是一个过程,那么,修行者的思想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新的经验就是不再执着——内在外在一切矛盾与冲突的完全停止——苦的止息。

 

修持所需要的时间,远比我们想像的要长,其中的原因是,要真正地步上禅修之路,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引,而修行者学习与体会正确的禅修原则,需要花费漫长的时间与大量的精力。若对基本的佛法理论与禅修原则了解不够,修行者则极易误解佛法,并很容易进行错误的禅修,所以,修习原则非常重要。
禅修者不但要尽力了解修习的大原则,而且还要在现实的禅修练习中把这些原则实践出来。


一、外在即是内在

禅修者所能觉察到的心念,完全出于内在。人们对外在世界的认识、评价与批评,其实只是自己的心念而已。外界的事物从不会说它是什么,它们的意义都是心附加上去的。这就是说,外在所有事物(包括你自己的身与心),都是心给它们贴上标签——所谓外在的事物都只是心在某种境况下的认知而已。

基于以上认识,禅修者需要清晰地意识到,外在就是内在,这正如历代深入禅修的人所共同印证的“心外无法”、“万法源于心”,没有一个事物能够存在于心之外。
具有大智慧的佛陀真切地看到,没有事物存在于心之外,所以,他所教导的禅修只在心的层面下功夫,从不着眼于外在世界。外在就是内在,在佛陀那里,没有外在与内在之分,一切都只是心的分别。因此,所有的问题只在于心,这就是说,所有的问题都在那里了,只要对心有一个究竟的了知,所有问题都可一扫而空。于是佛陀建立的禅修课程——四念住禅修,建立在心的基础之上,这是走向智慧的必经之途。
是心给所有的事物附加上意思,而非事物本身的意思;如果心给事物打上错误的印记,渴望与贪念随后而生,执着与痛苦也由此而起。当修行者了知到,心可以认识真理,也可以制造虚幻不实之物。藉着这项认识,禅修者就可以深入心念之中,平复一切矛盾与冲突。矛盾和痛苦是从内心生起的,所以修行者需要从对内在的探索和了解中得到答案,以便止息痛苦。

二、提升内在的空间

每个人所能接受的事物与观念是有限度的,但当你看清外在的事物其实只是心的认知,并且这种认知随时都在变动时,你对所谓的事物的接受程度就提高了,你所能容忍的事物也会增多。你的接受度与容忍度越大,内心的空间也就越大,自在感也就越好——这是细心觉知自己内心的人都能体会到的真理。所有人都受制于心念,区别只是受制的方式与内容不同。当意识到一切事物都只是心制造出来的,那么,无论遇到何种事物,你的内心都有无限的空间与容纳度。
没有事物能存在于心之外,无论人们如何努力,都是在心的认知基础上。心的认知到达那里,那里就会被认知,区别只在于认知的正确与错误。每个人所能经历的事物,都是心的认知,没有在心之外存在的事物,也没有心之外的人生与经验。
禅修是看清心的一个修习过程。人们内心痛苦的原因是对心念抱有误解,当通过修持,看清心的真实情形时,误解被消除,那时,所有的事物从内在被超越——这是我们禅修的目标。

三、不要迷失在二元对立的窄巷中
心念本身不会有问题,只有当你把心念的内容对立起来时,困扰与问题才会产生。心念看起来似乎有矛盾,其实没有矛盾;观察心念的意图是了解心念,从而化解内在矛盾,只要内心没有矛盾,就没有痛苦。
当禅修者看到,每一个心念在无常的变迁中自行消失时,所有的矛盾在这一点上均告平复。心念的本质就是这样,从一面跳到另一面——无常,如果你看到,任何看似矛盾的心念均会自行消失,你内在所有的二元对立就开始消融,直至完全消失。
对禅修者来说,可能你并未体会到无对立的一元次心境,但你已开始接受二元对立,你开始尝试让内在的二面(矛盾)共存,对立并不是问题,它们可以共存,只要你能纯然地观察,停止分别之心,你就步上了禅修之道。

四、心念的本质:无常、苦、无我
修行者一旦能够观察到心念的生灭,就能放下心念,放下它的理由是,心无法执着虚无之物。现在,问题越来越清晰,执着只发生在你所认为实在的事物上,没有人去执着虚无。
观察就是用所有的注意力去整体地留意心念,这里强调整体而非局部,这是一种技巧。禅修时,你会看到各种念头,重点是不要迷失于其中。观察它们,观察不是分析;当你分析心念时,你是在执着的状态下认知它,在某种前提下认知它——已经受制于心念,这过程必定伴随着痛苦——由执着而来的痛苦。如果你只是觉知,让心念自动运行,它的指向必定是发现心念的整体形态:无常、苦、无我——三道解脱烦恼之门。
理性分析、觉知力是完全不同的心理形态,多数人所熟悉的只有理性分析。要警惕!理性分析的思维模式没有能力看穿自己本身的局限。

五、走出二元对立
当你不高兴时,你希望能够高兴,而当下正是不高兴,于是你的需求没有满足,而这正是痛苦的缘由——这需要细心去体会。其实,痛苦烦恼的原因并不在情绪的高兴与否,而在于你能否接受当下的快乐或不快乐。当不快乐出现时,如果你接受它,就能感受到另一番景象——更高一级的快乐,真正的禅修者体会的快乐。
快乐与不快乐是对立的二面,善恶也是对立的二面,如果人们只接纳这一面而排斥另一面,就掉在了二元对立之中——这是痛苦的源泉。同理,肯定之中也包含了它的反面否定;所以,当渴爱出现时——对快乐的渴望,修行者必须观察它,而不是掉入其中。敏锐的禅修者能够意识到,无论你的心制造出怎样的情形,你都是在二元对立中。人们惯于给自己制造需求,但任何需求,其中都会蕴含着它的反面——你所不接受的另一个结局——这就是二元对立。
是渴求制造了二元对立。如果不能从这种无止境的渴求之中解脱出来,就迷失在二元对立的窄巷中,非此即彼,路越走越窄,这是一条痛苦的道路。禅修者必须彻底认清渴求在制造低级的快乐时,同时也制造了痛苦,在开启道路的同时,也封闭了道路,它让心只停留在二元对立的层次上,在那里打转。在二元对立中生活,很容易形成心理纠结。二元对立是一个怪圈,需要看清并从其中走出来。

 

觉知力是佛法修行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觉知力被开发,正念与定力才能增长。只有在稳定的正念照耀下,身心的实相才能显现,而这是断除烦恼的必由之路。正文中提供的练习方法,目的是开发觉知力。
觉知是一种能力,而非知识;因此,你必须亲自操作,进行实际练习,才可能达成目标。这些练习的意义在于,修行者首先需要发展出超越普通人所具有的觉知能力,以便在卓越的觉知力引领下,发展出完美的正念与定力。我们知道,当觉知力强大、敏锐而稳定的时候,修行者的正念与定力才会稳步增长,而只有正念、定力与正知的完美结合,才可引发般若智慧——它是看清身心真相的最重要因素。当身心实相显现的时候,烦恼即刻失去力量,从而萎缩,终将完全消失。

一、完全熟悉出息与入息
1、对出息和入息观察纯熟的标志是,你可以很宁静地面对它;修行者平衡清晰地觉知出息与入息,觉知呼吸的长与短,粗与细等,而没有任何紧张感。如果你在面对呼吸时,感觉到你想控制它,或很紧张,或不舒服,说明你对呼吸依然不是很熟悉;要在它上面花时间,直到你很熟悉它,就象老朋友一样;
2、当你面对一呼一吸,你很平静,并对呼吸有贴近感,说明你的觉知力很好。继续发展这种贴近感,通过对一呼一吸的觉知发展这种贴近感;
3、如果你不能持续觉知,面对呼吸或其他事物时很容易疲劳,那么,你需要一些训练,以增长你的不急不缓的能力。培养觉知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佛陀教导的如实了知:出息长时,你了知出息长;出息短时,你了知出息短;入息长时,你了知入息长;入息短时,你了知入息短;
4、只有通过实际练习,觉知力才能被开发出来。勤奋地训练是达成这项目标的唯一途径。持续地觉知呼吸,细致地如实觉知呼吸的长与短,轻与重等,这是真实的修行。保持练习,觉知力会逐渐增长。

二、把觉知力放在呼吸上
1、如果你能勤奋地在呼吸上面练习,你会对它的长短、轻重有精细的了知。当心情激动或惊恐时,气息会变粗;如果心理宁静,气息会平顺。如果呼吸有所变化,你都能够觉知,那么,你的觉知能力会因此而得到加强;若你持续这项练习,对事物完全没有觉知的时间会很少;
2、呼吸很顺畅时,觉知力也会相当敏锐。此时,你会感觉到整个呼吸的能量带动庞大的身躯在起伏——这是呼吸能量在自然地作用于躯干。最明显的是胸部和腹部,如果你足够敏锐,甚至于可以觉知到头发末梢也有呼吸的能量;
3、觉知力增强以后,心会非常敏锐,它能自动搜索身体的诸多部位,哪里有生硬与紧绷,心会敏锐地感知到;敏锐的心会知道任何所缘,即使极细微的生硬与紧绷,它也能觉察到。如果觉察到哪里有僵硬,心会渐次调整,肌肉的紧张状态会不断得到缓解;
4、如此觉知,身体会逐渐变得柔软;当身体柔软时,心将会变得敏锐而光明。柔软的身心是很好的基础,可以使心进入更深的层次。

三、觉知更大的范围
1、身心柔软以后,呼吸越来越顺畅,你可以开始觉知更大的范围——觉知身体的其它部分。你也可以放下对呼吸的觉知,扩展你的知觉,当然,大多时候心会自动展开觉知。你可以选择腹部,也可以选择胸部。在你所选择的部位,觉知那里的振动或一起一伏,那是呼吸的能量;
2、你也可以找到更多部位,例如头发末稍;你可感觉头发末稍随着呼吸在律动,也可感知胸部一起一伏。这些部位随各人的情形会有所不同,你可找到你自己敏锐的部位,觉知那里的情形;
3、把知觉可以放到身体的任何部位。你可觉知呼吸的能量在头部,也可觉知它在背部,呼吸引起的律动在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存在——觉知它;
4、觉知时要细心、谨慎并很柔和。看着呼吸自己在流动,放松身体。

四、更深的觉知
1、如果你能够自如地把觉知力放在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说明你对觉知力的运用很熟练。如果身体的某些部分有疾病,在敏锐的觉知下,你会感觉到哪里的情形;
2、若某些部位有疼痛,感知到疼痛的部位就可以了,不要长时间地觉知病痛部位;
3、每个人的觉知点是不同的,有些人喜欢一直观呼吸,而有些人则愿意觉知胸部或腹部的起伏,或者其它部位。这里不必统一,只要以注意力敏锐地知道那里的情形就可以了;
4、不要用较强的意识力使劲地思维那些觉知的部位,也不要把注意力压在那些部位,轻松自然地感受你所关注的身体部位。

五、感知呼吸的能量
1、你也可以觉知整个身躯在呼吸能量的带动下整体地律动。让身体与心理完全放松下来,身体即不会有紧绷感,呼吸能量可以自由流动;
2、觉知呼吸的能量在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引起的律动,如此反复觉知,心将功夫越细致、敏锐并有安宁感;
3、心安定下来以后,你的觉知力会非常大且敏锐,就让它停留在那种宽广且敏锐的程度上。不论觉知的范围囊括全身,充满整个身体,或只是头发末梢,你只要感知呼吸的能量——不断地感知那种能量;
4、呼吸是一种能量,它驱动身体的任何部分。敏锐地觉知这能量在全身的各个部位,就停留在呼吸的能量上,越久越好,觉知力会自然增强。

六、觉知会让心在另一层面安静下来
1、让心维持在呼吸的周围,觉知你所选择的部位,只是觉知就可以了,不要存有让心安静下来的欲望;发展觉知力,不必要让心在现象的层面安静下来,只要觉知力增强到一定程度,心会在另一层面找到宁静;
2、在精细的觉知下,你可以体会到心的清静——心一境性。有些修行者可以体会到这一点,有些则不能。这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觉知呼吸以及呼吸的能量,让你的觉知能力逐渐增强。我们是训练觉知力,而不是追求宁静;
3、只要你力争把觉知力维持地呼吸以及呼吸的能量上,心会在另一层面上安静下来。此时,虽然心会从一个部位跳至另一部位,但心的本质是安静的——修行者可以体会到这一点。这意思是说,心没有攀缘与贪欲,它是自然的、轻松的,心在觉知时展现它原本的特性;
4、觉知会使心的本质展现出来,修行者只是觉知即可,无须多想。在对觉知力的练习中,心会自然地回归它的清净,展现它的本质。它虽是无常变迁,但其本质是纯粹的、宁静的。

希望离苦的修行人,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实践者。以觉知当下的念头为例,如果修行者能够看清念头的本质,他就不会跟着念头掉入境界里,于是修行者便可拥有轻松与自在。看清念头的本质——生灭,觉知力是前提。若具有清晰的觉知力,修行就不再是一件难事。如果觉知的能力很欠缺,人们只会随着念头滋生思想,这就是在念头中,受到念头的束缚。
在练习时,保持轻松是很重要的。有人或想,修行是严肃的事,于是紧张随之而来。放松心情,专注细致地觉知,耐心一点,多花一些时间练习。
这里只列出练习的纲要,提供修习的方式;提高觉知力,需要将这些练习付诸实施。应该明白,发展觉知力这一主题,若条件许可,练习得越多越好。练习是需要投入时间的,练习更需要有系统,有正见的指引。
虽然修行者可能精通佛法理论,但是,佛法的理论知识只是修行的指引,不是修行本身。只是阅读地图,你将不会到达目的地;同理,只是阅读修行方法,禅修者不会到达烦恼的止息。正确的修行程序是把闻思得来的智慧转化为内在的修行态度,然后身体力行。修行的本质是亲自操作,身体力行,直接与身心接触,而非透过文字概念或思想来了解身心的本质。
真实的修行需要违背你自己一直养成的习性,要决心摆脱只是停留在闻法与思法上的习惯;佛法的修行需要直接接触身心现象,在此直接接触当中了知它们的本质。所以,实际修行中,觉知力、正念、正知、精进则更为重要——它们不是概念,而是需要在内心找到的崇高品质。
这些练习虽然简单,但它需要你花费时间——这是修行的必要步骤。你无须花费时间成为佛学理论专家,但你需要用一些时间坚持这种练习。如果投入时间进行练习,你的觉知能力就会增长。只要你的觉知力被大幅开发,正念与定力将会紧随而来,如此你将看到身心的实相,而烦恼会随着你的修行逐渐消失——这就是实际修行的利益。

 

这里所提供的练习方法,其功能是有效地发展觉知力;发展觉知力是佛法禅修中最具意义的练习项目之一,敏锐的觉知力是观察身心实相所必须具备的多项能力之一。
佛法的功能是断除烦恼,禅修者需要具备一些实际能力,才能达成断除烦恼的目的。修习中所要求的每一项实际能力,都是心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开发依赖于正确的方法与勤奋地练习。凡有志于断除烦恼的人,需要逐步了解佛法的实修程序,一步一步地进入练习——这是真正的禅修。

发展觉知力的练习是正确的禅修练习,能为将来看清身心的实相打下坚实的基础。佛法的修行者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勇敢的实践者,禅修最重要的是按照正确的方法坚持练习;没有经过训练的心是无法成就任何事情的,修行者切忌不要过多地把心思放在谈论佛法上。对于真实的禅修者而言,佛陀教导的修行方法需要真实地练习,以便培育各项心理品质,最终看清身心实相。

佛法不是理论,佛教的禅修是在真实的身心上体悟无常、苦、无我的真理。如果修行者能够依照正确的方法修习,他终究会训练出必要的心理品质,诸如清晰敏锐的觉察力等。当这些内在的品质真正完整地建立起来的时候,也许就在某一刹那,他会体悟到身心乃至于世界的本来面目——实相;而当实相展现的时候,禅修者才能摆脱与生俱来的错误知见,从痛苦烦恼中解脱出来。

一、觉知可透视一切

1、在连续觉知下,禅修者不会有太多的想法。把心安住在呼吸上,清晰地觉知每一次出息与入息。对当下保持觉知,是发展觉知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2、觉知力是一种特别的能力,不同于思考,也不同于判断推理等。体会觉知,再体会觉知与其他心理能力的不同;

3、你越是能把觉知与其他理性能力区别开来,你对觉知力的认识会更深一步。清晰地觉知一呼一吸,它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理性思考等能力很不同;

4、把这种觉知的能力适当地运用在日常的任何方面,以觉知力取代思维、判断等,你会发现,觉知力可以透视一切现象的本质。当觉知力被大幅开发以后,禅修者会受益无穷,它可以引领你进入另一片天地。

二、觉知的对象与觉知力是不同的二种事物

1、藉着专注在一呼一吸上,你的觉知能力已经很强大。你会警觉地发现,呼吸是一种能量,而觉知是另一个;

2、若禅修者能够了知到觉知与觉知的对象二者的不同,这即是说,你能发现呼吸的能量是一个,觉知是另一个,大致可以确定,你已领悟了觉知;

3、觉知力已很敏锐而广大,它不只觉知呼吸的能量,而且对心的其他活动亦能进行有效地觉知;例如某些情绪,身体上的痛感,在清晰地觉知力下,这些变得与以前稍有不同;

4、心念若跑到其他地方,你也会觉知到它正在那里。禅修者不再强制地训练心神专一,藉着觉知力的开发,他已开始领悟专注与定力的精髓——心一境性。

三、由觉知力发展起来的正念与正定

1、修行到这里,你容易做到随缘;这即是说,不论心此刻在哪里,你不再强制它。心可以待在任何地方,而你却能处在宁静之中,这是真正的正定——八正道之一;

2、心在刹那间的变化,修行者无须用力便能了知它的种种情形。这时,你不再强求心念要集中于呼吸;心不论到达何处,你都能即刻觉察,这是真正地正念。禅修者的念力已经很强,能够时刻对禅修对象正念而不忘失;

3、不论你觉知呼吸,还是觉知身体的动作,你无需把它们硬性拉回到某处;你觉知到心在跑来跑去,而你并不执着它的任何一种情形;

4、觉察力、正念、正定更纯粹,更精确,更细微。心已经很敏锐了,它可以带领你进入禅修的核心——超越身心的工作。

四、广阔无垠的觉知力让心更加接近实相

1、这是更高一级的禅修训练,修习者可以觉知任何粗大或精细的目标,心可以停留在任何情形之中进行觉知,觉知的目标可以是一切,觉知力被大幅开发;

2、经过训练的觉知力轻松而柔软,它能自如地觉知,自动地展开觉知;觉知不再是一件费力的事,觉知力在任何情境下都是自发地展开。觉知力敏锐而轻松,好象是自动的,它能觉知到需要了知的对象;

3、觉知力到了这种程度,禅修者还会有烦恼显现。你会执着自己喜欢的,厌恶不喜欢的;但你却能发现,这些喜欢与不喜欢你都能够清晰无误地觉察,并了然于心。有些修行者到达这里,可能烦恼会有所增长,这是因为觉知力太过强大,而平等心与智慧没有与其平衡匹配的缘故。这不要紧,烦恼并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你能够以正念正知察觉烦恼——你的目标正在这里;

4、觉知力被大幅开发,心非常敏锐,也很宽广。许多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情形会不断地闪现出来,如果修行者的心喜欢攀缘,他会感觉到疲累。

五、真实的事物与概念无关

1、禅修即是培育必须的心理品质,然后在此基础上,从经验的层面上去了知身心的实相。禅修者通过觉知呼吸的训练,他的心能够知道何为真实,何为理论,并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当禅修者具有这个能力的时候,他的心不为佛法理论所缠缚,但却能有效地以佛法理论指导自己的禅修;

2、不断地进行觉知训练,禅修者会更清晰地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的区别,他有能力在当下把它们完全区别开来。理论只是理论,一种指引而已;而实际觉知到的事物,则是另一回事;到了这种程度,禅修者不再需要指引,而当下真正的觉知、正念、正定、正知会引领禅修;

3、此时的修行者知道事物,是完全通过他的觉知,而不再依照理论或他人怎么说,他的意志会因此而变得更为坚强。禅修者了知到,要对身心与一切事物有真正透彻地了知,你必须要亲自实践。禅修者已窥察到了真正的佛法与修行大道;

4、继续觉知,这将开启正知的大门。你对呼吸、身体、疾病、念头、情绪等有着清晰的感知,它们生起,你能亲身感知,这就象喝水一样,你亲自喝到了水,而你感知到水的温度与甜美,这些都是你自己亲自尝到的,而与概念与文字无关。

六、觉知引领禅修者进入实相的大门

1、禅修者不再依赖任何事物,他只是通过觉知而了知事物,这已成为习惯;显然,他已逐渐地远离概念,而切入真实的大门;

2、觉知力使禅修者不再象以前一样臆测事物,每一项事物都需要亲自观察检验一番。他检验一切事物,觉知一切事物的本质,他已经养成了这种心理习性;

3、必须在经验的层次上亲自检视身心,这是禅修者的标准。他不再依照听闻,而是把听闻也纳入了觉知的范围;此时,没有一个事物不在察觉力的范围之内。觉知力自动地搜索事物,检视事物,这是一位纯熟禅修者的品质。一切必须从经验的层面上去觉察而理解,这种能力的形成,将开启探索身心真相的大门。凡是由心臆造的事物,都会被禅修者抛在一边;

4、禅修者清晰地了知到,佛陀正觉的道路也是如此,不会再有别的了。佛陀亲自觉知事物,亲自感知事物,藉着这种清晰地觉知与稳定的正念正知,佛陀终于体悟到身心的本质:无常、苦、无我。这是佛陀透过觉知发现的真理,希望止息内心痛苦的禅修者必须要步上这样的道路。

 

如果我们遵照佛陀的方法实际观察“心”,可以观察到“受、想、行、识”这四个部分,佛法统称这四大部分为“心”。修行者只要向内观察,都能观察到受、想、行、识的存在与它们的运作过程,同时也会发现,在心的层面上,只有这四个部分——在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事物。

“识”是心的一个层面,它的作用是“纯粹认知”,眼与色、耳与声、鼻与香、舌与味、身与触、意与法相接触,第一个生起的是识。识是心的最基本功能,也是最重要的功能,没有识,心的另外三个功能——受、想、行就不会生起。看到事物,只是纯粹知道它的颜色与形状;听到声音、闻到气味…… 只是了了分明地知道这些事物,这是心的最基础层面——识。它的功能只是“识知目标”而已。

识是由根与尘相接触而产生的,这一点可以通过观察而得到证明。当视线与大海相接触,对大海的认识马上生起。当视线与船舶相接触,对船舶的认识立刻生起。当视线未接触到这些事物之前,不会生起这些认知,视线等六根与事物的接触是引生“识”的最根本原因。

识的生起依赖于“根”与“尘”相接触。当声音进入耳根,识的心理就开始运作,知道有声音来到耳根,这一部分的心只是纯粹认知。鼻子与气味相接触,鼻识即刻生起,知道有气味,知道气味的心识只是一个纯粹的认知,其中没有比较、判断、推理。舌与味道相接触,身与触相接触,意与法相接触,第一个生起的只是纯粹的认知——识。

“受”是心的一个层面。快乐的感受,不快乐的感受,舍受(既不快乐也不痛苦的感受)这三种感受可以在当下感知到。只要细心感受,这是很容易感知到的现象——我们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这些感受。

“想”的部分是心的另一个层面,回想过去的某一件事情,这是“想”在起作用,它是心的一个层面,想与感受和识有很大区别。只要向内观察,如果不陷入思想当中,“想”是一个比较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行”是心的一个重要层面,《清净道论》在解释“行蕴”时说:“有行作的特相,有发动组合的作用,以忙碌为现状,以其余三蕴为近因”。通俗地讲,与“行作”有关系的心理都包括在这里了。《阿毗达磨》把“行”分为五十个心所。例如触、胜解、精进、喜、欲、作意、痴、掉举、傲慢、愤怒、悲悯、恶作等。《阿毗达磨》把受、想、行、识四部分划分为两类,把“识”称为“心”,把“受、想、行”称为“心所”。平常人们所说的“心”这个概念传达的是:一个整体的心,一个坚固的心,由它来处理各种精神事件。《阿毗达磨》划分心与心所的意义在于,这种划分能更加真实在描述心。在一秒钟内,会生起很多种心态,看的心态,听的心态,等等,任何一种心态刚一生起,就会被刹那生起的下一个心态所取代。心是不坚固且变化无常的。心与心所同时生起(俱生),执行种种不同的作用。

《阿毗达磨》在谈到心与心所的关系时说:“诸心所是与心同时发生的名法,它们通过执行个别专有的作用来协助心全面地识知目标。心所不能不与心同时生起,心也不能脱离心所而单独生起。虽然这两者在作用上互相依赖,但心被视为是最主要的,因为诸心所必须依靠心才能协助心识知目标,所以心是识知的主要成份。心与心所之间的关系就有如国王与大臣。虽说「皇上来了」,但国王是不会单独来的,而时常都有随从陪伴。同样地,每当心生起时,它决不会单独生起,而必定有心所陪伴。”(见《阿毗达磨概要》第二章心所之概要)佛陀通过对心的观察,发现人们平常所执着的“心”,其实只是纯粹的心理过程。

受、想、行、识四个部分不断地变化,它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造作者或实际个体,因为从根本上它们不断地变化,没有两个相续的心是完全相同的。不论心的哪一个部分,其中都没有“恒常不变”的特性。因为在心的每一个层面,它们都只是纯粹的活动,呈现出刹那生灭的无常相。这是佛陀独特的发现,在他之前和与他同时代的人,没有人发现“心”的这个真相。

在实际观察中,通过训练的禅修者对“心”的每一个层面都能轻易的加以区分,如果定力足够,他可以观察到心的每一个层面都在快速地生灭——这是心的基本特征。佛陀通过观察,发现这四个部分的共同特征是:“无常、苦、无我”——这就是著名的三法印。修行者藉着对三法印的体证,都会达到苦的止息。

《阿毗达磨》在谈到“心所”时说:“(心所)与心同生,与心同灭,与心缘取同一目标,与心拥有同一依处。”这种划分是非常科学的,心与心所同生同灭,没有主与客的区别,这样则不容易使禅修者产生错觉。修行就是观察五蕴,但知道每一个“心所”的依然是“心”(识)——五蕴之一,心与心所俱生俱灭,而且生起与消失的速度特别快,人们往往误以为有几个心同时存在,或者认为有一个能处理一切精神现象的主体心。《阿毗达磨》的方法在计算心的生灭速度时采用了刹那,一弹指间便有千百万个刹那生起,“心”的生灭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心生灭的速度极快,当人们不了解这种生灭时,会以为它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坚固的事物,是可以执着的事物,其实,因为它的快速生灭的特征,所以它没有实体,无法被执持。

心的生起与消失是依照一定的法则,这种因果法则非常复杂。如果修行者想要止息内心的痛苦,就需要了解受、想、行、识这四个部分,这需要按照《大念住经》中的方法修习四念住。如果修行者能研读《阿毗达磨》,也会对观察心有很大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