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江楼神游记

 陈识123 2017-05-08


 

前些时去南京出差,住在近江边的双门楼宾馆。从酒店的窗子望出去,见高楼后远处有一座小山,上有一座造型别致的楼台,在夕阳下闪着金光。查地图,判断是狮子山阅江楼。晚饭时询问南京的朋友,果然是。朋友还介绍说,阅江楼本来无楼,只是因为朱元璋曾经写过一篇《阅江楼记》而闻名于天下,真的建成此楼,则是近十几年的事。

心下疑惑,因吃饭时还在商量其他事,未及细问。


在阳明诗中邂逅阅江楼


晚饭后与一群同事去江边散步,沿着中山北路行至与一条小街交界处,忽见前方一座灯火辉煌的楼阁,飞檐与楼体被灯光打得通体明亮,层层叠叠,很是壮观。我跟同事们介绍说,那是阅江楼。大家有心前往一观,但步行过去路程太远,且天气闷热,恐体力不支,就没去。从江边吹完江风回宾馆,我们选择了一条靠近阅江楼的路径,从大约一两公里外遥望了一番阅江楼夜景。

第二天开了一上午会,中午就离开南京,没有一点逛街的时间,心里却记住了阅江楼。

回京后有一天翻阅《王阳明全集》,偶然发现一首《登阅江楼》诗,重新勾起了对阅江楼的兴趣。阳明先生这首诗写道:

 

绝顶楼荒旧有名,

高皇曾此驻龙旌。 

险存道德虚天堑,

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余王气,

江流天地变秋声。 

登临授简谁能赋,

千古新亭一怆情。

 

    这首诗作于王阳明任南京鸿胪寺卿时,即1514年至1516年之间。王阳明此诗是借登临阅江楼抒发其心学主张未能发扬光大的某种失意,希望道德建设能够用以治国平天下。这首诗使我对历史上阅江楼“有记无楼”之说产生了疑问。从诗文看,阅江楼曾经有过,王阳明去登临时已经荒圮了。

于是上网查询,方知阅江楼“六百年有记无楼”之说虽几成定论,但并非没有争议。有关阅江楼的故事还颇有趣味。


收入《古文观止》的宋濂版《阅江楼记》


1360年,朱元璋与元末群雄之一、刚刚称“汉帝”的陈友谅在应天府之龙湾(今南京城郊)爆发龙湾战役,朱元璋军队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兵,击败了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为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14年后,明洪武七年春,已经建立明帝国的朱元璋下诏在国都南京城西北狮子山开建一楼阁,并亲自撰写《阅江楼记》,又命朝廷众文臣职事每人写一篇《阅江楼记》,宋濂所写《阅江楼记》最佳。

宋濂这篇《阅江楼记》,可能是阅江楼闻名于世的主要原因。一篇本是歌功颂德的应制之作,后来却入选《古文观止》,可见其水平不低。

宋濂(1310年—1381年),字景濂,号潜溪,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曾主持编纂《元史》,时任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

宋濂《阅江楼记》并没有把大量笔墨运用在赞美形胜、为皇家歌功颂德方面,而是着力于讽谏为君应居安思危,德绥四方、体恤百姓上,切不可重蹈陈后主、张士诚淫乐亡国的覆辙。

宋濂版《阅江楼记》用寥寥几笔道出了阅江楼之所在及其建楼缘起:


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接着,宋濂想象了皇帝登临此楼的几种情形及相应思绪:


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


这段话虽然歌颂了开国皇帝朱元璋“沐风栉雨、战胜攻取”“德绥威服,覃及外内”“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等丰功伟绩(对于刚刚打下江山的朱元璋而言,这些歌颂不为过),但落脚点却在“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宋濂是以正面引导的方式劝谏皇帝,登阅江楼,要时时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接着他进一步把话挑明:


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


意思是说:我知道皇上所以建这座楼,是要借物抒怀,蕴涵着深刻的治国思想,哪里只是看看江景而已呢?

下面一段文字,堪称刀刀见血:


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不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临春”、“结绮”,都是南朝陈后主所建楼阁,陈后主和张贵妃在此居住,怠于政事,终被隋军所杀。“齐云”是唐代兴建楼阁,在吴县,朱元璋攻占长江时,吴王张士诚的群妾在此被烧死。“落星”也是楼名,三国时吴国所建,在江宁县东北的落星山上。这段话,直接以历史上帝王豪雄乐于建造楼台馆所、耽于享乐以至灭亡的教训为例,明确点出这些豪华高峻的楼阁,其作用不过是“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眨眼之间就会成为后人感慨的陈迹。

后边一段,宋濂又为皇帝美言了几句,提醒“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最后收尾一句:“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再次点明他并不看重阅江楼风光如何引人留连,故“略而不陈”,怕有所亵渎。


朱元璋亲撰两篇《阅江楼记》的蹊跷


有趣的是,朱元璋在亲自撰写并号召文臣们撰写了阅江楼记、打好了地基后,突然决定停建阅江楼,并写了一篇《又阅江楼记》说明了停建的理由:一是上天托梦给他,告诫他不要急于建阅江楼;二是他觉得应该抓迫切需要做的大事,建阅江楼之事应该缓行。

不知道朱元璋停建阅江楼与宋濂这篇《阅江楼记》有没有关系。朱元璋在《又阅江楼记》序中说,他提出建造阅江楼,朝中无人劝谏,直到开建时,“上天垂象”,责备他做不着急的事。于是“惶惧”,赶紧停工。他请文臣们撰写《阅江楼记》,是想试试他们的为人和见识,试探的结果是大家写的都差不多,没什么特别高深的见识。于是朱元璋只好自己想象有一位耿直的臣子劝谏自己不建阅江楼,并把这场想象中的劝谏用《又阅江楼记》记录下来。这篇皇帝想象一位直臣劝谏皇帝的奇文写道:


今也皇上声教远被遐荒,守在四夷,道布天下,民情效顺,险已固矣,又何假阅江楼之高扼险而拒势者欤?夫宫室之广,台榭之兴,不急之务,土木之工,圣君之所不为。


意思是说:如今皇上声名教化已达到遥远的地方,边陲四夷都被制服,皇恩浩荡泽及天下,人民都心甘情愿地效命皇上,可以说险要之处都已经巩固了,又何必凭借阅江楼之高耸,扼守险要而抗拒强敌呢?至于扩建豪华宫室,修造亭台阁榭,这都不是当务之急,像这样大兴土木之事,圣贤君主是不会做的。

从朱元璋《又阅江楼记》中,我发现隐含着与宋濂版《阅江楼记》相类似的主张。我手头文献欠缺,无法研究朱元璋停建阅江楼与宋濂《阅江楼记》有无干系,但宋濂春秋笔法中的劝谏之意是毋庸置疑的。我想,以朱元璋开国君主之智慧,应该能看懂其中寓意吧。

 

 “六百年有记无楼”疑案


今天的阅江楼建成于2001年,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下关狮子山顶。从网上资料得知,阅江楼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楼高52米,外四层暗三层,共七层,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新阅江楼“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为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具有皇家气派”。

阅江楼建成后,舆论均称结束了“六百年有记无楼”的历史,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历史上确有已经建成的阅江楼,王阳明以及其他几位名人的《登阅江楼》诗作就是证据。

曾任安徽全椒县知县的清代诗人陈文述《阅江楼》诗曰:


卢龙山上阅江楼,

旧是高皇翠辇游。

曾为平戎亲战伐,

更因破敌树旌游。

荡胸云拥三山壮,

放眼风高万里秋。

五百年来人事改,

长江依旧接天流。

 

另一位清代诗人顾湄也有一首《阅江楼》:


万里长江一望收,

高皇亲建阅江楼。
云开蓬导星河曙,

月出卢龙天地秋。

碧草自生宫寝路,

青山仍绕帝王州。

凭君莫问当年事,

禾黍回归六代愁。

 

持此论者推测:因为狮子山为江防要地,明代某个时候由于军事需要,在原基础上建造了规格不高的建议楼台,用作军事目的,后来又由于某种原因荒废了。

 

六百年无楼也罢,有楼也好,阅江楼之名早已超越其实。此次南京之行,使我为并未游览的一座楼台投入了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并敷衍出一篇文章,也算奇缘。下回去南京,一定看看阅江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