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0日,位于上海M50艺术园区的千山画廊将迎来著名艺术家常青的个展《常识》,集中展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常青近几年创作的水墨作品,本次展览也是新成立的千山画廊上海分馆的开馆大展。海派文化并收中西,常青亦多年游艺于油画和国画之间,水土与人物如此契合,常青此次上海的个展注定倍受瞩目。 主办方很用心,特意在展览开幕之前邀请常青与藏友见面交流,5月6日下午三点,杭州滨江信雅达国际2幢28层,常老师从如何培养审美鉴赏能力谈到美术史和权力的关系,从中国文化的断层聊到他的从艺之路,诙谐机敏,金句迭出,前一分钟刚刚一语道破了天机,紧跟着又飞来一个让人忍俊不禁的段子。谈笑风生中,美术鉴赏常识和中西美术史已经一一勾勒。笔者将这一堂美术普及课的重要内容摘录如下,分享给未能到场的朋友们。 口述/常 青 制作/郭大侠 千山文化 出品 祖先·鸟|常青 常识一:美如何置换成了丑? 我喜欢说话,但不喜欢说教。希望以朴实的沟通,善意的交流,解答各位对艺术的困惑。 西方的美术馆体系很强大,古今中外的艺术品都有,他们的孩子从小就在博物馆里接受美术教育,在他们成年之后,对艺术已经如数家珍。他们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美术普及机制,人们的鉴赏能力从小得到了培养,相反我们的大众美术教育是缺失的。 你可能会认为,吴山夜市上50块钱一幅的牡丹花特别美,而且有富贵天香的寓意,这是我们的国花。毕加索把人画得乱七八糟,人都被肢解了,却拍卖了1亿美金。我们感到茫然:为什么美的画很便宜,毕加索那么丑的画卖那么贵?这是困惑的开始。 野鸡|常青?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审美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逐步提高的。打个比方,我们苦的时候想吃肉,后来条件好了,天天吃肉,就觉得肉不好吃了,开始喜欢吃素。再比如,某些皇帝会喜欢侏儒,夜总会的客人往往喜欢美女。对于皇帝来说,所有人都是他的,刚开始他也喜欢美女,二十年后他喜欢丑的,三十年以后他喜欢侏儒。他看着侏儒就开心,看见美女一点不开心。 所有的艺术都和宫廷的审美有关系。芭蕾舞很扭曲,把脚尖立起来跳。美声唱法也是从好端端的通俗唱法变形而来。因为皇帝不喜欢普通的东西,他已经严重的审美疲劳了,口味越来越重了。这些例子都说明,在一定的程度、条件和强度下,对“美”的欣赏已经置换成了“丑”。 骡|常青 中国画讲“拙”。画画是门技艺,应该叫“巧”才对,为什么叫“拙”呢?因为过分的“巧”太表面,而“拙”包含了更多的内涵,所以当一个画家拥有“拙”的时候,基本上才能具备一个大画家的前提。? 浮夸、媚俗、艳丽的东西,正好匹配了审美的初级水平。50块钱的牡丹是平民眼中的美,1个亿的毕加索是另一群人眼中的美。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审美会走向它的反面。对于艺术,我们需要大量的接触,慢慢的鉴别力会越来越高。 鸵鸟|常青 常识二:东西美术和画家地位 西洋绘画特别在意光,光会产生立体感。《圣经》开篇说“要有光”,没有光的时候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光一来,物体就呈现。美术史称伦勃朗绘画用的光为“伦勃朗光”,就是聚光,一簇光打在一个人头上,周围背景都是黑的,脸特别亮。国画注重线条,几乎是平面的。 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德都很重要,仁也很重要,艺排第四。我们是一个重视文本,重视理念,但是轻视技艺的民族。 中国的美术史上,官员被称为文人士大夫,官员画画,被称之为文人画。皇上也画,比如宋徽宗。他们大部分时间从政,闲暇时舞文弄墨,喝点酒后,有了“雅兴”这个东西,然后寄情于山水之中。对于画画的技巧,他们是相对简陋的,他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打磨技艺。 鸟|常青 西方一直有画家这个群体,最好的画家在皇宫画画,被尊为宫廷画家。委拉斯贵支给西班牙国王飞利浦四世画画,被授予贵族的称号,还有一份文字说明:授予你贵族,不是因为你血脉高贵,而是因为你技艺超群。 我们的宫廷画家地位相对较低,宋朝的宫廷画家叫待诏,随时等待召唤的意思,明朝是锦衣卫,清朝是南匠,他们给皇帝画画还不能署自己的名字,落款只能写“臣敬画”。 中国画家的地位直到清末民国初期的时候才得以确立,这受益于海上画派。他们这些画家开始以画为生,在此之前画家都当官,不卖画,你问他要画叫“求画”,他给你是“赐”给你,卖画给你太丢人了。还有一个原因是传教士进入了中国,带来了西方绘画的样式和画家的生存状态。 野猪|常青 常识三:文化断层和自我成长 文革时代出生的我们,看着搪瓷缸长大,上面写着毛主席语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是我们对器物最早的认知,知道“青花瓷”、“明青花”是很后来的事情,对文化的认识是通过碎片式的收集形成的。我们的文化并不是传承有序,而是充满了断层。 1928年,中国美术学院建院之初,首任院长林风眠先生和蔡元培先生就提出办院宗旨:整理中国艺术,学习西洋艺术,创造时代艺术。注意这个动词“整理”,连“梳理”都不如,“梳理”是你把东西都放齐,梳理它的传承和关系,“整理”只能是对碎片而言。 相对而言,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反而更直接,从埃及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十九世纪、印象主义、现代主义,有大量的实物,西方文化是传承有序的。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历经战乱、融合,变得很散乱。 母子|常青? 作为一个学油画的中国人,学油画的同时我一直特别关注中国画的发展,那些学国画的同学是我的主要关注对象。身处两个文明的十字路口,整理和学习是首先要做的,更主要的任务是创造时代艺术,扎根于离我最近的生活,画和自己相干的东西,我和这个时代、朋友、民族、世界的关系。 这次展览好多作品得来机缘巧合,是我日常生活的累积。“常识”是最普通的道理,但普通的东西恰恰在今天变得很复杂,被各种利弊、利益搅混了,这个名字有恢复功能的含义。 鼠|常青 常青之常常妙语 我一直站着画画,在画布前前后移动,每天能走很多公里。 西方是天子和天才共存的状态,我们的天子和天才其实是一个人。 中国人很会偷懒,因为太聪明,所以国画一直比较程式化、概念化。 画古典油画耗时间,像跑步里的马拉松;画水墨尤其是写意水墨,更像短跑。 我就是一个颜料的搬运工。如果天上来了个外星人,看着我,肯定会觉得这人是疯子,每天在房间里挤颜料,挪到这,挪到那。? 一个画家就是一个能量块,画家通过画画释放这个能量,就像我们的青春期要释放荷尔蒙。 美术学院有多重要你们可能不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希特勒是发动人,他考维也纳艺术学院考了三年没考上,一怒之下搞政治,成立了纳粹党,把世界打得一团乱。遏制这场战争的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成为元首之前他画了近十年的印象派油画,同时一直关注着希特勒。所以二战是两个画家的战争。 冯小刚和王中军,分别考了六、七年的美院,都没考上。后来他们拍电影,成了两位娱乐界大佬。所以美术学院招谁、不招谁很重要。 天才来到世界上就是宣布的:我来了。这个东西这样画,那个东西那样画。人类文明就这样发展了。 母子|常青 常 青 ︽ 常 识 ︾ 即 将 开 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