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也是修行的旅程,路上处处都有智慧

 theresa8058 2017-05-09

工作 即修行


人生是一段旅途

通往内心最远处

工作也是场修行

路上处处是智慧

 多数人的工作 


大部分人的劳动和工作,就是为了获得生活所需的报酬。尽可能的缩短劳动时间,获得更多的薪水,其余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爱好来度过,这就是丰富的人生。


那么问题来了,当一个人实现了财务自由,工作对他而言是否就失去了意义呢?

 佛陀的“工作” 


佛陀也需要工作吗? 佛陀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度化无数众生,这就好比是佛陀的“工作”!


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修行,我们就来看看,佛陀是如何将修行渗透在一言一行之中。学会了这些,即使工作也是修行,收获的不只是报酬,更是智慧。


精进  面对形形色色的众生,从国王到乞儿,佛陀从未有过不耐烦,也没有丝毫倦怠,为比丘示现了精进的典范。


平等 成道前,他是尊贵的王子,成道后是无上的佛陀,深受弟子和信众的尊崇,完全不必托钵乞食。但佛陀绝不坐等众生来供养,身体力行平等之道。


慈悲 成道后的佛陀也已经无需用世间的饮食来滋养色身。但当他慈悲地走进城镇或乡间,不分富贵贫贱托钵叩门,对于内心充满疑问烦恼的众生而言,正是聆听解脱之法的殊胜机缘。



比丘托钵乞食也并非不劳而获,“专行乞食,所为有二:一者为自,省事修道。二者为他,福利世人。”乞食是为维持生存,但更是为了自利利他,为求自身解脱,更求众生解脱。


自利  自利是指借此成就自身的修行。托钵乞食,不分对方富贵贫贱,借此破除我慢,修平等心;难免遇到拒绝甚至羞辱,正可借此修行忍辱;对于得到的食物,不挑不拣,是破除贪执,惜福知足......


利他  利他是为度化众生。接受四方供养,也令众生得以培植福田,更让比丘们时时忆念众生功德,勤勉修行,精进弘法。



世间的工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工作是为维持生存,但一样可以成就自身智慧。


在做事中精进投入,至于成败自在随缘,面对是非修行忍辱,遇到名利放下贪执,忠于职守慎独持戒,及时随喜同事长处,时常忏悔自身不足,真诚微笑布施众人......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通过世间的工作,

磨炼自己的心性,

检验修行的成果,

培植福田和资粮,

都为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