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眼睛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lvse1970 2017-05-12
眼部五轮图 此说在宋代多种医学著作中多有发挥。如《太平圣惠 方·眼论》记载:“肝脏病者,应于风轮,……心脏病者 ,应于血(轮),脾脏病者,应于气轮,……肺脏病者 ,应于气轮,……肾脏病者,应于水轮”,对于五轮的 名称,五轮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各轮的主要症状等均 有一定的论述。但是此时五轮在眼中分部仅瞳神属水 与白睛属气较为明确,其余各轮均有缺失。而据考成 书于北宋的《秘传眼科龙木论·龙木总论》当中也有关 于五轮的记载,但“黑睛属肾”与“肝应风轮在内无形”的 说法,又与后世相左,说明至此时五轮的眼部分属尚 未完全定型。直至南宋末年,杨士瀛的《仁斋直指方 论》始将五轮的眼部分属明确为:“眼属五脏,首尾赤 皆属心,满眼白睛属肺,其上下肉胞属脾,两中间黑 瞳一点如漆者,肾实主之”。此说得到后世眼科医家的 认同,将五轮学说的主要内容基本固定下来。 一、肉轮:即上下眼睑、属脾。因脾主肌肉,故称眼 睑为肉轮。 (一)正常现象:脾胃消化吸收与运化的功能正常则 眼睑色黄丰润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 1.眼睑下垂、眼睫无力。多中气不足。 2.目乏,多脾虚夹风。 3.眼睑非炎性浮肿,多脾虚夹湿。 4.眼睑红肿硬,多脾胃积热。 5.眼睑湿烂、痒痛,多脾有风湿热。 6.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多脾胃湿热有瘀。 7.睑结膜颜色变淡,多脾虚血少。 二、血轮:即内眦,属心。因心主血,故称血轮。 (一)正常现象:血脉流畅则内眦部血管红活而有光 彩。 (二)病理现象: 1.内眦部充血、刺痛。多心火上炎。 2.内眦部红肿流脓,多心火炽盛,兼有瘀滞。 三、气轮:即白睛部分(包括球结膜与巩膜),属肺 。因肺属气,故称气轮。 (一)正常现象:肺气充沛调顺,邪不易入,则白睛 色白而润泽。 (二)病理现象: 1.球结膜充血,多为热邪犯肺。 2.球结膜水肿,多为风邪犯肺。 3.球结膜肿胀而混浊,为肺热亢盛。 4.眼分泌物深黄而干结,为肺实热;淡黄而稀薄,为 肺有虚热。 5.巩膜充血肿胀,多肺热郁结或郁火上犯于肺。 四、风轮:即黑睛部分(包括角膜、房水、前葡萄膜 )属肝。因肝主风,故称风轮。 (一)正常现象:肝气和顺,肝阴充足,则黑睛色青 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 1.角膜溃疡,表面白色为肝热,带黄色为肝脾湿热, 此时舌根部常有黄腻苔。 2.角膜溃疡表面较清洁,或呈灰色,为气虚或肝阴不 足,后者常伴有淡红色的角膜新生血管。 3.角膜或虹膜新生血管粗大者,多火郁于肝,或气滞 血瘀;细小者多肝阴不足。 4.前房积脓,为肝脾实热。 5.瞳孔紧小,多血分有热、或肾热。 6.睫状压痛明显,多肝热重。 7.角膜葡萄肿或眼球突出,多肝火旺或肝气盛。 五、水轮:即瞳孔,属肾。因肾属水,故称水轮。 (一)正常现象:肾阴盛阳充沛则瞳孔色黑有神,目 光炯炯。 (二)病理现象:凡外眼正常而自觉视物模糊,眼前 黑花飞舞等,皆归入曈神疾患(即内障)的范围。包 括现代医学的所有玻璃体病、眼底病、视神经病,多 以肝肾不足为根本,但发病开始可以出现各种不同的 脏腑气血失调的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