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确诊丨经典病例61】横结肠肿瘤1例,附诊断分析思路及专家点评!#医学影像#

 panyunbo 2017-05-08

一、患者信息及影像

患者:男性,82岁。


主诉:腹痛15小时。


现病史: 患者于今日凌晨1点饮酒及吃李子后突发腹痛,右上腹胀痛为主,迅速蔓延至全腹,腹痛右侧卧位时减轻,站立或平卧加重,伴恶心,稀便、少尿,无呕吐,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头晕、乏力等症状。于当地医院急诊行腹部超声、CT、心电图后提示“肠穿孔?房扑”,予补液治疗(具体用药不详)、镇痛后无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患者自患病以来,精神、睡眠差,未进食,大便如前述,小便量少,色鲜红,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30+年,糖尿病病史5+年。


查体:T:36.9℃,P:109次/分,R:21次/分,BP:132/71mmHg。神志清楚,急性病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颈静脉正常。心界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胸廓未见异常,双肺叩诊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腹部膨隆,全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上腹为主,腹部未触及包块,肝脏肋下未触及,脾脏肋下未触及,双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专科情况:视:全腹膨隆,未见胃肠形。触:全腹紧张,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肾脏未触及,全腹压痛、反跳痛,右上腹为主。叩:腹部叩诊为鼓音。听:肠鸣音消失。


实验室检查: 暂缺。


超声: 腹部彩超(外院)提示:肝实质回声稍增强欠均匀,胰腺偏大。


心电图(外院)提示:房扑。


CT/MRI扫描: 腹部CT(外院)提示:右侧中上腹内肠管结构混乱,见一较大气液平以及渗出液,右侧中上腹筋膜广泛增厚,肠穿孔?双侧肾上腺增厚,右肾小片状低密度影,囊肿?其他?双侧肾周筋膜增厚。


腹部立卧位平片(外院)提示:右侧中上腹较大液气平面。

扫描信息:Siemens SOMATOM Definition Flash双源CT,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全腹部,常规扫描层厚为5mm,层间隔为5mm,增强扫描层厚为2mm,层间隔为2mm,电压120kv,电流210mA,窗宽300,窗位40。




二、病例问答挑战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一解读

答案:E



问题2:积液积气累及的腹膜后间隙为?(多选)

----------------------------------


A.右肾旁前间隙


B.右肾周间隙


C.右肾旁后间隙


D.左肾旁前间隙


E.左肾周间隙




答案分割线



问题二解读

答案:A、D



问题3:导致积液积气的原因是?

----------------------------------


A.左半横结肠肿瘤破裂


B.结肠肝曲破裂


C.十二指肠球部破裂


D.十二指肠降段破裂


E.十二指肠水平段破裂





答案分割线



问题三答案

答案:B


手术所见:吸出黄色脓液约500ml,网膜肿胀,腹腔内散步脓苔,横结肠左半可见一大小约5*4cm包块,质硬,与周边组织有粘连,结肠肝曲处可见大量粪液涌出,穿孔处位于结肠肝曲后壁,大小约1cm,周边组织坏死,升结肠肠壁扩张明显。术中患者出现心率、血压下降,感染性休克征象加重,生命体征不稳定,遂决定行穿孔修补+回肠末端造瘘。


术后诊断:升结肠后壁穿孔并腹膜后脓肿形成;横结肠肿瘤。


CT 表现:结肠肝曲内份局部肠壁不连续,局限性积气积液;升结肠内侧、十二指肠外后方、胃窦内侧积液积气明显,十二指肠壁肿胀,提示升结肠远段穿孔继发感染,累及肾旁前间隙。左半横结肠肠壁不均匀增厚并强化,多系肿瘤性病变。



病例供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姚晋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闵鹏秋


1.肾旁前间隙为后份腹膜与肾前筋膜及锥侧筋膜之间的区域,包含胰腺的大部分、十二指肠二和三段、升结肠、降结肠及脂肪组织,左右肾旁前间隙可相通(见图9)。



2.升结肠为腹膜后器官,结肠肝曲是横结肠系膜右侧端的起始部,升结肠和结肠肝曲交界处后壁穿孔,既可以影响到腹膜后间隙,也能影响到横结肠系膜。


3.本病例,肠内容物溢出至右侧肾旁前间隙,于横结肠系膜两层之间形成包裹性积液积气(见图10),并越过中线向左侧肾旁前间隙蔓延。



快扫码关注医侃(yikantime),就差你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