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羲之赏析】欧阳通书法与父齐名,字写得好是一种什么感觉?

 blywzc 2017-05-11

导读

欧阳通书法的来源,并非是墨守家规,而是在家法的基础上借鉴了南朝的笔法,更加注重了南北书法的融合,南北书法也在欧阳通这里得以发展。不管是笔法上还是结体上,都更加趋向完善,为晚唐的书法奠定了基础。

欧阳通,唐代书法家

字通师,汉族,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唐代大臣、书法家,欧阳询第四子。

工于楷,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

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泉男生墓志》等。

《道因法师碑》全名为《大唐故翻经在德益州多宝寺道因法师碑》,唐龙朔三年(663)镌立,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是欧阳通的代表佳作。

《旧唐书》曰:“通少孤,母徐氏教其父书。每遗通钱,绐云:质汝父书迹之直。通慕名甚锐,昼精力无倦、遂亚于询。欧阳询去世时,通还年幼,母亲徐氏抚养至殷,盼子继承父业。欧阳询的手迹散在民间,家藏无几,徐氏不惜重价购回若干。欧阳通朝夕临摹,书法大进。

欧阳通的楷书其用笔之洁净、结体之严谨的程度,非独在唐碑中,即使在整个书法史上也属罕见,其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有正人执法、面折廷诤之风。

他的法度森严的结体来之于他的端方的品行,他的挺拔的运笔,犷猛的书风又来之于他那刚直不阿、桀骜不驯的性格

其父欧阳询对待魏碑中粗狂凌厉的风格也影响了欧阳通,他用欣赏和包容的态度将其吸收并融合入自身的书法除创作过程中来。在其父的基础上,将这一特征表象变得的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但欧阳通的书法不仅学其父,还取法隶分和南北朝书。欧阳通的楷书《道因法师碑》其书法隶意浓,然而锋颍过露,含蓄处不及其父。

从《道因法师碑》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隶分写法。如“科”字的“斗”旁,直接由隶入楷。如“肇”“涂”“岂”“经”“五”“空”等字的横画末笔都是以隶书雁尾出之,比欧阳询隶书《房彦谦碑》的雁尾还要夸张,极尽修饰。

书中曾有载:“兰台故学父书,而小变为险笔,时兼隶分,自是南北朝风流余韵。”说的就是欧阳通书法不仅学其父,还取法隶分和南北朝书。

从起笔来看,其起笔笔锋外露,增强了书写意味,而且多是顺锋侧入,有了不同于碑版石刻的美。起笔后他并不是直接行笔,而是入纸后提笔顿挫然后铺毫行笔,在南朝时期的墓志中亦有这样的笔法,重点体现在横、竖。

在撇等基本笔画上,欧阳通把转折加以强化,增加了转折的厚度及过渡的过程,这也是从六朝书法得来的。

清朝何绍基赞称此碑险劲横铁,故临习此碑既要掌握欧阳通楷书点事谨严清劲、结字雅正、取势多端的特点,又要防止其用笔过于生硬尖锐、字形过分扁平倾倒等问题。

书法其实是一门以书写为特征的表现艺术,必须通过师法先贤才能掌握其中的奥妙。只有这样良好的继承才能使书法艺术一脉相承、源远流长。这也是羲之文化推崇湖湘古圣贤,展示湖湘名家经典书法作品的缘由所在。

A【清晚期·冲天耳三足瑞兽鼎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