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的盛世——唐朝

 山佳国学谭 2017-05-09

道教的盛世——唐朝

——《学道笔记》

据学南怀瑾先生的《中国道教发展史略》所思。古今中外的宗教虽然都建立在民众的信仰上,但其发展,大都仰仗当政者的崇奉而取得优势。据说:当唐高祖(李渊)武德三年五月,据太原起家而称帝的时候,因晋州人吉善行,自言在平阳府浮山县东南羊角山(一名龙角山),见白衣老父日:为吾语唐天子,吾为老君,吾尔祖也。因此便下诏在其地立老子庙。及唐太宗当政以后,便正式册封老子为道教教主太上老君,从此唐代宗室宫廷,虽都信仰佛教,亦同时信奉道教不辍。到玄宗时代,老、列、庄三子之书,便正式改名为道教的真经:《老子》称为《道德经》,《列子》称为《清虚经》,《庄子》称为《南华经》。实为道教鼎盛时期,此时不但在政治地位上,有所保障,且在民间信仰上,也足与当时的佛教分庭抗礼。

实际上唐初开国,崇奉道教的真正动机与宗旨,纯出政治因素,是为攀宗引祖,以光耀帝王先世的门楣。后历世道、佛教徒,虽仍有小争执,但皆无关宏旨,高宗以后,禅宗的兴盛,道、佛合流的风气,已渐趋明朗,中国文化的会通,也因之奠定基础。此时道教之隆,前无其盛。如果宗教也有命运之说的话,则道教的命运,全仗大唐天子与老子是同宗的关系,道教从此稳定基础与展开后来的局面,成为不可思议的史实。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