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闻显微镜第四十二期

 aj6688 2017-05-09
第042期
安徽多地惊现“脚臭盐” 究竟如何吃盐才安全
导语
一种加热或由手搓后,会散发出浓烈的臭脚味的“脚臭盐”,在陕西渭南、安徽阜阳、山东泰安和莱芜、江苏海门、江西新余等地相继曝出。
要点
其生产厂家是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多地职能部门已要求该品牌食盐下架。
为什么食盐会有一股“脚臭味”?如何健康安全的吃盐?
安徽多地惊现“脚臭盐”
在安徽省盐业体制改革之后,神鹰盐业就很重视安徽市场的拓展。来自省工商局的消息显示,我省盐改后不久,神鹰盐业在去年12月30日成立了安徽分公司。今年3月8日,在阜阳又成立了阜阳分公司。两个分公司的经营范围都是精制盐、编织袋(自用)、氯化铵、纯碱销售以及洗涤盐销售。在神鹰盐业安徽分公司的介绍里记者看到,该公司成立之后,就迅速与多个合肥采盐业黄页零售商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神鹰盐业还专门在合肥成立了盐产品物流公司。
据亳州市盐务局透露,亳州市下辖三县目前均已发现了“臭脚盐”,公安机关也已介入调查。据了解,查获的“脚臭盐”中,蒙城县有100多吨,涡阳县有十几吨,利辛县有几吨,现已被全部封存。据市盐务局负责人介绍,这些“臭脚盐”主要来自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宇鹰”牌和“代盐人”牌食用盐。
3日从池州市盐务管理局获悉,池州已查封56吨“脚臭盐”,目前均封存在池州市盐业公司仓库内。
“ 我们池州市局已查封27吨,青阳县局也已查封29 吨。”池州市盐务局相关负责人说。3 日下午,记者跟随盐务人员来到池州市盐业公司仓库,见到了被查封的“脚臭盐”。记者注意到,这批食盐均来自“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品牌标注为“代盐人”牌深井岩盐。工作人员打开一袋400 克小包装食用盐后,记者发现其外观上与普通食盐并无区别,但当记者按工作人员提示用手揉搓后,一股恶心的“脚臭”味立即扑鼻而来……
“脚臭盐”中到底是什么?
根据国内媒体报道,河南平顶山、安徽阜阳、山东泰安莱芜、江苏海门、甘肃天水、江西新余等地都出现了“脚臭盐”……他们的生产厂家均为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脚臭盐”包括该公司生产的400克装“代盐人”牌加碘深井岩盐、500克装“宇鹰”牌加碘深井岩盐、400克装“四季九珍”牌加碘食盐。此外,生产厂家为河南中盐皓龙的精制食用盐、精纯盐也被曝有脚臭味。
有媒体查阅相关“脚臭盐”新闻,发现最早出现在2017年3月16日《平顶山晚报》。 据《平顶山晚报》称,当时记者采访了河南省平顶山神鹰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厂家对这种脚臭味,解释是盐里含有丁酸,对人体肠胃属有益,厂家在生产时没有去除掉岩盐中的丁酸。此外在报道刊发后,当地盐务职能部门也未明确表态,丁酸是否应当被剔除掉。 但也有从事盐业生产的行业人士表示,盐有“海盐”、“岩盐”之分。井矿盐大多采取钻井水溶开采法的工艺,通过钻井注水溶矿盐制取出卤水,在这过程中遇到岩石断层中渗漏出的硫化氢气体溶入卤水后,如果处理卤水工艺过程中操作不到位,极易将原生硫化氢带进真空制盐过程。“硫化氢就是有腐蛋臭味的无色气体,在食盐制成品中含有的‘脚臭味’,就来源于它。”
据了解,硫化氢是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的无色气体,低浓度接触仅有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全身作用较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硫化氢具有“臭蛋样”气味,但极高浓度很快引起嗅觉疲劳而不觉其味。
“脚臭盐”中到底是什么,还有待权威部门的检测。
不过,据江西省盐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脚臭盐”为不合格食盐。检验结果显示,在“感官”这一体验项目中,“代盐人”深井岩盐和由中盐皓龙盐化有限公司生产的“中盐”精制食用盐所检项目感官要求不符合GB/T5461-2016食用盐(精制盐)标准的要求,该样品不合格。
如何鉴别“脚臭盐”?
很简单,从外观来看,这类有异味的食盐外观并无特征。而当人们将其放在手中搓一搓,对其稍微加热,即散发出一股“脚臭味儿”。
根据《食用盐国家标准》规定,食盐产品必须是白色、咸味、无异味,如果有异味则为不合格产品。某位具有盐类产品检测资质的机构专家也表示:“这样的食盐长期食用,会对人体有害。”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脚臭盐”中到底含什么,单从味道上来说,“脚臭盐”恐怕是有悖大众的口味需求的,还是不吃为妙。
事实上,就算是安全卫生的盐,我们也要健康的吃。
2016年8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加快修订食用盐生产及使用标准”提案办理协商会,委员们与提案的主办单位及会办单位就加强食用盐生产及科学食用的研究、修订低钠盐的生产标准、加大低钠盐的推广等建议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会议达成了修改低钠盐生产标准及标识两项重要共识。
在这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常委梁国扬说,“老百姓吃盐的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中国人传统重口味的饮食习惯根深蒂固,现在到了必须推动改变的时候。” 在前期做过深入研究和调研的梁国扬认为,高慢性死亡率的原因跟中国人高盐摄取量脱不开关系。有统计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高于中国营养学会每天6克的推荐量1.75倍,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食盐摄入量指南的2.1倍。
他提出,要不断地加大各种形式的宣传力度,引导广大消费者选择绿色、健康、安全的低钠食品盐产品。特别是要加大对农村居民用盐知识的宣传力度,因为营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的食盐摄入量要远高于城市居民,可以从干预孩子用盐饮食习惯上去间接地影响整个家庭的饮食习惯。
“脚臭盐”是否应该由盐业改革“背锅”?
从今年1月1日开始,盐业体制改革进入实施阶段。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允许食盐生产企业进入市场销售经营领域,并且放开此前的跨区域限制,也就是可以跨省卖盐。
有人将“脚臭盐”归咎于盐业改革,认为改革前,食盐价格便宜,质量有保证,今年1月推行盐业改革后——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部分地方食盐涨价,又出现食盐质量问题。但是,这口“大锅”真的应该由盐业改革背吗?
盐业改革后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地方媒体报道,盐改政策落地4个月,城区食盐价格比较稳定,但城乡结合部、偏远乡镇的食盐价格出现上涨,有的涨幅高达66.7%。 不过,将“脚臭盐”归咎于盐业改革有失偏颇。虽然“脚臭盐”出现在盐改后,但不能把账算在盐改的头上,这是因为“脚臭盐”仅出自于河南两家盐业企业,没有涉及更多企业,也没有其他质量问题。而且《盐业体制改革方案》也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依法加强食盐安全监管。
实际上,在此次盐改之前,食盐质量问题就不少。例如,工业盐假冒食用盐的案件已经发生过很多起。所以,“脚臭盐”与盐改并没有直接关系,而是相关企业对食盐质量不够重视。当然,“脚臭盐”事件也提醒我们,虽然盐改搞活了市场,但也要警惕某些企业在宽松的市场环境中道德与责任出现滑坡。
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及时给出权威说法,并部署一场全国范围内的查处行动,彻底消灭“脚臭盐”,另外,也要警惕食盐质量问题、价格问题在盐改之后不降反增,因为这不符合公众利益,也违背了盐改的初衷。
总之,“脚臭盐”在这个时候爆发,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有关方面推进盐改的一个契机。当此之时,有必要真正运用市场思维,以对民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改革,构建一个充满活力、优胜劣汰的盐业市场,管好百姓碗里那一撮雪白的盐。(参考媒体:中国网、安徽网等)
微博评论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