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下的上,黎明的黎,里外的里

 阿西雅娜 2020-07-23

【勒鞘】

从平淡日子感受快乐

收获感动,温暖同行

要上不要下

要黎明不要黑暗

帮里(理)不帮外(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每次读到这首诗,读到枯藤老树昏鸦,读到小桥流水人家,思绪总会不知不觉,就飞到了生我养我的村庄---上黎里。

上黎里是一个美景秀丽的好地方。一条小河潺潺环绕拥抱整个村庄,小河边上竹子箫箫陪着小河如影随从,村道弯弯曲曲的跨过小桥,沿着竹林,绕过田边,欢欣雀跃地通向各家各户。

小时候听爷爷说过,那条河环绕村子就是一笔浓厚的水彩画,是保护村里神圣的护腰带。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小时候放学经常一大帮小孩到河里游泳,可热闹了。

二叔经常赶着鸭子在河边放养,那一幕幕画面,感觉非常温馨而感动,原来故乡如此美好,满腔的热情也抵不过见上故乡的一面。


村里竹子多多,小河有多长,竹林就有多远。以前爷爷那一代人,经常拿竹子来编织,各种各样的鸡笼鸭笼猪笼,等等农家家禽用品,当然还有婴儿睡的摇篮和各式箩箩筐筐。爷爷心灵手巧,几乎什么样式的编织品他都会编,随便拿一样编织品让他看过一眼,他都能编织出来,一点都不夸张!

爷爷还经常把编织好的笼笼筐筐拿到集市上卖。上黎里的竹子之多,在当地是出了名的,到村公所上学的时候,学校开运动会,老师竟然要求每一个上黎里的同学回家都要带一根竹竿来,只因为上黎里的竹子满村绕!


正因为竹子环绕小河,环绕村庄,所以每次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就想到村上的竹子和小桥,思乡之心油然而生,这就是乡愁。

上黎里河上那条小桥,很多年以前,只是用几根石柱连接在一起,直接横跨在河面上。说动听一点是桥,说现实一点就是十多条长石头,一点都不为过。每逢下雨,河水都会漫过小桥,特别是夏天多雨的季节,河水直接涨高五六米,村里的人进不来出不去,整个村庄仿佛被隔离成一座孤岛了。

现在,河上建了一个现代化的大桥,河边也修筑了河堤,一切都变了样。许多年以后,再回到小河边,站立在新建的桥面上静止不动,看着河水依旧静静流淌,听着竹子依旧箫箫作响,很多情怀已经融入水里,随着小河,不知流向哪里的远方了。


走过小桥,沿着村道一直往前走,走到村头,会看到两个大大的打谷场。从前没有收割机,一切都是手工劳作,每逢农忙的时候,大人们就聚在这里,围着一堆堆小山似的稻谷,用叉子把稻谷散开,最初用牛拖着大石头压稻谷,然后是手扶拖拉机压,再后来是打谷机直接打,收获的季节,经常是通宵达旦,热火朝天一派繁忙的景象。

现在,条件改善了,水稻成熟时,收割机直接在田里收割装袋,非常的方便省事。所以,陪伴了几代人的打谷场也就此闲置了下来,犹如东风破里面的岁月在墙上剥落,只看到偶尔一堆堆的稻草堆在谷场上,有的甚至在上面开满了牵牛花。一个时代在眼前过去了,并且一去不复返。

经过打谷场,一直往前走,很快就到了村中央。你会突然发现和感慨,上黎里果然好风好水好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呢?且不说村外小河竹子环抱,村内村中央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村里家家户户,大大小小,精心装饰过的两三层小洋楼,错落有致地建在池塘四周。白色的房子,绿色的池塘,相互辉映,就像一副天然的江南水乡图,兴致盎然,别有一番风趣。

小时候池塘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小的“岛”,可以放下一张床的大小,还搭了一个棚子,是专门给看鱼塘的人准备的,上面还种有果树。大大的池塘突出的小小岛,只有划竹排才能上去。因为没有竹排,大人怕危险,也不给上去,那个地方让人充满了好奇。

小时候读到台湾日月潭的时候,我还以为我们村也有一个小小的日月潭呢!现在池塘经过整改漂亮多了,先前的“岛”没有了,四周围都用石头砌了起来,边边上也种满了果树。

现在,村委通过村民大会,把池塘变成了村里的慈善基地。村委负责每年春天给池塘放鱼苗,负责喂养,村民们可以免费在池塘钓鱼,只要你钓鱼的技术够好,不管你钓到什么鱼,钓到多大的鱼,通通归你。

所以,闲暇时候,你在池塘边走一圈,经常可以看到有头发花白的老人,虎头虎脑的孩子,热情友善的中年人,在池塘边垂钓。简单忙碌的生活里,有了休闲的所在,身心得到了很好的放松。村民们的生活,有酒有肉还有诗意,不用可以追求所谓的远方,因为它其实就在身边,已经生活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喜欢,你可以拿着一根钓鱼竿在池塘边坐上一整个下午,跟村民一起好好享受休闲的好时光!

沿着村道绕着池塘往东走,快到尽头就可以看到路边看到专门用石头围起来的,一颗长的欣欣向荣的小榕树,旁边还有一个村里的专门祭拜的祠堂,不远处就是我们的小学堂。

现在的榕树是新种没几年的,以前是一颗老榕树,长了几十年,枝繁叶茂,4个大人都抱不住它的枝干。因为又离学校近,大人小孩,夏天都喜欢在榕树下乘凉,一起唠家常。后来,不知道是因为榕树实在太老了,还是因为长虫,慢慢的就枯死了。

我们那边,榕树是村里保护神的象征,一般祠堂边上都种有一个大榕树,是专门供人过年过节,或者喜庆节日祭拜的。老榕树枯死后,村里又请算命先生特意看了日子,选了一个吉祥之日,又挑了最适合担当重任的榕树苗子,据说是长满三个枝桠的新榕树的所在地,也就是二叔家栽培的榕树。最后整个村子的人,请二叔用妈妈亲手做的新背带,一路敲锣打鼓,放鞭炮,把新榕树苗子,一路背到已经重新整理过的以前老榕树的所在地,又用非常隆重地仪式把它种上的。现在新榕树不负众望,长势良好,相信以后将会长成参天大树,庇护我们村。

以前小学堂门前各种牧丹盛放,四周白杨树高大挺拔,各种水果到处飘香。小时候特别喜欢早点去上学,趁没上课,跟小伙伴们,一起去摇那边小点的白杨树,抓知了,抓虫子,玩得可开心了。

近年来小朋友都统一到村公所上学去了,现在小学堂已经改成村里的休闲娱乐中心了,那里新建了健康运动广场,灯光球场,每到节假日或逢年过节,各种山歌晚会不断,各种比赛不停!

现在的村民都过上了小康生活啦。走在村道上,各种各样的小车往返其中,新建的楼房整齐漂亮,简直一栋栋小别墅,住在这样漂亮安静的村庄里,你会不会觉得幸福感满满?

村上的人非常勤劳,夏天他们大多种桑养蚕摘茉莉花,冬天种蘑菇。不过现在生活改善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到外地打工或者做生意去了。村上的人还非常淳朴,热情好客。不管村上红白喜事,大家都互相帮忙,热热闹闹一起完成。


村上离集市也很近,坐车不到五分钟。老人都喜欢自己种菜,吃不完的就拿到集市上去卖。以前奶奶就是每个圩日都要到集市上卖菜。老人嘛,忙碌一生习惯了,停不下来,种种菜多运动对身体也很好。村上的老人大多如此,总是闲不住,都要找些事来做做才安心。老人嘛,那一辈吃尽了苦头,也难怪他们闲不下来。

以前奶奶经常说上黎里是个好地方,四面平地没有山,离圩上又近,田地又不多,平均每家每户都是三四亩左右,不会太累。以前那个年代,有些姑娘听说我们村的桥一下雨就被淹,路不通,加上平地,没有烧饭的柴火,要到离家很远的山里去打柴,都不愿嫁到我们村来呢。可是他们没想到,一切变化都太快,太大,以前那些嫁到山里的人,现在都羡慕嫁我们村的人了。

全村只有一个姓,都姓黄。如果本村有两个姓能够通婚,相信肯定有很多姑娘肥水不流外人田,都嫁回本村啦。当然,这只是奶奶以前说的话。现在,上黎里比以前漂亮多了,如果哪位女孩子喜欢,欢迎随时来踏访上黎里的门,上黎里的小伙子等着你来!

亲爱的朋友,远方的客人,如果你到了云表,一定要去上黎里看看哦。上黎里离镇上十三公里,从镇上一路向西你就可以轻易找到。

欢迎做客上黎里,上黎里的父老乡亲,上黎里的勒鞘勒帽(壮语:姑娘小伙),欢迎你的到来!

【勒鞘闲话】

昨天发布的云表文章,很受大家欢迎。

有朋友在后面留言,要小编写家乡上黎里村,于是,就有了今天的文章。

亲爱的你,看完感觉我们村怎么样啊?

单身的姑娘,要不要考虑嫁我们村的小伙啊?嘿嘿!

欢迎在文章后面留言互动,么么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