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教_自主学习 2017-05-11
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鲁立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当学生对某们学科产生学习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该学科知识的需要,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而学习效率的提高又会加深他对该学科的兴趣。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活动的稳定倾向。它不但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界,而且对于一个人走向成材之路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人都十分重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育学生作好心理准备。
  每个人都有巨大的心理潜能,积极的暗示可以帮助我们开发自己的潜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作好心理准备正是对自己的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在其《学习与兴趣》一书中充分论证了心理准备在形成兴趣中的作用。他说,如果从心理上预先喜欢某一内容,相信自己一定会对目前正要做的工作发生兴趣,并精神昂扬的作手工作,兴趣就会调动起来。比如,当你要学习数学这门平时你不感兴趣的学科时,你可高兴的搓着双手微笑的对自己说:“数学,我从现在起真的喜欢你了!我将兴高采烈的去学习书中的一切,我将愉快的完成学习计划!让学生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立刻觉得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动机。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兴趣来自动机。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人们的各项活动都是在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内部的动机越强烈,则人的外部行动越坚决,克服困难、排除干扰的决心也越大。这种心理动力如果建立在强烈的求知欲上,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并会刻苦努力地学习。指导学生形成远大的社会动机,引导学生以天下为任,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全人类之幸福而学习的远大理想,对于学生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逐步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是极为必要的。
  3.加强情感教育。
  情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反过来又给认知活动以强烈的影响。教育不仅是一个理智的教学生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培养学生情感意志的过程。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能较快的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并为满足需要去努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其名著《帕夫雷什中学》中所指出的,一个好教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够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所以教师多与孩子进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
  
4.指导学习策略。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就得拥有一定的学习策略。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策略越好,学习动机水平越高。良好的认知策略能帮助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信息加工,使学生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事半功倍,提高效率,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得到一种享受,从而学得更好、更快、更高兴。因此,乐学必然要依赖于会学。不会学,学不好,最后自然是不愿学、厌学。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让学生用良好的学习策略来控制他们的过程,成为一个真正能独立学习的人,对于提高学生认知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他们的好奇内驱力,激发他们求知、探索、操作等学习意愿。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过深,学生望而却步,会减低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过浅,学生唾手可得,也会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就应当贯彻维果次基的“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注意深浅得当,同时,还应当善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去讲授某些新知识,并把新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之中。在这方面,前苏联许多著名的教育家都给我们作出了榜样,如苏霍姆林斯采用子编的数学故事习题集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逐步对学习产生了兴趣,而马卡连柯成功的诀窍就是“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新生学生,不断向学生提出适切的期望目标。”
  6.改进教学方法。
  知识学习中总有一些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在传授这些知识时,有赖于教师用方法的新颖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把枯燥无味的东西变为津津有味的东西。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把这些困难的问题通过自己富有艺术的讲授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学好学。另外,在教学中不断地鼓励学生,给学生以表扬和激励,也会使学生在成功中找到乐趣,逐步变得自信爱学起来。
  7.创设问题情景。
  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疑就是有问题,而问题和兴趣从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兴趣引导发现问题,问题可以激发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提出新颖具有吸引力的问题,创设诱人的学习情境,学生定会产生急于求解的心情,从而激发其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学记》中讲“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在学生解决问题有了心求通而未通、口欲言不能言的时候再去启发学生,效果好。很多老师在上课时都有过这样的体验:一道题,学生百思而不得其解时,教师适时点拔,学生就会恍然大悟,疑惑顿消,印象深刻。反之如果没有形成问题,则会印象平平,很容易忘记。
  8.利用课外活动。
  教育实践表明,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不仅能使他们学到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而且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起新的学习需要,发展广阔的学习兴趣和中心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不仅要组织优秀的学生参加课外活动,还要刻意组织差生参加课外活动,因为一些成绩差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但他们当中不乏热衷于文娱、体育等活动的人才。如果能组织他们参加这类活动,就可逐步把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中来。
  
9.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有一定的演讲技巧和课堂组织能力。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不断接受新知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及时学习就要落后,教学是一们艺术,需要多才多艺,学生喜欢博学的教师,对自己崇拜的教师学习积极性就高,对自己鄙视的教师学习兴趣差。
  总之,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以便学生养成对学习的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