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掏粪技术曾全球领先,最后却败给他们

 i_bookroom 2017-05-11


中国人在处理shi这方面为什么这么先进

我走到哪里,都喜欢看博物馆,博物馆像一个时空机器,一架Time Machine,让我们可以穿越到过去。具体到巴黎的下水道博物馆,通过它,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肮脏、污垢遍地的巴黎,也可以发现人类在处理粪便方面的探索和实验。

如果100多年前,你来到巴黎,你想坐着游船,穿过塞纳河上一座座优美的桥,然后和圣母院合影,几乎不可能。你想在菜市场买完蔬菜水果后,回到家里和家人吃一顿浪漫的晚餐?也不可能。甚至,你都不敢在那些狭窄的街道上散步。

为什么?

因为,一不留神,一团屎就会从天而降,不是狗屎,是人的大便,你甚至不知道是谁扔的,可能是一个贵妇,也可能是邻家妹妹。

这就是100多年前的巴黎。

如果一个人在打开窗户,倾倒粪便的一刹那,能说一句“小心,要倒垃圾了”,那在当时已经是一个文明市民了,说明他一点也不自私。而且能往街上倒粪便的人,总体来说还是文明的,更多的人在街道上,随便找一个地方,就地解决。

有人发现国王住的凡尔赛宫曾经没有厕所,国王和情人们内急的话,有时会在后花园里解决。想象一下这位皇后,身着礼服,阳光下,树荫里,轻盈地转身绕一个华美的圈子,下蹲,然后扑通扑通……

不要嘲笑巴黎人,人类学会正确处理自己粪便的历史,也就这一二百年。听起来可能是个笑话,人类从200万年前进化而来,懂得了群居生活,懂得了制造兵器,懂得了观测日月星辰,怎么就不知道处理排泄物呢?

这的确是一个有趣的问题,很长时间里,人类确实不知道怎么处理。不过,让我们欣慰的是,我们中国人这方面做得最好,因为我们发现,如果把人畜粪便放在禾苗下面的土里,庄稼就会长得快长得好,所以,每天凌晨,城门一开,就会有很多农民,背着箩筐带着铁铲,到城里去铲屎,然后背回自己的地里,等庄稼成熟后,再给城里的人吃。

意识到粪便和食物之间循环转化的规律,并大规模应用这个规律,应该是中国人的首创吧?至少可以看出中国人的聪明。

雨果有一部小说,叫《悲惨世界》,在里面雨果用了几万字来讲巴黎的下水道,其中还有上千字,是赞扬中国人的。他非常羡慕中国人将粪便变成取之不尽的粮食的本事,在他看来,那些粪便不是肮脏物,而是黄金塔。他批评法国人不懂得这些道理,眼看着这些黄色金子流进塞纳河,然后又流到大海……简直是暴殄天物!

而暴殄天物的一个后果是,巴黎变成了一个极其肮脏的城市。


巴黎人,曾经天天玷污他们的母亲河

这些人畜粪便,堆积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一旦下雨就会随着雨水流进塞纳河,流进去的不仅是人畜粪便,还有菜市场里,宰杀的动物内脏,甚至还有教堂里尸体腐烂后的液体。

想象下塞纳河会是什么样子。我看到一个资料说,塞纳河里经常飘着直径一米的甲烷气泡。我们现在去巴黎咖啡馆经常会点一杯气泡水,而这杯气泡水,要经过复杂的工业流程,才能送到我们面前。而100多年前,想喝气泡水,遍地都是。

塞纳河是巴黎人的母亲河,但100多年前,这位母亲天天被巴黎人玷污;可有趣的是,他们既玷污这条河,还要喝这条河里的水,于是就变成恶性循环:喝这里的水——往这里排泄——再喝水——再排泄。听起来好像很恶心。

我曾在塞纳河边与一只白天鹅合影,那只天鹅特别白,特别干净,看到它我就想到童话故事里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但假如在100多年前,这只白天鹅很可能就是一只黄色的丑小鸭。

所以莫奈的《睡莲》应该是这样的。

肮脏的结果就是瘟疫流行, 1832年的瘟疫就跟这里的水直接相关。那时候来巴黎,不像是旅游,倒像是冒险。很可能通往巴黎的路,就是一张单程票,死亡率奇高,主要原因是,这里的水太脏了。

终于,这个局面被改变了。是谁?又是怎么改变的?


来了一个能清洗巴黎肠子的猛人

瘟疫的巴黎走了,文艺的巴黎来了

1850年,巴黎政界崛起了一个统治者,就是拿破仑三世——大名鼎鼎的拿破仑皇帝的侄子——加冕成为法兰西帝国的皇帝。他有很多政绩,其中之一就是对巴黎的改造,他任命巴黎前警察局长,奥斯曼爵士,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奥斯曼以铁腕手段重建了巴黎,他把60%以上的老巴黎拆掉,变成一条条整齐划一的街道,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巴黎,其实是奥斯曼版本的。

1820年的巴黎下水道。14世纪之前巴黎还是街道泥泞污水遍地的肮脏城市。1370年巴黎修建了第一条石砌的拱形下水道,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发挥着排污作用。

他不但改造了地上的巴黎,还彻底改造了地下的巴黎。他认为,巴黎人,不能像牲口一样生活。他的观点,到现在我都认为也不过时:

他说,城市的地下通道如同人体的内循环,干净的泉水、光和热,应该像血液一样能够流遍全身,而分泌和排泄则需要隐秘地进行。必须将脏水排出巴黎,不能排入塞纳河,这样塞纳河的水就会变清。

变清之后塞纳河的水就可以使用了,巴黎人不用再喝气泡水了。

脏水和污水,必须分开的道理,到那个时候,才被巴黎人接受,但我们必须接受的是,人类的进步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累积起来的。

那么问题来了,怎样才能将脏水排出巴黎呢?他和团队厘清了一个道理,就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巴黎的特点就是东南高、西北低,所以,只要利用好巴黎的地形特点,不需要水泵啥的,就可以解决。

具体来说,每家每户,每条街道,下面都修有下水道,这些装满污水的下水道,就相当于一条条支流,然后所有的支流再汇入一个总的干渠,脏水就顺着这条干渠,流向巴黎的西北郊区,那里有一个5000公顷的污水净化场等着它们,在那里,脏水会被集中处理。

1900年,绘画作品记录了巴黎圣安东尼街街景:街面上车水马龙,地铁及左右两边的下水道设施井然有序。

这个工程持续了十八年,奥斯曼任命了一个工程师,叫贝尔格朗。在这个工程师的带领下,巴黎人修了500公里长的排水渠,用来排脏水;还修了800公里的给水管,这些是用来装清水的。正是因为脏水和清水的分离,瘟疫的巴黎走了,文艺的巴黎来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那一年,巴黎市政府又以法律形式规定,所有饮用水供应和废水排泄必须采用封闭形式。巴黎下水道就成了一个完整的给排水系统。

后来又经过很多次的完善,巴黎废水(包括雨水)的处理率是100%,现在巴黎下水道总长2347公里,据说是世界上最长的下水道,被称为“人类工程奇迹”。巴黎人为了纪念这项伟大的工程,就将其中一部分开放给公众,就变成了下水道博物馆。

走进下水道博物馆,我们会看到什么呢?


下水道呆两个小时

体验到什么,闻到了什么

我在下水道博物馆里停留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仔细看了每个细节:几米宽的污水沟上铺着铁板,沟里还有小船,旁边围着栏杆,能听到哗哗哗的流水声,声音大的地方,对面说话都听不到,两边是人行道,比较窄,并排只够走一个半人。

往头顶上看是密密麻麻的、粗细和颜色不同的管线:粗的是供水管,分饮用水和非饮用水,正中间有个大黑管子还滴滴答答地滴水;旁边是各种电缆、煤气管、电话线,等等等等。只要有其他市政部门,想要将管线埋到地下,直接就可以用这个下水道,不需要给马路开拉锁了。

有人说这里和卢浮宫一样干净,这么说也不过分,还有人说有香水的味道,这个比较夸张。味道还是有的,时间长了也不舒服,但如果你觉得味道不好闻,那我推荐的地方是这里的厕所,厕所里反而味道最小。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每条地下管道,都对应着地面的街道,使用相同的街道名称和号码。所以,你在上面不小心把东西丢到下面,别着急,失物找回率超过80%。这就很方便了,假如你接吻的时候,不小心把假牙什么的掉下面了,别担心,只要知道地上的地址,就可以通过地下环卫工人找到。

博物馆里还有巴黎上千年来,城市的公共卫生历史,你不用担心看不懂说明文字,不仅有法文,居然还有英文!要知道巴黎的英文标识并不多,我估计,巴黎人太为这个下水道自豪了,所以要让全世界——尤其是英国人知道,不仅地面的巴黎很美,地下的巴黎同样精致。

其实,我有一点小小的疑惑,就是为什么法国人,能造出这么精致的工程?为什么他们的建设没有被18、19世纪的动荡打断?

我试着给出答案。首先是,工程师文化。奥斯曼任用了贝尔格朗,他是总工程师,他非常职业、非常投入地干这件事。“专业、敬业、职业”,这是我送他的三个词。

巴黎改造工程的总工程师贝尔格朗

其次,我们经常说一句话,叫“有恒产者有恒心”,但反过来呢,是“有恒心者有恒产”。这颗恒心,就是他们坚定地认为,这个城市是自己的,他们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城市所有的居民负责,对城市的未来负责。

本文来自凤凰号,仅代表凤凰号自媒体观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