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身上长这种“红点”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可能是致命的!

 xfshok 2017-05-08

据卫生部门统计,我国是血管瘤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发病率在3~8%左右,每年新增血管瘤患儿30万例,其中大部分患者未得到有效治疗,严峻的血管瘤防治形势与患儿家长对血管瘤的认识不足,引起了我国卫生部门及血管瘤专家的高度重视。

宝宝身上长这种“红点”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可能是致命的!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它起源于残余的胚胎成血管细胞,活跃的内皮样胚芽向邻近组织侵入,形成内皮样条索,经管化后与遗留下的血管相连而形成血管瘤,瘤内血管自成系统,不与周围血管相连。发生于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数发生于颜面皮肤、皮下组织及口腔黏膜、如舌、唇、口底等组织,少数发生于颌骨内或深部组织。

婴幼儿期常见的“红痣”或“红斑”多数是一种先天性良性疾病—毛细血管瘤。血管瘤除常见于皮肤、粘膜表面外,还可发生在内脏或器官等部位。血管瘤的发生是源于婴儿在母体胚胎时期,血管细胞异常生长所致。通俗的说法婴儿在母体发育期间,生成血管的细胞迷走在皮肤或粘膜等部位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

血管瘤大体分为3种类型。

1.鲜红斑痣

宝宝身上长这种“红点”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可能是致命的!第一种类型称之为鲜红斑痣,多分布在婴儿皮肤、粘膜表面。呈红色或淡红色,并与皮肤表面相平整,无向上向下生长表现,且沿皮肤表面向周边扩张。这种类型的血管瘤人们常称为“红斑”,是许多毛细血管在皮肤内异常增生所致。鲜红斑痣相对其它类型的血管瘤生长速度较慢。

2.草莓状血管瘤

宝宝身上长这种“红点”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可能是致命的!第二种类型称之为草莓状血管瘤,多见于皮肤、粘膜等部位。这种类型的血管瘤也是由于诸多异常生长的血管细胞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形似“草莓状”,故此而得名。这种类型的血管瘤由很多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其特点肿瘤突出于皮肤、粘膜表面,向四周快速扩张。这种类型的血管瘤初期多数为较小的“点状”或“块状”红色肿物,大家常称之为“红痣”。

3.海绵状血管瘤

宝宝身上长这种“红点”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可能是致命的!第三种类型称之为海绵状血管瘤,这种类型血管瘤的特点是肿物大小、形状不一,其内充满丰富血液的囊状血管团组成,触之似海绵状,初期生长较快。海绵状血管瘤既可生长在皮肤、粘膜,又可见于内脏或其它的组织器官。

不管哪种类型的血管瘤,尤其分布于皮肤、粘膜表面的毛细血管瘤,多数生长速度较快,仅有少数的血管瘤病变可自行逐渐消退。

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方法有放射性同位素敷贴疗法、低温冷冻法、激光或肿物内注射药物治疗。

婴幼儿血管瘤早期选用何种方法治疗较好?

宝宝身上长这种“红点”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可能是致命的!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是以上所述方法中较好的一种。其优点敷贴治疗时患儿无痛苦,对病变周围的正常组织、器官影响甚微,不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以及机体的免疫抵抗力,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这种方法对婴幼儿早期的血管瘤疗效较好,尤其对一岁以内的婴幼儿毛细血管瘤更佳。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其疗效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疗效下降,3~5岁以上的患儿血管瘤同位素敷贴治疗效果较差或无效。在选用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时,由于婴幼儿血管瘤细胞对射线敏感,所以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皮肤黏膜表面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除了上述放射性同位素敷贴治疗外,有时还需要配合局部注射药物治疗,其产生治疗效果更好。尽管如此,也应在婴幼儿期及早治疗为好。

宝宝身上长这种“红点”的妈妈一定要注意!可能是致命的!专家: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医师左书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